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宣化上人:过午不食的人,能得这五种福德 内容: 宣化上人说:   “你叫我死可以,叫我不搭衣不可以;你叫我死可以,叫我不吃一餐不可以──有这样坚决的定力,有这样的信心,才是万佛圣城的一分子。 ”大家都知道,“搭衣与一食”是万佛圣城的特有家风;上人尤其特别声明,凡是跟他出家的,都必须遵守佛制:“日中一食,衣不离身。 ”所以无论外界如何地批评,甚至排斥、毁谤万佛圣城标新现奇,上人也绝不因此改变家风。 对于这些流言的诋毁,上人只是说:“这不是我定的,这是佛制。 我们要遵守佛制! ”但对于比较年老的出家人,上人则方便让他们吃三餐。 这个规矩,一直到上人圆寂前的遗嘱交代,始终都没有变过。 上人他自己说:“我没有出家以前,当居士的时候,我就吃一餐。 等到出家以后,这么多年以来,都是吃一餐。 跟我出家的,如果能吃一餐,我才收他;不能吃一餐,我不收。 这是跟我出家的一个铁定的条件,任何时候、任何环境的压迫下,也不可以改变的。 ”为什么上人对“一食”那么的重视? 因为“饱暖思淫欲”,多吃必然多欲。 这在《长阿含经》中,记载光音天人福尽命尽,下降至此人间,后“取粳米食之,其身粗丑,有男女形;互相瞻视,遂生欲想,共在屏处,为不净行。 ”所以中国也有句话说:“饮食男女”,证明淫欲乃来自于过量的饮食。 有人认为此时是非佛时,此地也是非印度,而中国人也并非是印度人,戒律是一种“因时因地因人”所造成的;所以“非时食”,只是印度人所持的戒,中国人并不适合持此戒。 其实这是不对的。 因为戒律是佛法中戒定慧三无漏学的一部分,都是释迦牟尼佛亲口说的法;如果“戒”学不适合中国人,那么“定慧”之学也必不适合中国人了,岂有此理? 不非时食,是出家人所当行的,也是剃度出家的先决条件,在家人守八关斋戒也少不了“不非时食”戒。 所以戒律的严持与否,除了生病外,是无法讨价还价的。 此外《佛说处处经》对过午不食者,言有五种福德:“一者少淫,二者少睡,三者得一心,四者少下风,五者身得安隐,亦不作病。 ”故不非时食可得福。 又《大毗婆沙论》也以为:“过午不食则少昏睡,无宿食患,心易得定,有如是益故,故令中食。 ”在《长爪梵志请问经》中也云:“如来四十齿,洁白齐平,由前生远离非时食戒而来。 ”《万佛城金刚菩提海》月刊 第321期 发布时间:2024-09-30 10:21:26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106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