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黄念祖:佛是三觉都圆满,三觉是什么? 内容: 黄念祖:佛是三觉都圆满,三觉是什么? 佛是三觉都圆满。 三觉是什么? “自觉”。 所以我们要弘法,你首先就是要自觉,你自己不觉悟,自己还在迷,自己还满眼睛都是翳,自己还是白内障,都快瞎了,要给别人领路,就一盲引众盲,而且自己名为说法,实际是放毒,不自觉。 阿罗汉只知道自觉,他就是阿罗汉,佛就呵斥为焦芽败种。 你不自觉而想觉他,你修一些福是可以,所谓的痴福,修一些痴福将来如仰箭射虚空,最后还要掉下来。 所以首需要自觉,你才能够觉他。 “觉他”,我们修行人最大的目标就是觉他,所以不同于阿罗汉。 生极乐世界的人纯粹是大乘,《往生论》说“二乘种不生”,以二乘的种性,只知道求自觉的人,不知道觉他的人,不能往生极乐世界,这个道理有很多念佛的人不明白。 说得很明白,“二乘种不生”,这是天亲菩萨的论,所谓三经一论,《往生论》。 觉他,因为觉他,所以才要觉自。 不是想我自己怕苦,我要出苦,只是个人打算,个人打算这个心就太小了。 而且“觉满”,没有欠缺。 这三个觉都圆满,这才名之为佛,“名为佛陀”。 我们就晓得,佛就是三觉圆满的众生,众生就是完全在迷,还没有觉悟的佛。 我们从这个概念上说,佛教是无神论,不是有个造物者、有个神,至高无上,他永远是觉悟的,我们都要靠这个神的加持才能够生天堂,平等的。 借《心经》说,我们跟佛是平等的,不增不减,在佛也不增,在我们也不减,真实平等之义。 所以我们后来是平等觉,这个名题目里有,“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平等觉就是阿弥陀佛名号的含义,它中间含了这个意思在里头,可以翻译为这样的文字。 再有,“佛者乃十号之一”。 十号: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第十就是佛,通号。 因为有这个十号具足,这个世间所尊重,就称为世尊。 这样的说法,世尊是在十号之外。 可是《成实论》就不一样了。 所以很多东西它都有出入的,有的人常常很执著。 这都没有什么,就是开合的不同,不要总觉得好像是莫衷一是,到底哪个对哪个不对? 都是仁者妄生分别。 《成实论》就把无上士和调御丈夫合成一号,这两个合起来作为一号,做成一号就变成九个,世尊加上去就是十号。 所以世尊可以在十号之内,可以在十号之外。 今天我们这个地方提一提,就不再说了。 只是要说什么? 就是佛这个十号之一是个通称,就好像我们现在在座,居士是个通称,咱们现在在座的人,除了诸位大比丘之外,大家都是居士,居士是通称。 你必须叫张居士、王居士才知道是谁,有的时候还两个都姓这个姓,把他名字搁上去,那是他的别称。 就是说佛是个通称。 这个通称,就本经来说,我们已经可以知道这个佛所指就是指我们的本师,大慈大悲的导师释迦牟尼佛,佛说就是释迦牟尼佛所说。 “释迦牟尼”是印度的音,翻成我们的话就是“能仁、寂默”,能够仁(仁义的仁),又寂默。 所以这个名号就含了极深的道理。 他是能仁,能度一切众生,觉他;他觉他,可是寂默,无所动,无所动而在度众生,所以就是常寂光,寂而恒照,照而恒寂,寂和照不二。 寂是体,照是用,体用。 在禅宗,体用何妨分不分。 所以佛法很殊胜的意思,咱们导师的名字里头已经说得很明白了。 寂默就大智,能仁就大悲,悲智不二,悲智并运,登峰造极,佛。 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佛,“究竟极果,乘大愿船”。 为什么说乘大愿船? 咱们的本师无量无量尘点尘点劫以前久已成佛,但是以大愿故,还示现从尼泊尔出生。 所以这一种完全是示现成佛,为度我们。 为度我们所以才演说这本经,而且这本经,将来一切经都灭了,只有这一部经住世,而这部经今天当正式开始放光。 所以也可以这么说,从现在起,一直到最后最后的一百年,都是《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当机,都要一切众生皆依此法而得度脱。 释迦牟尼佛说的,在这经里说的。 这个佛就指的是“一切众生大恩大德之慈父,无法不知、无法不见之导师”。 (《无量寿经讲座》,黄念祖讲述,转载自黄念老法音网站 发布时间:2024-12-09 09:10:08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107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