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智敏上师:科颂思考题 内容: 思考题附、思考题第一讲什么是西藏佛教的前弘期? 后弘期? 略述宗大师简历? 宗大师何时写《广论》此书总源何经何论,别依何经何论,有何特殊价值? 海公上师集科颂为什么? 详释“加持”涵义? 为什么称宗大师为第二法王? 什么是所求的身、口、意三悉地? 印藏修行主要分几派? 何为广般若、深般若? 释《菩提道次第广论》名? 何谓薄伽梵? 何谓灭戏论? 何谓庄严、顶严? 第 2 讲何谓中道? 广行派和中观派的中观是否相同? 为什么说“能成众德之体”是师? 众德是哪些德? 为什么说如理依止道之初步正? 圆满有暇身之难得大事自己知了没有? 无常之念反省自己生起没有? 如何令生起? 什么叫下士道? 试引论说明。 什么叫中士道? 试引论说明。 什么叫上士道? 试引论说明。 什么叫抉择? 试明业果之重要性? 阿底峡尊者入藏弘法要点有哪些? 第3讲何谓解脱? 何谓出离心? 何谓菩提心? 愿菩提心? 行菩提心? 何谓止观? 止观双运? 何谓密器? 如何成就密器? 为什么说金刚乘是一切乘中最胜? 何谓堪能士夫? 如何契入正习修? 何谓二种悉地? 二种成就之体是何? 何谓三昧耶戒? 它与别解脱戒与菩萨戒有什么关系? 何谓无陷诳心? 何谓准如师教? 内外魔障指何? 二者有何关系? 修行二要件? 第 4讲何谓皈敬颂? 这个颂有几层意思? 修行次第有几? 具体是什么? 何谓八有暇? 具体是什么? 何谓八难? 何谓世智邪辩? 何谓无想天等,等什么? 为什么说此是无暇? 什么是十圆满? 何谓众同分? 何谓依正? 何谓无业障、无信解障? 何谓世俗正法,胜义正法? 未灭、未隐、未断指什么? 因何亲近善士? 何谓二摄护? 善士需具备什么条件? 十德中何等是主? 十德难觅,五德是何? 至少是几方可亲近依止? 善知识十德中,何者自利,何者属利他? 所谓摄他究竟以何方便摄受? 能亲近者,应如何依止? 第 5 讲信敬二心如何生起? 起觅过心时,应如何对治? 第 6 讲听闻正法,应具何等要求? 怎样思维方称如理? 法随法行重要有哪几项? 结合自己实际情况谈。 第7 讲即中下士诸法皆上士道之前加行,何不单立一上士道,而别立中下士道? 下士道主要修法有几? 检查自己对无常心观念如何? 检查自己对恶趣、怖畏心生起没有? 皈依三宝有几要点? 皈依三宝别学中应止应持有哪些? 第 8讲依宗大师规,失皈依有几缘? 皈依三宝后应共学的有哪些? 皈依三宝能解脱自他苦难? 为何要明业果? 果有几种? 何谓异熟果、等流果、增上果、士用果、离繋果? 为什么说五果? 试述五果中差别? 第9讲述六因与五果关系。 报有几种? 分述之。 果与报的差别如何? 述业果之关系及如何善巧取舍之理。 第10-11 讲忏除黑业有几种力,请——述之。 破邪见指哪些邪见? 何谓恶趣空? 中士修法主要有几? 佛说四谛次第有何密意? 菩提道次第中为何广说苦谛? 何谓行苦? 真实求解脱心应怎样令生起? 第12 讲述六道苦。 观苦之目的何在? 试述苦谛四相。 空与无我有何差别否? 试述集谛四相。 集谛具体指什么法? 流转之因是什么? 何者为主。 试以喻说明之。 述烦恼过患? 第 13讲试述灭谛四相,道谛四相。 何谓道品? 道品有几? 三十七道品实体有几? 如何相摄。 第14 讲何谓七贤? 云何称圣? 在修行阶位中于三十七道品,何位修行道品增胜? 云何五邪命? 十二缘起是破外道何种邪见? 十二缘起在佛教内部,说明了什么问题? 何谓四有轮转? 生死有无始终? 为什么? 第 15 讲十二缘起依三际分十二支怎样分? 试述十二支要义? 缘起有几种? (约根本乘说)十二支何以立无明等? 其体是何? 试分析十二支可纳入几类? 云何略果略因? 云何由中可比二? 惑业果三者各各相互关系如何? 十二支三际前际之前尚有前际,后际之后尚有后际,十二支应不断增加,是则有无穷过,为何说“有支理唯此”? 上士道与下士道有何关系? 舍有几种? 平等舍心属哪一种? 平等舍心如何修? 何谓菩提心? 修法有几? 试述般若与三乘的关联? 判断大小乘以何为标准? 圆顿法门是否可以不历次第,一举成佛? 试述圆顿与次第之关系? 怎样发心称圆满的发心? 第 16 讲菩提心二十二喻,试按十地分配并解释之。 何谓行假无三世,一多大小平,为什么? 成佛到底需要多少时间? 发菩提心修法有几种? 各分述并比较之。 何谓七因果、八因果? 何谓九有,有是何意? 何以说尽法界有情皆过现父母? 父母对自己有什么恩? 思维自己对现生父母之恩观起与否? 报恩之心生起没有? 生起以后该怎么办? 第17 讲分析七重因果内不同层次,慈心悲心在中属什么地位? 此二者为什么次第不定? 什么叫所缘行相? 什么叫愿菩提心、行菩提心? 施有几种? ——举例释之。 布施有何功德? 布施有何障? 如何对治? 第18 讲布施之自性是什么? 怎样算圆满布施波罗密? 持戒之自性是什么? 怎样算圆满持戒波罗密? 何谓戒体? 戒体有几? ——述之。 戒相有几? 各别释之。 菩萨戒分几? ——释之。 菩萨戒中,律仪戒指什么,与别解脱戒是否同一? 何谓定共戒、道共戒? 律仪戒、定共戒、道共戒如何得? 云何见圣谛已,异见深重? 菩萨戒若不具律仪戒,有何缺陷? 菩萨戒对他人犯戒,应如何对待? 第19 讲忍之自性是何? 怎样算圆满忍波罗密多? 忍之差别有几? 耐他怨害忍如何方便修? 安忍众苦忍如何方便修? 如何得法忍? 精进自性是何? 精进有几,如何精进? 第 20 讲静虑自性是何? 如何圆满,有几种? ——说明。 般若有几种,何谓二智三慧? 各说明之。 何谓正真净? 为什么般若是正真净? 般若体有几种? 般若义相,深广二般若云何? 为何要学般若? 何等人应学般若? 堪学般若者有何征相? 无三征相认是否与般若无缘,不能修行? 静虑自性是何? (参广论)静虑波罗密多如何圆满? 静虑静虑波罗密多有几种? 般若自性是何? (参广论)如何称圆满波罗密多? 何谓二智名说明之? 云何三想? 何谓正资净? 为什么般若是正知净? 般若体有几? 般若义相,深、广二般若云何? 为何要学般若,何等人应学? 堪学般若者有何微相? 无三微相者是否有与般若无缘,不能修行? 第21 讲于般若深义错例,会产生哪些过失? 其后果如何? 应如何学般若? 依止何人学般若? 如法学修般若之果如何? 四摄是哪四种? 云何布施? 与六度中布施有何同异? 云何爱语、利行、同事? 第 22讲密义略释有几种各约略说之? 显密二种应如何正确看待? 得何善巧,故能二智速圆乃至魔不能扰? 密器之铸成需具何种条件? 择师中应拣除者何? 应具者有何德? 得如量师后应如何作? 如何受密戒? 受密戒有何利益? 犯密戒 有何果报? 修行中应如何依止? 前项各条件具备后,应如何修行? 思考题147菩提对他、他人菩萨戒对他人思考题154微相征相思考题154微相认征相思考题154修行修学 发布时间:2024-06-07 13:08:51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10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