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岁末恭诵这部佛经,福慧双增、六时吉祥! 内容: 现实生活中太多人习惯于耿耿于怀而常常纠结,没完没了他们常常忽略身边的风景错过一次次机会身边的人都在成长,而他却原地踏步不肯放下身上的包袱如同附体有一部佛经直指这种恶习真正读懂身上的所有“附体”就清除了佛法的核心精神是万法皆空,无常无我。 《金刚经》其实对此进行了极到底的阐释:“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常常陷入物欲泥潭的现代人,如果真正读懂这句话,便有会觉得如此之惊心动魄,它的深刻警醒作用,让我们学会放下。 六祖慧能因《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最终开悟。 心有所住,不是住在过去,就是住在未来,或住在现在。 心有所住,就有障碍,就跳不出妄想杂念的圈子。 因此,要学会“活在当下”,这样就会放下包袱,甩掉附体。 女士不停地述说自己的苦难,没完没了。 法师打断她说:你的苦还真多呀! 女士:别人诉苦最多需要三天三夜,我诉苦需要三年! 法师:那是什么时候的苦? 女士:前几年。 法师:那不是过去了吗? 为什么还紧抓不放呢? 你拉出的粪便臭不臭? 女士:当然。 法师:现在粪便在哪里呢? 女士:拉完就冲掉了。 法师:为什么不把它包起来放在身上? 见到人就拿出来告诉别人,说我被这东西臭过? 女士:那多恶心! 苦难何尝不是呢,它已经过去了。 回忆和诉苦就如同把粪便拿出来向人展示,既臭自己又臭别人! 星云大师说:“饭吃完了,就把碗放下”。 过去的苦已经过去,就该放它过去,如果抓住不放,只会继续受苦。 《传灯录》中有记载,会元和尚师徒二人赶路,到一条河边看见一女子待渡,无船无桥,老和尚二话没说就背女子渡过河去。 回到寺庙小和尚忍不住问老和尚:“出家人禁近女色,师傅为何要背那女子? ”老和尚正色道:“我早就放下了那女子,你怎么还背着? ”老和尚虽然背了想要渡河的女子,但是放下女子的同时,老和尚的心也随之放下这件事情,而小和尚虽然没有背那名女子,人已经到了庙中,小和尚却还没有忘记,依然提及此事。 老和尚做到了活在当下,而小和尚却还是活在从前。 现实生活,就是要活在当下。 昨天已经过去,无法重新来过,明天还未来到,我们唯一能够抓到的就是今天。 如此生活,你便会轻装上阵。 发布时间:2025-01-23 03:30:52 更新时间:2025-01-23 03:31:00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108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