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智谕法师:《中论要解》第一卷--观五阴品第四 内容: 《中论要解》第一卷--观五阴品第四中论要解 作者:释智谕观五阴品第四问曰:汝云若破于见,则为破见者。 然经说有五阴法,五阴和合为人。 云何无见者呢? 答曰:五阴皆空也。 [若离于色因色则不可得若当离于色色因不可得]于五阴中,亦略说色阴,以例其余。 若离于色因,色则不可得,若当离于色,色因不可得。 此是以色阴为例,说一切法空义。 色法若有,必有其因。 一切诸法,无无因而有果者。 众所周知,由因而生果也,如是方成一切法有。 然因赅果海,果彻因源,全因即是全果,全果即是全因。 不可能有一部分因成果,一部分因不成果。 亦不可一部分果从因来,一部分果不从因来。 是知对因方成果,对果方成因。 若谓由因生果,则有因时尚无有果,既无有果,焉能有因? 若无有因,焉能由因生果? 当知一切法毕竟空也,一切法无生也。 无生则无灭,故曰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 以因空故,方待果而成,因若不空,是自性有,自性有便不待果成。 以果空故,方待因而生,果若不空,是自性有,自性有便不待因生。 因待果成,果待因生,故知其相是幻有,性是本空。 性本空故,方能随缘成万法。 相幻有故,乃一切法皆以无性为性也。 故云离色因,色不可得,离色则色因亦不可得。 [离色因有色是色则无因无因而有法是事则不然]色与色因,相缘而成。 缘色因而有色,缘色而有色因。 二者相缘而成,故无自性。 无自性故,方得相缘成就。 二者相缘是依他起,相缘依他则无自性,无自性方能圆满成就一切法,故曰圆成实性。 离色因而有色,是色则无因。 色是果法,不能离因而有。 所以离因而有色法,是事则不然。 [若离色有因则是无果因若言无果因则无有是处]若离色法另有色因,则此因不待果而有,便是无果之因。 然事实上无果不应名因。 所以若言有无果之因,则无有是处。 [若已有色者则不用色因若无有色者亦不用色因]若已有色者,则不用色因。 若已有色,是说若因中已有色,则不用色因。 待因而有色,若色已先有,何必用色因? 若无有色者,亦不用色因。 若无有色,是说若因中无色,亦不成色因也。 若因中无色,不对果焉有因? 所以因中无果,亦不成之为因。 假设因中无果亦能生果,则非因亦能生色果。 然则受相行识因,亦可生色也。 [无因而有色是事终不然是故有智者不应分别色]因中有果因中无果,皆不成色因。 既无色因,而有色果者,是事终不然。 良以待因为果,待果为因,二者各无自性,不可分别各自独立。 是故有智者,不应分别色。 [若果似于因是事则不然果若不似因是事亦不然]若果似于因,是说果与因为一也。 既然因中有果,因中无果,无因而有果,三种情形俱不成立,是否因果为一呢? 是事则不然。 如果因即果则无因,果即因则无果,无因无果是事不然。 果若不似因,是果异于因也。 因果异是二者一时俱有,二者一时俱有,则不待因而有果,不待果而有因。 如是则因不成因,果亦非果,是事不然也。 何故因中有果,因中无果,无因有果,因果一异俱不然呢? 原来真如随缘成因果,因果无性是真如。 无性随缘,则因果不无。 随缘无性,则因果非有。 非有而有,则全无以成有。 有以无成,则有全是无。 不无而无,则全有以成无。 无以有成,则无全是有。 故于中道中,有非定有,无非定无,无有定法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受阴及想阴行阴识阴等其余一切法皆同于色阴]不但色阴如此,受想行识乃至一切法亦复如是。 所谓真如随缘成万法,万法无性是真如。 [若人有问者离空而欲答是则不成答俱同于彼疑若人有难问离空说其过是不成难问俱同于彼疑]无性随缘,随缘无性,即真空义。 若人有问者,离空而欲答,是则不成答,俱同于彼疑。 同彼疑者,疑惑不解如来真实义也。 故若有人问法,当以真空义答。 若人有难问,不以真空义说出对方之过,则不成难问。 亦是迷惑不解也。 发布时间:2024-05-23 14:51:09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102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