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持松法师:唐密的四种观法 内容: 密宗观法,不外因字、因事、因法、因人四种,即四种曼荼罗也。 因字起观者,如字、字等,一切文字。 因事起观者,如月轮、莲花等。 因法者,如观慈悲喜舍、三平等观等。 因人者,如观本尊形像等。 细察之,凡一切万法,无有非安心之缘也。 故曰当相即道,即事而真,诚非虚语。 如《大日经义释》云:大凡入观时,先须约于有相之缘,渐次深入,自然即相无相,即缘无缘。 若显教空宗及禅宗等,无此方便,但直尔观空,而不知以何因缘故空耶。 着是空法,多生异见。 故修行次第须有指适也。 如《大日经世间成就品》等说:行者藉观本尊,而成就如来功德。 其观时,想本尊心上,有圆明月轮,月轮中观本尊真言种字,依此观即成如来功德法门。 如胎藏界大日如来种子为(A)字;金刚界大日如来种子为(Vam)字;观音(Sa)字;地藏(ha)字;不动(ham)字等,各现于本尊心月之上。 或观本尊真言文字,循环右转,于月轮之内而想其字相、字义。 但初心人,观布不易,故宜观种子。 种子者,即表示本尊说法之标帜也。 想此字,从本尊心月轮中流出一一文字,如纯净乳,如贯明珠。 亦如光缦,无有间断,由行者顶或口而流入身中,充盈浃洽,即想如来光明甘露,灌洒全身。 又观行者所诵真言,由本尊足下入,现心月轮,而后又流出,灌入行者心中。 如是循环,相续不断,则能净除无始以来身心罪垢。 再观本尊印契、尊形,皆与行者一体无二。 住此观,诵本尊真言一洛叉(laksa),为十万遍,即得感应。 设无感应,必有不如法处。 更诵二洛叉、三洛叉,一月、二月、三月,必获证验。 (摘自) 发布时间:2024-05-20 14:06:30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102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