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口感爽脆、营养丰富,受到大众喜爱。不少人家里都备有黑木耳的干货,随手泡发一小把,清炒或凉拌,就能够全家吃一顿。
事件经过
这天中午,王女士没啥胃口,想到两天前泡好放在冰箱里冷藏的黑木耳,正好弄个酸辣凉拌木耳开开胃,凉拌之前她还特意在水里煮了一遍。
午饭后1小时,王女士就出现恶心呕吐,腹部剧烈胀痛,她去社区医院输液处理后回家休息了会,结果到了晚上症状又加剧了,上吐下泻了五六趟,腹痛难忍,体温也一度升高至39℃。
第二天一早,家人发现王女士精神恍惚,情况不大对劲,急忙将她送往杭州市红会医院急诊科。
据现场医务人员介绍,王女士当时测血压只有79/56mmHg,心率125次/分,四肢湿冷,皮肤巩膜黄染,皮肤可见散在花斑。“不好!病人休克了!”急诊科医师一边完善相关检查,一边立即进行抗休克、抗感染、补液等治疗。
转入消化科病房后,王女士的各项指标持续“报警”:炎症指标迅速增高、心肌受损、凝血功能明显异常,肝肾功能进一步恶化,很快出现无尿,需要进行肾脏透析治疗。
木耳在泡发过程中可能会滋生一种叫作“椰毒假单胞菌”的细菌,它会产生米酵菌酸毒素,有权威报道显示,食用1~1.5mg就有致命可能。
正常的短时间泡发产生米酵菌酸的概率非常低,但如果长时间浸泡,加上外部环境不干净,就有可能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而生成米酵菌酸毒素。
米酵菌酸具有耐高温、难溶于水的特性,高温烹饪也无法去除,一旦滋长了此类细菌,即使是认真清洗、做熟,毒素也没办法完全去掉,就算是少量摄入,也会引起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