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好自己的口业
作者:生根活佛.仁孜尼马
我们学佛要知道大乘佛教中最根本的戒律“五戒”,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五戒,是一切佛教戒律的基础,亦是学佛的基础。“十善”源于“五戒”,又是“五戒”的延伸,“五戒”在于“不可行”,而“十善”在于“怎么做”。“十善”,即以不净观离贪欲,以慈悲观离嗔恚,以因缘观离愚痴,以诚实语离妄语,以和合语离两舌,以爱语离恶口,以质直语离绮语,以救生离杀生,以布施离偷盗,以净行离邪淫。 佛说,修“十善业”者,定不会堕入三恶道,即使今生不能解脱,来生仍可继续修持。身、口、意代表了行为、语言和思想,佛将“十善业”,分为:身、口、意三业,身业有三: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口业有四: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意业有三:不贪、不嗔、不痴。口有四种业,恶口业的果报是非常严重的,学佛修行,修好了心,才能真正修好口德,心口一致。 藏族有句谚语:“不能像猫头鹰那样说话”,此谚语源自一个流传在藏区的故事。相传,大多栖息于树上的猫头鹰,羽毛多为褐色,它和乌鸦都住在森林里,既是是邻居,又是朋友。这一天,乌鸦发现猫头鹰的眼睛是黄色的,担心猫头鹰得了什么病,便用关心的语气问猫头鹰:“你怎么是黄眼了呢?身体不舒服吗?”猫头鹰抬起头,非常傲慢地回道:“没有事,我经常吃酥油,眼睛就变黄了。”乌鸦听了朋友的话,觉得有道理,便不再说了。这时候,乌鸦又看到猫头鹰的爪子,开裂还出血了。乌鸦又关切地问道:“你的爪子怎么出血了呢?”瞬间,猫头鹰用一种悲观的口气回道:“兄弟啊!我一辈子都没有摸过酥油,身体没有营养,爪子就干裂出血了呗。”乌鸦一听就懵了,心想:你不是刚才还说经常吃酥油的吗?真不知那句是真,那句是假,说话也太不靠谱了。此后,乌鸦经常发现猫头鹰说话随便,信口开河,随心所欲地说话又前后矛盾,甚至为此还耽误事情,让它更加讨厌猫头鹰了。后来,森林里越来越多的动物开始讨厌猫头鹰了,只要它一出现,就会一起去打猫头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