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梦参法师:如来名号品 内容: 如来名号品上梦下参老和尚——《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十二卷. 如来名号品第七》节录这一品的大意,令众生明白自己的根本烦恼是什么呢? 无明。 众生的根本无明就是如来的大智,令一切众生顿悟,顿识自己的本体,那就是根本大智,破无明黑暗,无明黑暗本来就没有,唯如来的根本大智。 若如来成了正觉了,他自己所成就的威德名号,十方诸佛示现成正觉了,每位佛都有十号。 大家经常念的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世世间解、无上世、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是如来十号。 毗卢遮那佛是个总名。 诸佛都如是。 大智慧光明照耀种种诸法,毗卢遮那就是光明遍照义。 以他的大智慧光明照耀一切诸法,也照耀种种的众生。 毗,就是种种;卢遮那,就是遍照。 种种的光明遍照就是毗卢遮那,这是佛的德号。 此品的来意是初会。 明如来成等正觉之身了,以智慧来摄受众生、度众生,并没有说用如来名号来度众生。 这一品是用如来名号来摄受众生。 在此普光明殿,明佛果的名号来摄化度众生。 意思是举佛果的名让你生信解。 佛的智慧身是遍周法界的。 相信你自己的心,你自己本具足的,有一个根本智慧,与诸佛的不动智本来是一个,以这个来成就你的心,来成就你的信。 因为我们经常是心外见法,信心成就不了。 让你反观你的自心。 以方便三昧力,让信心契合于理,回归本来的心地,并住在心地上,这叫十住位。 这一品是修因显果的。 怎么样修因? 前面讲毗卢遮那依正二报的果德,果德是因修成的。 菩萨要想修因契果,必须修因才能趣入果,是趋向的。 宗旨呢? 信解行德叫宗。 成了佛果就叫趣,达到目的。 信能到如来地,所以信为宗旨,趣向就为目的。 因为果必须应机。 果必须由因来的,没有因就没有果。 果的目的是应机,机遍故果也遍。 信佛的身,信佛的力用,信佛利益众生。 有五种因缘成就佛的名号。 以法界自体,即根本智来成佛的名号,这是自体的根本智慧来成就佛的名号。 那么以下就有不动智佛,无碍智佛,灭痴暗智佛。 每佛都加个智字,智是破黑暗的,这样有十智佛号。 佛有很多的佛,但是最根本的是法界根本智。 法界根本智,能使一切众生的信,产生有力量,叫信力,信能生起力量。 法界的根本智,是以十种名来成就的十种的信力。 《如来现相品》问了三十七问。 没有标明的问,是心念的问。 这些菩萨心里怀疑,没有问,但是佛知道了,就用光明来回答他。 这一品是文殊来答。 答了之后令一切众生闻到佛的名号能生起信心,信佛的名,信佛的身。 有名必有身。 有身才有名。 都是普遍法界的。 随众生根机而得到教授、信化。 以佛的无边光明,以佛的智慧身来照俗,破除一切众生的迷,所以二会还叫普光明殿。 如来利益众生的时候,每一位进到每一位,修行的时候要位位进修,位位进修都有个助缘。 那佛的名号就起到这些作用,让众生闻到名号就能渐渐得度,这是约一切诸佛利益众生的方便来说的。 按位进修,成就佛的名号。 以下就举十个根本不动智佛,先举不动智佛,南方不动智佛,文殊师利菩萨就是南方不动智佛那儿来的。 十个不动智佛的,讲佛的十个不动智佛,十个根本不动智佛。 成就我们的信心。 以下又十个月佛,十个佛都号为月,月亮的月啊,以成住十住品。 这是以这种的契法身的根本智,月亮是清凉的,你心得到清凉了,使你契理了,一切的迷惑都消失了,有了迷惑,有了烦恼,就有热闹,法性智慧的清凉,以此得成的名号。 十行位中的名号是十眼,每佛都以眼为名,同号名为眼,名十行位呀,是以智知,智慧知为根本的,说你要利益摄受众生要观众生的机,所以佛号都叫眼。 要善知众生的根性,以此立名的。 十回向中的佛的名号都有十个妙,佛的名都以妙为名,佛号同名为妙。 因为十回向的菩萨他进修已经成佛了,妙字现前了,所以佛号名为妙。 十地也通妙,从你十信位开始,自己信自己的心,无分别智,一切诸佛根本的智慧,这以不动智。 以此成就你的信心,心外如果见到有法,信心不能成就。 从这个心以下,以三昧力契合理体的根本的自性的根源。 这叫五十个因五十个果,因果法门重重无尽。 所以这个信呀,没讲之前跟大家讲了很多了。 现在你如果想真正契入《华严经》,信什么呢? 信自己是佛。 因为一切众生,随他的根性所爱要的,佛的名号,这品是讲佛的名号,佛的名号代表佛的法身、佛的智慧身、佛的报身、佛的化身,所以佛的名号等众生界。 好多的数量。 众生有好多,佛的名号就有好多。 同时佛的名号以佛、以天、以神、以主、以人、以仙,种种类类。 因为令众生不再去做恶了,这佛的名号就是对着众生,他的恶习,恶业,让他把他消掉,因此众生业无尽,做恶无尽,佛的名号是无尽的。 咱们举个例子吧,释迦牟尼,释迦牟尼是能仁寂寞,能仁就是利益众生,大慈大悲。 寂寞是不动本寂,这就是不动智的智。 又者名法界之内,所表现的一些体用,平等平等。 把一切法总名为佛号。 什么是佛的名号? 一切法总名佛的名号。 一切法都是讲名言的,讲名字语言。 自己体性是离一切语言的。 一切法的自性,是离一切的,也没有清净,也没有什么污染,就是法界性。 法界性就是佛的名号,是故一切法是他的名言,都是佛号,是在这个之下,说一切法皆是佛名号。 因为如来他依此,一切法的自性,离自性之法,这个自性,是每个人,每个众生他的自性,是指这个性说的。 因为离开这一切性才能成佛。 这个是什么自性呢? 各有各的性,人有人性,畜生有畜生性,是指那个性说的,不是普遍所具足的那个,本体而说的。 佛在三乘之中,也说根本智后得智。 现在呢? 令三乘人回心了,完全回到不动智,表金色世界不动者,令一切众生直接认到自己的本心,达到你的本心所具足的无分别智。 发布时间:2025-01-11 13:28:24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108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