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惟觉法师:广结善缘 内容: 自在步红尘 第十九集[ 88. 09. 10华视播出 ]在佛教里有一尊四面佛,智慧圆融,无论东西南北、人我众生都能面面俱到,一事一物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如果我们的心量也能含容四方,广大普遍,为人处事各方面一定都能做得更好、更完美。 【生活小故事】:开路【 惟觉谈禅 】:广结善缘问题一如何将狭隘心转为广大心,将自私转为利他,将烦恼转为菩提? 老和尚开示:人生在世,不外乎作人与做事;一般人往往为了一点小事,斤斤计较,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最后可能还演出全武行。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自己的心量不够广大、不知道「忍让是福」的道理。 一个人心量要广大才能做大事,俗话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海有量,能纳百川汇流,人的心胸也要像大海一样宽广无量,不要只是想到自己,还要包容别人。 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人活在世界上障碍就会愈来愈少,否则作人做事都会处处碰壁。 在佛教里有一尊四面佛,智慧圆融,无论东西南北、人我众生都能面面俱到,一事一物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如果我们的心量也能含容四方,广大普遍,则为人处事各方面一定都能做得更好、更完美。 从前有一位张英,他在朝庭当官,大家都称他张善人,因为他心地善良喜欢广结善缘。 有一次,隔壁邻居在修建房子时,将围墙往外移,侵占了张家三尺的土地。 为了这件事,张英的儿子写了一封信给父亲,希望藉由父亲的权势来处理。 张英收到信以后,回了四句话:「千里修书祇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他儿子看到父亲的回信,当下觉得很惭愧,整件事情就淡化了。 如果大家遇到事情时都能先退一步想,不要只想到照顾自己,也要处处体谅别人,大众都有这种心量,人与人之间一定会相处得很愉快、很融洽。 问题二请教老和尚,我们该以什么样态度来跟大众缔结善缘呢? 老和尚开示:佛法中强调「未成佛道先结人缘」;如果一个人学识、能力都很好,但是人缘不好,事业要想成功是不容易的。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时势就是缘,有善缘、恶缘、佛缘和法缘,缘是很重要的。 有一次,释迦牟尼佛带着弟子,包括阿难尊者和迦叶尊者,出外行化。 途中,大家口渴了,佛就请阿难尊者去路边的西瓜园里向人化缘西瓜来解渴。 阿难走进西瓜园,遇到一位女众居士,就请她布施西瓜供养佛陀及出家众。 但是这位女众看到阿难心里就不舒服,指责阿难说:「你们出家众,整天只知道打坐修行,那里知道我们种西瓜的辛苦。」她不但不布施西瓜,还说了许多闲话。 阿难尊者化缘不到西瓜,只好回来禀报佛陀:「西瓜园里的人没有善根,不知道布施、供养、结善缘。」佛陀听了之后,就请迦叶再去化缘一次。 迦叶尊者走进西瓜园,遇到同样的人,但是这位女众看到迦叶却十分欢喜:「师父,您走这么长一段路一定口渴了。 这里的西瓜又甜又多汁,请您给我一个修福报、种福田的机会,让我供养您一个西瓜吧。」就随手摘了一个大西瓜来供养迦叶。 当迦叶尊者抱着西瓜回来时,阿难心中十分纳闷:自己的相貌、威仪都是庄严的,为什么却化不到这个缘? 迦叶面皱背驼,却能讨得园主的欢心? 于是阿难请世尊开示。 世尊告诉大众:「这是久远以前的因缘;在过去世,阿难和迦叶也是同参道友。 有一次,在行脚的途中看到一只死猫,当时阿难十分厌恶死猫所发出的恶臭,鼻了一捏就向前继续赶路。 迦叶尊者走在后面,看到死猫却生起了慈悲心,不但念佛结缘,还帮死猫授三皈依,并祝愿它超生善道。 由于这个善缘,死猫今生转为人身,就对迦叶存有感恩、报恩的心,而看到阿难心里就不舒服。」这个公案告诉我们:要广结善缘,不要结恶缘。 能本着这个原则来作人做事,不但做任何事情都会左右逢源、水到渠成,而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一定会愈来愈和谐。 发布时间:2024-06-18 14:52:18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103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