(二)逐妄执:吾人内之身心,外之器界,无不唯心所现,如空花水月,本无实体。众生迷而不知,随逐妄想,执我执法;如阿难七番妄执,计心在内、在外、在中间,乃至推穷寻逐,名之为心。佛咄其非:此是前尘,虚妄想相;惑汝真心。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以是因缘佛说本经,以破妄执。
(三)背真因;真因即无上菩提之因,无上菩提,元无生灭,若以生灭心求之,终不可得。经云: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果不生不灭,无有是处,因地不真,果招纡曲。汝今欲令,见闻觉知,远契如来,常乐我净;应当先择死生根本。依不生灭,圆湛性成;以湛旋其虚妄灭生,复还元觉。得元觉明,无生灭性,为因地心,然后圆成,果地修证。读此可知,佛因众生违背真因,故说此经。
(四)乖真修:称性起修谓之真修。真因如种子,真修如人工护理。种子要真实,护理方法要正确,否则,纵经尘劫,亦难得良好之收获。经云:诸修行人,不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因此,佛说本经,破识显根,令舍攀缘,而获真因;复示二种根本,使弃生灭,守真常,不致乖真修,入歧途。
(五)惑多闻:闻法不厌,学而不倦,谓之多闻。人能闻而思修,则多闻实为人道之本,证理之基,岂可厚非?奈阿难示同群迷,一向多闻,不务真修,遇境逢缘,难免堕落,经中当机曾多番自悔:一向多闻,未全道力。所以多闻,未得无漏;不能折伏,娑毗罗咒,为彼所转,溺于淫舍。今日乃知,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佛亦多番斥责阿难,闻而不修,以致徒劳无功。经云:是故汝今,虽得多闻,不成胜果,汝虽强记,但益多闻,于奢摩他,微密观照,心犹未了。汝虽多闻如说药人,真药现前,不能分别,如来说为可怜愍者。汝虽忆持,十方如来,十二部经,清净妙理,如恒河沙,只益戏论。汝虽谈说,因缘自然,决定明了;人间称汝,多闻第一。以此积劫多闻,不能免离摩登伽难。是故阿难,汝虽历幼,忆持如来,秘密妙严:不如一日,修无漏业,远离世间,憎爱二苦。汝学多闻,未尽诸漏,心中徒知,颠倒所因,真倒现前,汝不能识。然后示其真修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旋汝倒闻机,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此皆示其真修,令知多闻不修,难得实益。
(六)昧本行:前乖真修,通于一切学人,今昧本行,独指阿难。阿难一向多闻,循声流转,佛欲令阿难,就路还家,无需改途易辙,故说本经:汝但不循,动静离合,恬变通塞,生灭明暗,如是十二,诸有为相;随执一根,脱黏内伏,伏归真元,发本明耀。十二有为相中,以动静居首,又击钟验常,无非欲令阿难,反闻闻自性,以契其本行。惜阿难未会佛意,故有:虽复悟知,一六亡义,然犹未达,圆通本根。惟垂如来,惠我秘密,成就如来,最后开示之请。实昧本行。佛不得不敕二十五圣,各陈圆通,显门门皆可入道。奈阿难未得圆自在慧,必须选择一门深入,因再敕文殊:汝今观此二十五无学,诸大菩萨,及阿罗汉,各说最初成道方便,皆言修习,得真圆通。彼等修行,实无优劣,前后差别,我今欲令阿难开悟,二十五行,谁当其根;兼我灭后,此界众生,入菩萨乘,求无上道,何方便门,得易成就?文殊菩萨,密体佛意,选择圆通本根,唯耳门闻性,是圆通常三真实。经云:譬如人静居,十方俱击鼓,十处一时闻,此则圆真实。目非观障外,口鼻亦复然,身以合方知,心念纷无绪;隔垣听音响,遐迩俱可闻;五根所不齐,是则通真实。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生灭二圆离,是则常真实。诚如佛世尊,询我诸方便,以救诸末劫,求出世间人,成就涅槃心,观世音为最。堪以教阿难,及末劫沉沦,但以此根修,圆通超余者,真实心如是。由于阿难,昧于本行因缘,佛说此经,为选圆通,令从耳根深入,就路还家,直趣菩提。
(七)纵恶习:恶习指杀盗淫等十习因,能招致三恶道果,谓之恶习。众生无始时来,顺此恶习,放纵不羁,故随业受报,堕三恶道。佛愍此辈,故说此经,示十习因,明六交报,教以***净明诲,令弃恶修善,超凡入圣。
(八)顺劣习:众生根性恶劣,急功好利,妄自夸大。今虽修行,劣习不改;故暂伏烦恼,时感轻安,即以为证得圣果,大妄语成,将堕无间。以此因缘,佛说此经,开示五十五位,真菩提路。令知圣凡,优劣浅深,勿循劣习,生增上慢,得小为足。
(九)迷漏无闻:迷漏即迷有漏天,作无为解。三界天仙,因不闻佛法,误认天仙乐境,便是无为涅槃。因此佛说此经,详示天仙之乐,皆业果酬答,暂得如是,报尽还来,散入诸趣,仍受生死。令舍有漏,进修无为。
(十)顺邪惑:邪惑指定中魔境,惑人心性。诸修行人,无非志在出尘,奈因不明定境,唯心所现,非真实有,而妄生取舍,遂为魔所乘,尘不能出,反遭堕落。故佛无问自说,详细开示,五十重禅定魔境,令修行人,降魔破阴,进趣菩提。
二、藏教所摄
藏指三藏十二部;教指三时五教,或四时八教。佛说一代时教,不外三藏十二部。三藏即经律论:经诠定学;律诠戒学;论诠慧学。然亦有经诠律学:如梵网经,璎珞经等。亦有论诠律学:如大乘起信论等。本经阿难请定,佛答以首楞严王大定。经中四重律仪及三渐次等,又涉律学。七番破妄,十番显见,则属论议。故知本经,正属经藏,兼涉律论。
十二部是:长行重颂兼授记,孤起无问而自说,因缘譬喻及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论议共成十二部。
(一)长行:依能诠之文立名,宇数不等,在西土名散花说,中国谓之叙体文。本经十卷宏文,除第五第六卷中,少数偈颂外,余皆长行。
(二)重颂:或随方土所喜,或为后来者说,用一定字句之偈颂,重述长行所诠之义理,名重颂。如本经第五卷:真性有为空,缘生故如幻等。
(三)授记:记有善恶,佛为弟子,授记作佛,是善记。琉璃王诛释种,佛记其七日,当堕地狱,是恶记。本经流通分:若有众生,能诵此经,能持此咒,如我广说,穷劫不尽,依我言教,如教行道,直成菩提,无复魔业。正是善记。
(四)孤起:虽亦偈颂,然诠义与前文异,名孤起颂,如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又金光明经空品,及本经第二卷,阿难赞佛偈,第六卷选圆通根,前后文皆属孤起。
(五)无问自说:其义奥妙,非凡小思虑所及,故佛不假他问而自说。如阿弥陀经,及本经五十重阴魔等。
(六)因缘:有二义,一是善恶因缘,如迦叶往昔,以紫金光,涂佛形像,生生世世,身常圆满,获紫金光,是善因缘。牛伺比丘因宿生轻弄沙门,世世生生,有牛伺病,是恶因缘。佛说善恶因缘,以警励世人,令知因果,改往修来。二是一切法皆从因缘生。以上中下品十善因缘,生三善道;以上中下品十恶因缘,生三恶道。以知苦断集,慕灭修道,四谛因缘,生声闻乘。以顺逆观,十二因缘,生缘觉道。以修六度四摄因缘,生菩萨乘。以达万法唯心,心外无法因缘,出生佛道。故佛说十法界因果、无不从因缘生。此限于权教,非本经所诠。
(七)譬喻:非借世间事相譬喻,无以了解佛法实相妙理。如华严经:诸佛常清净、究竟如虚空。以虚空喻佛身,本经以衣里明珠喻佛性。又以空华,喻世间诸法,皆属譬喻。
(八)本事:谓本门修行事迹,如金光明经,流水长者子品,舍身品,是佛自说本因地中,行菩萨道之事。法华经,药王菩萨品,本经二十五圣,各说因地修证,皆属本事摄。
放生三施俱备◎六度万行以布施为首,布施分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放生花钱财买物救赎生命,是为财布施;放生时为众生物命皈依洒净念佛忏悔,是为法布施;放生时救物生命,使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20
农历三月十三,是中国当代第一比丘尼隆莲法师诞辰106周年纪念日。隆莲法师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政协委员、常委;中国佛教协会理事、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副会长;四川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9
出自净土法门法师《地藏经讲义》【业力甚大,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业力很大,大到什么程度?下面举三桩事情。“须弥”这是大山,业力能够移山倒海,山大海深,
因果报应时间:2025-03-14
我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高的位子,得到很大的财富,不是用正当手段,所得到的都是命里有的,不仅命里有,还打了折扣。譬如你命里的地位是部长,一打折扣呢?一打折扣你就变成
因果报应时间:2025-03-14
1、世间人为什么会有“爱别离”?这是我们过去世自己造不善业,破坏别人的家庭,使别人家庭不能够完聚,于是我们在这一生受到果报。2、古时候,破坏人家的家庭的事情少,破
因果报应时间:2025-03-14
佛在经论里面告诉我们,世间人的福报,财富是修「财布施」得来的,你布施得愈多,你得的财富就愈多。今天我们看到这个世界上,有许多商业巨子、大企业家,他们拥有很大的财
因果报应时间:2025-03-13
讲题:佛学讲座一89主讲:普献法师地点:士林公民会馆日期:98 年7 月25 日大致说来,我们众生养成的习惯是因为我们有散乱心,我们都是追求种种执着,有些贪财、有些贪色、有些贪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2
佛学讲座91:烦恼像婴儿心地法门:「烦恼就像婴儿一样,有人照顾就越长越大。」我们的烦恼也是这样子。我们的烦恼就是因为我们的妄念,当妄念来的时候,你不懂得去掌控的话,这个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2
讲题:佛学讲座94 —本来面目主讲:普献法师地点:元光寺日期:2009年9 月6 日各位大德,大家早安,阿弥陀佛。各位从台北、彰化远道而来,狮头山以最好的空气、最好的气温来欢迎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2
苦乐等相,实在讲六道里头统统都有。地狱里头有乐吗?有,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提婆达多堕阿鼻地狱,他在阿鼻地狱里所享受的跟忉利天没有两样。他确实是在地狱,但是他在地
因果报应时间:2025-03-12
出自净土法门法师《华严经讲记》第一次大战距离第二次大战二十年了,二次大战到今天半个多世纪了,第三次世界大战没爆发,什么原因?得力于现在的高科技的信息,彼此之间沟
因果报应时间:2025-03-09
现代人不好度,你要是以善心、真心去对待他,他马上就怀疑你有什么企图?你有什么用心?立刻就提防。你能怪他吗?不能。为什么?今天整个社会一切众生都失掉信心,不但对别
因果报应时间:2025-03-09
1 现代的社会,夫妻不和、父子不和、兄弟不和,这是普遍的现象。为什么会不和?你要讲原因,那是宿世的因缘。 2 家庭不和谐,别人的离间、挑拨,这只是缘。因是什么?因是
净土法门时间:2025-03-07
1现在弥勒菩萨告诉我们,我们感官当中的宇宙,一秒钟放多少张?一千二百八十兆。2二十四张就把我们欺骗了,现在是一千二百八十兆,我们完全不知道是假的,完全不知道性是清
净土法门时间:2025-03-07
观因缘品第一「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出,称为「八不中道」。第一品,观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06
这位同修问一个问题,他说:“您说因果不空、不昧因果,只要参透‘祸福无门,惟人自召’的原理,不必求什么。可是念佛可以消罪,‘念佛是因,成佛是果’,世间的一切,还有
净土法门时间:2025-03-06
佛陀住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有比丘对阿难尊者的多闻生起这样的疑惑:阿难尊者过去世做了什么善业,这一世能将佛陀所说的教法一字不漏的记下来?于是一同来到佛陀座前,请佛
禅宗公案时间:2025-03-06
因果 (950126早餐开示)般若与净土,都特别强调因缘果报-如是因,如是果,如是缘,如是报。所以我们起心动念,要是能想到将来的果报,心自然就会收敛,自然就会平静了。
净土法门时间:2025-03-06
《金刚经》后半部讲‘诸法皆空,因果不空’。‘诸法皆空’就是世出世间一切法,皆是虚妄不实的;‘因果’也是诸法,也是虚妄的,但是它‘不空’。为什么性宗说‘因果不空’
净土法门时间:2025-03-05
1 讲到业障,通常讲三大类:烦恼障、业障、报障。2 佛门里面常讲,“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这个三障就是烦恼障、业障、报障。3 既然有三障,为什么我们单单说
净土法门时间:2025-03-05
1 今天制造假药的人很多,这些人要负什么因果?这些人决定堕阿鼻地狱。阿鼻地狱出来之后,如果有一天到人道,他生生世世得重病,无药可治,他所遇到的全是假药。2 因为他以
净土法门时间:2025-03-05
1 印光大师是大势至菩萨再来,他提醒我们,现阶段佛法教育,重点应该在因果教育,为什么?伦理道德败坏了,佛法乃至于儒、道的圣贤教诲,都已经堕落到谷底。2 如何来挽救劫
净土法门时间:2025-03-05
请问佛前清水是否要天天换?用玻璃盖住如法吗?答:要天天换干净的。水是最重要的供养具,它表清净心、平等心,在《无量寿经》的经题,「清净平等觉」,心地清净、平等就会
净土法门时间:2025-03-04
赞叹受持《妙法莲华经》的法师,其功德比赞佛还大宣化上人慈悲开示:若于一劫中 常怀不善心作色而骂佛 获无量重罪其有读诵持 是法华经者须臾加恶言 其罪复过彼有人求佛道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3
《华严经.净行品》讲义 〈十〉南亭法师若在厄难,当愿众生,随意自在,所行无碍。十一愿。“厄难”,范围甚广,诸如王难、盗贼难、水火难、毒蛇猛兽难、山行迷路难。如果我们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1
《华严经》〈净行品〉讲义(十七)南亭法师见无忧林,当愿众生,永离贪爱,不生忧怖。行脚僧见到“无忧林”。无忧,草名。草多则以林名之。人处无忧林,可以忘忧。而出家人“永”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0
《华严经》〈净行品〉讲义〈九〉南亭法师妻子集会,当愿众生,怨亲平等,永离贪著。第三愿由父母说到妻、子。“妻”是妻室,“子”是子女。《中庸》上说:“宜尔室家,乐尔妻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0
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第二卷南亭法师此文殊师利菩萨赞美智首菩萨提出来的问题,其利益之广大、深远,非可言喻。善哉,赞美之辞。饶益、安隐,皆利益之相也。哀愍世间,所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9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卷第六)海仁老法师主讲受业弟子释文珠笔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六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9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卷第二)海仁老法师主讲受业弟子释文珠笔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二尔时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身心泰然。念无始来,失却本心,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9
(九)本生:是说及佛与弟子等,本因地中,曾生何处,作何佛事。如须菩提云:我旷劫来,心得无碍。自忆受生,如恒河沙,初在母胎,即知空寂。舍利弗亦云:我旷劫来,心见清净。如是受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9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卷第五)海仁老法师主讲受业弟子释文珠笔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五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虽说第二义门。今观世间解结之人,若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9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卷第四)海仁老法师主讲受业弟子释文珠笔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四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褊袒右肩,右膝著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9
以上总明相妄。或问:九界之相,可谓虚妄;佛界妙相,全由修得,云何亦名虚妄。佛顶文句云:对迷说悟,对染说净;其体虽真,其名则妄。譬如演若达多,忽悟本头,非从外得;头虽是实,而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7
是故当知,舌味为缘,生舌识界,三处都无。则舌与味,及舌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此明缘生性空,即假即中,以是舌识,非根自生,非他尘生,非空非共生之故,当知根尘识三处都无实体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6
佛言:汝今自伤发白面皱,其面必定皱于童年。则汝今时,观此恒河,与昔童时观河之见,有童耄不?王言:不也,世尊!佛言:大王!汝面虽皱,而此见精,性未曾皱。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6
见觉指眼识,舍利弗,虽然生生世世心见清净,于世出世间,种种变化一见即通,获无障碍,但未得圆明。今再见佛闻法,顿断思惑,识精得以圆明,不但成阿罗汉,且具足总持,知根,决疑,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6
佛告阿难:今汝所言,见在汝前,是义非实。若实汝前,汝实见者,则此见精,既有方所,非无指示。且今与汝,坐只陀林,遍观林渠,及与殿堂,上至日月,前对恒河,汝今于我师子座前,举手指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6
壬二破斥汝言二句是佛按情执。世间虚空是依报,水陆飞行是正报;依正二报,所有物象,名为一切。为在为无,应是为有为无。佛告阿难,汝言分别觉知之心,俱无所在,一切无著,名之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6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此佛嘱阿难,转教末世初心修学三摩提者,亦即修习耳门圆通者,必须先断淫心,不但身不行淫,心亦不起淫念。果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道场,遍十方界,身含十方,无尽虚空;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佛问圆通以下,是结答。我以观察风力无依,是了妄,悟菩提心,入三摩地,是证真。菩萨由定慧力,妄尽真现,从此得入三摩地。契合十方诸佛,所传妙觉明心。如前文佛告文殊:十方如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阿难!汝观世间解结之人,不见所结,云何知解?不闻虚空,被汝隳裂。何以故?空无形相,无结解故。癸二正示审详分二。子初立喻初三句喻妄,后五句喻真。世间解结之人,喻修菩提欲断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阿难及诸众,闻佛示诲,疑惑销除,心悟实相,身意轻安,得未曾有。重复悲泪!顶礼佛足,长跪合掌,而白佛言:无上大悲,清净宝王,善开我心,能以如是种种因缘,方便提奖,引诸沉冥,出于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如是乃至有二义,一菩萨行门甚多,何止六度。法华经云:尽行诸佛,无量道法。华严经云:一切法门无尽海。又云:我所修行无有量,获得无量诸功德;安住无量诸行中,了达一初神通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七阿难,汝问摄心,我今先说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叶,心三口四,生必无因。阿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4
阿难!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淫,三行已圆,若大妄语,即三摩地,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所谓未得谓得,未证言证;为求世间尊胜第一。谓前人言,我今已得须陀洹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4
第三章 阿那律尊者天眼第一阿那律阿那律是甘露饭王的次子,又译为阿冕楼陀,汉译无贫、如意。过去世以裨饭施辟支佛,九十一劫人天之中受如意乐,故名。他是摩诃男的亲弟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第二章 目犍连尊者神通第一的目犍连目犍连为婆罗门姓,因姓立名。本名拘律陀,树名,祷树神得子,因以为名 传说目犍连住过去世中,是一个捕鱼为生的渔夫。一天看到一位辟支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南无阿弥陀佛!摘自净土法门法师《金刚般若研习报告》这几天报纸上你们看到有很多贪污的,非法得到许许多多钱财的,这都犯法。有人来问我,他们得到的这些钱,将来在因果上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