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黄智海:朝暮课诵白话解释卷下 附、回向文 内容: 回向,实在也就是发愿。 修行人的发愿,譬如走路的人,定走路的方向。 走路人定了方向,走路才不会走错。 修行人发了愿,修起来才有一个结果,所以发愿是最要紧的。 回向发愿的话头,多得很,有长的,有短的。 长的叫回向文,短的叫回向偈。 阿弥陀经白话解释末后,修行方法里头,有好几种哩。 不过这下边的一篇回向文,是说得最完全,最圆满的,并且是专门回向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 因为阿弥陀经白话解释里头,漏去了,没有加进去,所以特地补在这本朝夜课白话解释的后面的。 看的人,必须要留心些看,照了他念的。 这一篇文,是明朝的莲池大师做的。 莲池大师的法名,是袾宏两个字。 在杭州五云山云栖寺修行的,专门修净土法门的,后来真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并且品位很高的。 我们念他的回向文,学他一样的发愿,那么将来也可以像他一样的上品生到西方去了。 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 我今发愿愿往生,惟愿慈悲哀摄受。 这四句,是在发愿文前边,先说一个偈。 把所发的愿,大略先说一说,下边再详详细细的说明白。 首,就是头。 稽首,是把头拜到地下去。 第一第二两句,就是拜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 因为西方极乐世界,是最安乐的地方,所以叫安乐国。 阿弥陀佛是专心接引修行的众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所以称接引众生的大导师。 导师上边加一个大字,是因为阿弥陀佛,接引众生的愿心大得很,凡是十方世界的众生,没有一个不接引的,所以称大。 第三第四两句,是说我现在发愿,情愿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但愿阿弥陀佛,发慈悲心,哀怜我,收受我。 弟子某某普为四恩三有。 法界众生。 求于诸佛一乘无上菩提道故。 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 期生净土。 开头要把自己的名字,加在弟子两个字底下念的。 没有法名的,用平常的姓名。 有法名的,就用法名。 普为,就是普遍为了大众的意思。 所说的大众,就是四恩三有,法界众生。 四恩,是说我受过恩德的四种人。 第一,是佛的恩。 第二,是国王的恩。 第三,是父母的恩。 第四,是师长的恩。 三有,就是三界。 一乘,就是一佛乘。 佛法是最高的法,没有第二种法,可以比得的,所以叫一乘,就是第一的意思。 持念,就是常常念,譬喻捏住在手里头不放松的意思。 期字,是希望的意思。 这几句的意思,是说我弟子某人,普遍的为了四种有恩德给过我的人,同了三界里头的众生,还有各法界的一切众生,求十方三世一切佛,独一无二最高的佛道的缘故,专心常常念阿弥陀佛,万德齐备的大名号,希望能够生到西方净土去。 这一段,是为了大众发的愿心,并不是为了自己,所以说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 又以业重福轻。 障深慧浅。 染心易炽。 净德难成。 染心,是污秽的心。 我们本来的心,是清净的。 因为造了种种的恶业,这个清净心,就变成了污秽心了。 譬如一块白的布,染了别种颜色一样,所以叫染。 炽,是火旺的意思。 这个污秽的心,常常要发出来,譬如火常常要旺起来一样。 这四句的意思,是又因为我自己的恶业重,善福轻,业障深,智慧浅,这个污秽心,容易像火那样的旺起来,清净的功德,就难成功了。 这一段,是为了自己发的愿心。 今于佛前。 翘勤五体。 披沥一心。 投诚忏悔。 翘字,同了勤字差不多的意思。 披字,是披开来的意思。 沥字是滴出来的意思。 投诚,是把诚心来投到佛面前的意思。 这四句的意思,是说我现在在佛的面前,勤勤恳恳,五体投地的拜,并且把这个心披露开来,把心里头的血滴出来,投到佛的面前,很诚心的忏悔。 我及众生。 旷劫以来。 迷本净心。 纵贪瞋痴。 染秽三业。 无量无边所作罪垢。 无量无边所结冤业。 愿悉消灭。 旷字,本来是空的意思,这里当他长久解释。 旷劫,就是经过许多劫数的意思。 纵,是放的意思。 染秽,是说染上了污秽,就是说三业都犯了罪恶。 垢,本来是污秽的意思。 比罪业轻一些的,各种烦恼,都可以叫做垢的。 这一段,是说我同了众生,是从无始一直到现在,经过许多的劫数,迷惑了本来的清净心,把贪心,瞋心,痴心,尽管放他长大起来,使得身口意三种业,都染污秽了,成了三恶业了。 所造的罪业,所起的烦恼,所结的冤仇,都是无量无边的多。 现在既经忏悔了,情愿完全消灭清净,一些也不留。 从于今日。 立深誓愿。 远离恶法。 誓不更造。 勤修圣道。 誓不退惰。 誓成正觉。 誓度众生。 深誓愿,是很切实的愿,不是浮面的愿,所以叫做深。 这一段,是说从今天起,立很切实的愿,一切恶的事情,要远远的离开,立誓决不再造。 佛的道理,要勤勤恳恳的修,立誓决不退回转去,也没有一些懒惰的心。 立誓一定要修成佛,立誓一定要度众生。 阿弥陀佛以慈悲愿力。 当证知我。 当哀悯我。 当加被我。 情愿阿弥陀佛,拿慈悲的愿心,慈悲的力量,来证明白我现在的忏悔,现在的发愿。 哀怜我的苦恼,保佑我的身心。 愿禅观之中。 梦寐之际。 得见阿弥陀佛金色之身。 得历阿弥陀佛宝严之土。 得蒙阿弥陀佛甘露灌顶。 光明照身。 手摩我头。 衣覆我体。 禅,是参禅。 观,是观照。 闭了眼睛,定了心,描摩各种佛的境界,一边看,一边想,是一种作观的修行方法。 寐,就是睡。 这一段,是说情愿在参禅的时候,或是在作观的时候,或是在夜间睡了做梦的时候,能够见到阿弥陀佛金色的身体,能够踏到阿弥陀佛七宝庄严的地土。 能够得到阿弥陀佛的恩德,拿甘露来灌在我的头顶上,放出光来照在我的身体上,把手来摩我的头,把衣服来盖在我的身体上。 使我宿障自除。 善根增长。 疾空烦恼。 顿破无明。 圆觉妙心。 廓然开悟。 寂光真境。 常得现前。 宿障,是从前所有的业障。 疾是快的意思。 顿,是立刻的意思。 圆觉妙心,是圆满觉悟的清净心,就是本来有的真实心。 廓然,是开同了空两种的意思。 寂光真境,就是常寂光土。 这个地方完全是佛的清净法身所住的,这种境界,是真实的,不是虚假的,所以叫真境。 菩萨缘觉声闻,都不能够到这个地方的。 这一段,是说要使得我从前所有的业障,自然而然的一齐消灭清净。 所有的善根,渐渐加添长大起来。 一切烦恼,快快的变成空的,没有的。 各种无明,立刻破除消灭。 本来有的圆满觉悟的清净妙心,大大的开悟起来。 常寂光土的佛境界,常常能够显现在眼面前。 至于临欲命终。 预知时至。 身无一切病苦厄难。 心无一切贪恋迷惑。 诸根悦豫。 正念分明。 舍报安详。 如入禅定。 诸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悦豫,是快乐的意思。 舍报,是丢开这一世的果报,就是死的意思。 因为我们人在这个世界上,就是要受业报,所以生出来的。 若是到了要死的时候,那是业报已经受完了,可以舍弃这种世界了。 这一段,是说到了寿命完结,差不多要死的前,可以预先晓得死的日期时候。 身体上没有病痛的苦,也没有别种苦恼的灾难。 心里头也没有什么贪,没有什么舍不得。 也一些不迷迷惑惑,糊糊涂涂。 六根清净得很,快乐得很,一些不被眼耳鼻舌身意牵动搅扰。 不像有恶业的人,到差不多要死的时候,或是眼睛里头,看见什么可怕的境界了。 耳朵里头,听到什么吓人的声音了。 鼻管里头,闻着什么臭秽的气味了。 舌根硬了,不能够说话了。 身体各处不舒服了,心里头就要烦恼起来了。 念头多得很,颠颠倒倒乱起来了。 这种样子,一些也没有,只有念佛求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正念,清清楚楚。 晓得这个受报的身体,报应满了,可以丢开了,安安定定,和和平平的去了,像参禅人的入了定一样。 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 诸圣贤众。 放光接引。 垂手提携。 楼阁幢幡。 异香天乐。 西方圣境。 昭示目前。 令诸众生。 见者闻者。 欢喜感叹。 发菩提心。 到了这个时候,阿弥陀佛,同了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还有许多菩萨,缘觉,声闻等,许多圣人贤人,大家放出光来接引,并且大家都放下手来牵引。 天空里头,现出又好看,又宝贵,七宝装饰成的楼阁幢幡,还有很稀奇的香气。 天上边发出各种很好听的乐器的声音来。 西方极乐世界圣人的境界,明明白白,都显现在眼面前。 使得许多众生,无论看见的,或是听到的,大家都很欢喜感动称赞,就各各发出求成佛的心来。 我于尔时。 乘金刚台。 随从佛后。 如弹指顷。 生极乐国。 七宝池内。 胜莲华中。 华开见佛。 见诸菩萨。 闻妙法音。 获无生忍。 我在这个时候,坐在金刚台上边,跟随在佛的后面,像手指弹一弹的时候,就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去了,在七种宝贝装饰成的池里头,七种宝贝装饰成的莲花里头。 等到花开了,就见到了阿弥陀佛同了各位大菩萨,听到了很好的法音,就可以得到无生忍,就可以永远脱离生死,真正的自由了。 〇若是要晓得往生西方的详细情形,只消看阿弥陀经白话解释,就可以明白了。 于须臾间。 承事诸佛。 亲蒙授记。 得授记已。 三身四智。 五眼六通。 无量百千陀罗尼门。 一切功德。 皆悉成就。 须臾,是一刻儿功夫。 承事,是伺候的意思。 授记的授字,是给他的意思。 记字,是记名,就是记名成佛。 在没有成佛的前,先受佛的记名,将来成佛后,叫什么名号,把名号先记好,等到成了佛,就称这个名号。 像释迦牟尼佛,没有成佛的时候,燃灯佛为释迦牟尼佛记名,说道,你下一世,应该成佛了,名号叫释迦牟尼。 到了下一世,释迦牟尼佛真是成佛了,就把燃灯佛所给的释迦牟尼四个字,当做名号。 陀罗尼,是梵语,翻译中国文,是总持两个字,是把住了不放他失去的意思。 就是常常想念各种的佛法,不放他忘却的意思。 也可以当做法字解释的。 这一段,是说在一刻儿功夫,就可以伺候到许多许多的佛,亲自受着佛替我记将来成佛的名号。 等到记了成佛的名号后,所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无量无边的法门,一切的功德,完全都可以成功了。 然后不违安养。 回入娑婆。 分身无数。 遍十方刹。 以不可思议自在神力。 种种方便。 度脱众生。 咸令离染。 还得净心。 同生西方。 入不退地。 一切功德,都已经修成了,那么可以本体不离开西方极乐世界,用化身来回到娑婆世界。 化出多得数不清的身体,遍满十方刹土,用不可以心思来想,说话来讲的自由自在的神力,行出种种的方便法门,来度脱众生。 使得他们一齐离开这污秽的妄心,回复他们本来有的清净心,一同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到那个不会退转来的地位,如此大愿。 世界无尽。 众生无尽。 业及烦恼。 一切无尽。 我愿无尽。 像上边所说的种种大愿心,世界没有穷尽,众生没有穷尽,众生的业同了烦恼,都没有穷尽,我的愿心,也就没有穷尽。 这几句的意思,就是要世界没有了,众生度尽了,众生的业同了烦恼,都消灭清净了,我的愿才算满足。 要晓得世界多到无穷无尽,哪里会完全没有。 众生无量无边,哪里会完全度尽。 众生的业同了烦恼,那就更加多到了不得的。 一个人所造的业,照华严经上说,若是业有体的,那就尽虚空也装不下去。 一个人的业,已经这样多了,何况无穷无尽的众生,各各所造的业,那还了得么,哪里会消灭清净呢。 这几种都是不能够完尽的,那么所发的愿,也永远没有完尽的时候了。 莲池大师所发的愿,大不大呢,不是同了普贤菩萨所发的愿,差不多么。 所以能够上品上生到极乐世界去,就因为愿心大的缘故。 我们怎么可以不学莲池大师,快快的勇猛精进,发那样的大愿心呢。 愿今礼佛发愿。 修持功德。 回施有情。 四恩总报。 三有齐资。 法界众生。 同圆种智。 我现在情愿拜佛发愿,修行种种的功德,回转来把这种种的功德,布施给所有的有情众生。 四种恩德,一齐要报答的。 三界众生,都要使得他们得到我的帮助。 九法界的众生,一同圆满一切种智,一同成佛。 〇念到这里末了,再加念一句弟子某某发愿。 念完了,拜三拜,功课就圆满了。 〇发愿的话头,本来可以照了自己的愿心,自己做一篇文,或是做一个偈来念的。 不过自己做的,恐怕终没有像从前的大德所做的好,所以还不如把旧时候现成的发愿文,或是偈,至诚恳切的念,觉得更加容易得益。 发布时间:2024-10-04 13:21:09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106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