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出离心是逃避责任吗?事实正相反! 内容: 大乘佛教劝导修学者,速发菩提心! 有一种说法,发菩提心的第一步是生出离心。 许多人对此不理解:“出离心是逃避责任吗? ”大菩萨念念不舍众生,逃避责任又怎么会是出离心的内涵? 出离心不是逃避责任而是厌离烦恼不是什么都不管而是换一种思维方式广结善缘、服务大众从贪求中出离 人生多少烦恼,都从贪求中来。 有些人即使已经拥有许多,但依然不满足。 比如,看着塞满的衣柜或鞋柜,总还想再买一件更贵的名牌;用着运行顺畅的电脑或智能手机,总还想购置最新上市的产品。 或是因为攀比心理,或是介意别人对他的评价,或是吃着碗里瞧着锅里的心态……带着贪求心生活,宛如负重进入沼泽地。 贪求越多,包袱越大,陷入泥沼越深,最终难以自拔。 现在市面上一些别有用心的花式贷款,比如“美容贷”等,利用人们贪求的心理,诱导超前消费、过度消费,最终贪小便宜变成了背负高利贷。 我们是这个世界的过客。 即使拥有再多的世间财富,也只是暂时的保管者。 不理会外界喧嚣的噪音,看淡荣华富贵。 从贪求中出离,少欲知足,方为幸福之道。 出离心不是逃避责任。 相反,从贪求中出离,可以为他人承担更多的责任。 荷担大众苦恼,为他们排忧解难。 在此过程中,不计较自己的得失。 正因为不再贪求个人的名闻利养,不会被私欲冲昏头脑,看待世间的心境变得清净。 善于观察他人的需求,乐于成就他人的善愿。 若能如此,待人接物时,自然更有人缘、更有智慧。 从三界火宅中出离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 六道众生常有生老病死等忧患,因此,佛陀把三界比喻成火宅。 更高层次的出离心,是要出离三界的轮回系缚。 首先,修学者需醒悟三界中八苦交煎,轮回不歇。 不论身在何处、何种身份地位,谁都逃不过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等八苦。 如果不出离三界,即是在六道中不停轮转,反复承受这八苦。 随着修学的深入,懂得出离三界的方法后,看着还在火宅中的大众,心生慈愍,把自己的经验教给他人,救他们也离开这火宅。 这样的出离心,就和诸佛菩萨相应了。 正如文殊菩萨的大愿“不入三界,亦不出三界”大菩萨所说的出离心并不是要我们逃避责任、离开世间而是在世间与大众过着一样的衣、食、住、行的生活只是在思想境界上更超越对世间的一切能够不贪求、不执着、不计较不被三界的物欲所染待自己摸清出离三界的方法再把经验传授给其他人愿你心无所染,永离烦恼自利利他,自度度人出离火宅,究竟清凉 发布时间:2024-08-09 00:43:05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105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