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知道佛教修行基本理性,判断正说邪说 内容: 知道佛教修行基本理性判断正说邪说【正信佛说,不入邪见】——如舌宣扬,尽诸世间,出世间智。 言有方分,理无穷尽:阿难! 此等众生,不识本心,受此轮回,经无量劫,不得真净,皆由随顺,杀,盗、淫故。 反此三种,又则出生,无杀、盗、淫,有名鬼伦,无名天趣,有无相倾,起轮回性。 若得妙发,三摩提者,则妙常寂,有无二无,无二亦灭,尚无不杀、不偷、不淫,云何更随杀盗淫事? 阿难! 不断三业,各各有私;因各各私,众私同分,非无定处,自妄发生,生妄无因,无可寻究。 汝勖修行,欲得菩提,要除三惑。 不尽三惑,纵得神通,皆是世间,有为功用,习气不灭,落于魔道。 虽欲除妄,倍加虚伪! 如来说为,可哀怜者,汝妄自造,非菩提咎。 作是说者,名为正说。 若他说者,即魔王说! ——《楞严经》卷九两个根本:一者,众生无始生死。 二者,无始菩提涅槃。 二见:一者,众生别业妄见;二者,众生同分妄见。 二决定义:一者,因地发心,果地修证。 二者,解结从根。 一门深入。 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 三无漏学: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 三个渐次:一者修习,除其助因;二者真修,刳其正性;三者增进,违其现业。 三种相续:世界相续,众生相续,业果相续。 四大:地水火风(发明世间,种种变化)四种律仪:淫杀盗妄四谛:苦集灭道四乘有学:菩萨独觉缘觉声闻五阴:色受想行识五叠浑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五种辛菜:熟食发淫,生啖增恚(大蒜、荅葱、慈葱、兰葱、兴渠)不餐酒肉,以火净食,无啖生气。 永断淫心——助因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六道轮回:地狱饿鬼畜生人和仙人天人阿修罗七身天王:梵王帝释自在天大自在天天将军四天王天王太子八部天龙:天众龙众药叉乾达婆阿修罗紧那罗摩呼罗伽人非人十种习气:淫贪慢嗔诈诳怨见枉讼十信:信心住念心住精进心慧心住定心住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愿心十住:发心住制地住修行住生贵住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十行:欢喜行饶益行无瞋恨行无尽行离痴乱行善现行无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实行十鬼:怪鬼魃鬼魅鬼蛊毒疠鬼饿鬼魇鬼魍魉役使传送十畜:枭类咎徵狐类毒类蛔类食类服类应类休徵循类十人:顽类异类庸类狠类微类柔类劳类文类明类达类十仙:地行飞行游行空行天行通行道行照行精行绝行十二众生:卵胎湿化有色无色有想无想若非有色若非无色若非有想若非无想十二国民:人王长者居士宰官数术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内政女人童男童女五十阴魔:五蕴各十详见《楞严经》卷九卷十世界:世为迁流界为方位。 阿难! 一切众生,实本真净,因彼妄见,有妄习生,因此分开,内分外分。 阿难! 内分即是:众生分内,因诸爱染,发起妄情,情积不休,能生爱水。 是故众生,心忆珍羞,口中水出;心忆前人,或怜或恨,目中泪盈;贪求财宝,心发爱涎,举体光润;心著行淫,男女二根,自然流液。 阿难,诸爱虽别,流结是同,润湿不升,自然从坠,此名内分阿难! 外分即是:众生分外,因诸渴仰,发明虚想,想积不休,能生胜气。 是故众生,心持禁戒,举身轻清;心持咒印,顾盻雄毅;心欲生天,梦想飞举;心存佛国,圣境冥现;事善知识,自轻身命。 阿难! 诸想虽别,轻举是同,飞动不沈,自然超越,此名外分。 阿难! 一切世间,生死相续,生从顺习,死从变流,临命终时,未舍暖触,一生善恶,俱时顿现,死逆生顺,二习相交。 纯想即飞,必生天上;若飞心中,兼福兼慧,及与净愿,自然心开,见十方佛,一切净土,随愿往生。 情少想多,轻举非远,即为飞仙,大力鬼王,飞行夜叉,地行罗刹,游于四天,所去无碍。 其中若有:善愿善心,护持我法,或护禁戒,随持戒人,或护神咒,随持咒者,或护禅定,保绥法忍。 是等亲住,如来座下。 情想均等,不飞不坠,生于人间,想明斯聪,情幽斯钝。 情多想少,流入横生,重为毛群,轻为羽族。 七情三想,沈下水轮,生于火际,受气猛火,身为饿鬼,常被焚烧。 水能害己,无食无饮,经百千劫。 九情一想,下洞火轮,身入风火,二交过地,轻生有间,重生无间,二种地狱。 纯情即沈,入阿鼻狱。 若沈心中,有谤大乘,毁佛禁戒,诳妄说法,虚贪信施,滥膺恭敬,五逆十重,更生十方,阿鼻地狱。 循造恶业,虽则自招,众同分中,兼有元地。 我常说言: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 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 云何汝等,遗失本妙,圆妙明心,宝明妙性,认悟中迷? 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 色杂妄想,想相为身。 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 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 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 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 目为全潮,穷尽瀛渤。 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无差别,如来说为可怜愍者!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故于是中,观大观小。 若能转物,则同如来。 身心圆明,不动道场。 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 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 云何复说因缘、自然,及和合相? 汝等声闻,狭劣无识,不能通达,清净实相。 吾今诲汝,当善思惟,无得疲怠,妙菩提路! 汝今修证,佛三摩提,于是本因,元所乱想。 立三渐次,方得除灭。 如净器中,除去毒蜜,以诸汤水,并杂灰香,洗涤其器,后贮甘露。 云何名为三种渐次:一者修习,除其助因;二者真修,刳其正性;三者增进,违其现业。 云何助因? 阿难! 如是世界,十二类生,不能自全,依四食住。 所谓:段食、触食、思食、识食。 是故佛说:一切众生,皆依食住。 阿难! 一切众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 是诸众生,求三摩提,当断世间,五种辛菜。 是五种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 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纵能宣说,十二部经。 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诸饿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常与鬼住。 福德日消。 长无利益。 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萨、天仙、十方善神,不来守护。 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现作佛身,来为说法,非毁禁戒,赞淫怒痴。 命终自为魔王眷属。 受魔福尽,堕无间狱。 阿难! 修菩提者,永断五辛。 是则名为,第一增进,修行渐次。 云何正性? 阿难! 如是众生,入三摩地,要先严持清净戒律。 永断淫心,不餐酒肉,以火净食,无啖生气。 阿难! 是修行人,若不断淫,及与杀生,出三界者,无有是处。 当观淫欲,犹如毒蛇,如见怨贼,先持声闻,四弃八弃,执身不动,后行菩萨清净律仪,执心不起。 禁戒成就,则于世间,永无相生相杀之业;偷劫不行,无相负累,亦于世间,不还宿债。 是清净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须天眼,自然观见,十方世界,睹佛闻法,亲奉圣旨,得大神通,游十方界,宿命清净,得无艰险。 是则名为,第二增进,修行渐次。 云何现业? 阿难! 如是清净,持禁戒人,心无贪淫,于外六尘,不多流逸因不流逸旋元自归,尘既不缘,根无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 十方国土皎然清净,譬如琉璃,内悬明月。 身心快然,妙圆平等,获大安隐。 一切如来,密、圆、净、妙,皆现其中。 是人即获,无生法忍。 从是渐修,随所发行,安立圣位。 是则名为,第三增进,修行渐次。 发布时间:2024-08-14 11:05:03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105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