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黄柏霖:舜为大孝 内容: 黄柏霖:舜为大孝 『大孝』就是在《二十四孝》里面,「孝感动天」,这讲舜。 虞舜,他是瞽叟的儿子,他父亲叫瞽叟。 瞽就是眼睛有一点瞎掉,但是这表示说什么? 这表示他父亲没有智慧眼,他父亲其实眼睛没有瞎,但是他的名字叫瞽叟,那个叟就是老人。 但是虞舜非常孝顺,他父亲非常顽劣,母亲非常嚣张,他的弟弟非常傲慢,全部缺点他们家都有。 所以这都是表法,父亲表法顽劣刚强,母亲嚣张跋扈,可以讲他们家都是恶人。 那怎么去调伏恶人呢? 要修忍辱波罗蜜。 大舜就是修忍辱波罗蜜,最后成就忍辱波罗蜜。 六度里面最难修就是忍辱。 你看佛陀到最后,也是成就忍辱波罗蜜,遇到那个歌利王,歌利王说他,有没有起欲望之心呢? 有没有起瞋心呢? 佛陀说,我没有起瞋心,我也没有起欲望之心。 那歌利王最后用小刀割佛陀的耳朵啦、鼻子啦、手脚啦。 他说,那你这样生不生气呢? 起不起瞋恨心呢? 佛陀说,我不起瞋恨心,一如我没有起欲望之心。 如果我有起瞋心、欲望之心,我这个不能够恢复。 后来四大天王就非常地生气,飞沙走石。 后来歌利王跟佛陀忏悔,佛陀这个手脚就恢复了。 佛陀最后他在忍辱仙人的时候,也是成就忍辱波罗蜜。 所以可见成佛到最后一关,就是要成就这个忍辱。 本来在六度里面,翻成中文叫忍耐,但是到中国来以后,觉得忍辱比忍耐那个功夫更强。 因为中国人是这样,「士可杀不可辱」,你可以杀掉我的头,但是你不能侮辱我。 所以我们看大舜他家都是表法,但是我们的性德里面,没有善、没有恶,它是跳脱对待的。 大舜看出这一点,他认为他父亲的性德、他母亲的性德,都是本自清净、本自具足。 舜在历山耕作的时候、耕田的时候,大象亲自为他耕田,因为他是孝子,大象来帮他耕田。 你现在如果是真正孝子,护法会来帮你。 有鸟也来帮他耕耘,所以鸟跟象来帮大舜耕田,他孝感动天。 尧帝知道有这么一个贤人,他就「妻以二女」,「事以九男,妻以二女」,他把两个女儿嫁给大舜,遂以天下禅让,就把天下政权禅让给大舜。 所以有一首诗来歌诵舜帝,虞舜的孝顺,「对对耕春象,纷纷耘草禽。 嗣尧登帝位,孝感动天下。」就在讲大舜这么孝顺,「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他是大德,所以大德他「必得其位,必得其禄」,而且「必得其名」,千古垂名,我们说永垂千古。 所以听说虞舜的父亲瞽叟跟他的继母、跟他的弟弟,都想害他,都想害死他。 他的父亲瞽叟,叫大舜去修谷仓的仓顶,结果他的父亲把梯子拿开,从下面放火要烧谷仓。 舜就手持两个斗笠跳下来脱逃,没有事。 他的父亲瞽叟,叫舜去挖井的时候,瞽叟跟象竟然从上面把田土,把它填井,把它丢下去。 那舜就挖地道逃脱了。 舜登天子帝位以后,他去看他的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地,同时把他的弟弟象,封象为诸侯。 你看他的心量有多大,可以说舜帝后来的亲民,王道的仁政,是他宽厚的仁义孝道的拓展。 这里讲「舜为大孝」,我们做这样的补充。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一九O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文字稿来源【太上感应篇共修网】 发布时间:2024-10-29 11:35:26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106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