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宣化上人:初祖 摩诃迦叶尊者 内容: 初祖摩诃迦叶尊者尊者,本摩竭陀国人,出婆罗门氏,其形金色。 见佛出家,冀度诸有。 佛于众中,称为第一。 一日,佛于灵山会上,拈出一枝金色钵罗花示众。 时大众默然,惟尊者破颜微笑。 佛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复以金缕僧伽梨嘱曰:「转授当来慈氏佛。」尊者作礼曰:「恭依佛敕。」后尊者以法转付阿难,即持僧伽梨入鸡足山入定,以俟慈氏下生。 赞曰破颜微笑 醍醐毒药 金襕袈裟 何处安着传个甚么 将错就错 殃祸儿孙 龟毛兔角或说偈曰 ◎宣公上人作灵山拈花传心印 破颜微笑直承当祖祖法灯照沙界 僧僧慧命满大千金色头陀袈裟幢 弥勒尊佛续圣田摩诃迦叶功勋大 尽未来际恩无边白话解尊者:就是指摩诃迦叶;「摩诃」是大的意思,也就是大迦叶尊者。 他活到现在还没有死呢! 在云南鸡足山那儿入定,等着当来下生弥勒尊佛成佛的时候,把金缕僧伽梨的衣,交给弥勒尊佛;因为这件衣是佛佛相传的,所以他就在那等着弥勒尊佛出世。 从那时到现在大约有两、三千多年了,他还在鸡足山那儿入定呢! 本摩竭陀国人,出婆罗门氏:摩竭陀国是古印度一个国家的名字,尊者是那个地方的人,生于婆罗门种。 印度有四个种姓,婆罗门是其中之一,是尊贵的种姓。 其形金色:尊者的身上有一种光明,这种光超过一切的光,把其他的光明都遮盖住,就好像把一切的光都吞了、饮了;无论是灯光、日光、月光、星光……,一遇着大迦叶尊者的光,都显不出它们的光了! 因此称为「饮光氏」。 他怎么会有这种光呢? 在过去毗婆尸佛灭度之后,有一座破庙,这座庙不但颓坏,连塔也倾倒了,佛像在那儿就像在露营似的,风吹雨打的。 这时有一个穷女人,一看到这种情形很痛心,就发心要为佛造座庙,为佛像装金。 这个女人虽然发了这种心愿,可是她是个很穷的人,于是就各处去要饭化缘买金子。 要了十几年的饭,也就积蓄了很多金子,足够修庙及铺金,于是就请了一个冶金师为佛像贴金。 金匠见她一片赤诚,便对她有一种好感,于是发心免费出力为佛像铺金。 工作完成后,金匠就向她求婚,而且两人发愿生生世世都要做夫妇,一起修道──皈依三宝,出家了道。 大迦叶尊者就是当时的那位冶金匠,因为他过去做穷人的时候,发心为佛像铺金,所以和他的太太──日后出家为紫金光比丘尼,生生世世身体都有金色的光。 见佛出家,冀度诸有:等到释迦牟尼佛来到这个世界时,迦叶尊者本来是个老外道,带着很多的徒弟在那儿修行。 但是遇着佛了,觉得自己不行了,所以他那时候虽然已经一百二十多岁,还是拜佛做师父,跟着佛出家,想要教化一切的众生。 佛于众中,称为第一:佛在大众弟子里头,说摩诃迦叶是第一个大弟子。 一日,佛于灵山会上,拈出一枝金色钵罗花示众:有一天,佛在灵鹫山,拿一枝金色的钵罗花,出示给大家看。 时大众默然:那时谁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都在那儿不知说什么好了。 默然,就是没讲话。 惟尊者破颜微笑:惟有迦叶尊者,就在那儿笑起来了。 破颜,他本来是很庄严、很郑重其事的,可是这时却笑起来了。 佛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他这一笑,佛就说了:「我现在有正法眼藏,这是个涅槃的妙心、不生不灭的,你说它有相吗? 又无相;你说它无相吗? 又有相! 所以实相无相,无所不相。 这个是不可思议的微妙法门,文字写不出来的。 现在我所教你们的,是教外特别地传授的,我已经把这种法门传给大迦叶了!」复以金缕僧伽梨嘱曰,转授当来慈氏佛:僧伽梨,就是袈裟。 又付以佛的袈裟,嘱咐他说:「你拿着、保护着它,把它交给将来成佛的慈氏佛。」慈氏,就是弥勒尊佛。 尊者作礼曰,恭依佛敕:摩诃迦叶就向释迦牟尼佛顶礼,说:「我要恭恭敬敬地依教奉行,我要保护这袈裟。」后尊者以法转付阿难:以后摩诃迦叶尊者又把这个正法印、正法眼藏转付给阿难尊者(注1)。 即持僧伽梨,入鸡足山入定:迦叶尊者就带着这僧伽梨袈裟,转入鸡足山,在那儿入定。 鸡足山,就在中国云南。 以俟慈氏下生:俟,候着。 就在那儿等着弥勒尊佛将来出世。 赞曰破颜微笑,醍醐毒药:佛拈花示众,迦叶尊者破颜微笑。 醍醐本来是无上妙味,但是众生却看成是毒药。 金襕袈裟,何处安着:这金襕袈裟,在什么地方呢? 现在在云南呢! 传个甚么,将错就错:究竟传个什么? 本来什么也没有的,这不过只是形式。 因为众生有所执着,所以就执着传这么一个东西;根本什么也没有的,这叫「将错就错」。 殃祸儿孙,龟毛兔角:所以后人都为这个衣钵来争。 本来修道不应该争的,他们却在这儿争起来,给儿孙留着祸患了。 那么真正懂得这个法的有多少呢? 就像龟毛兔角。 乌龟没有毛,就言其没有;兔子也没有角,所以这就根本是没有的。 或说偈曰现在讲一讲我新作的这几句浅得见不得人的偈颂,给你们听一听︰灵山拈花传心印:这言其释迦牟尼佛在灵山拿起一朵花传心印。 他不是随便拿着花的,而是一种表法,于是就拿起这支花给大家看,看看大家明白不明白? 那么谁都不知道是什么回事,都莫名其妙、不可思议。 破颜微笑直承担:惟有迦叶尊者破颜微笑,就担当起来了。 意思就是他自己把这个责任负起来;负起这个法脉相传的责任,是因为他明白了,所以这叫「直承担」。 祖祖法灯照沙界:祖祖相传这个衣钵,以心印心这个法,是法脉相传,这叫「法灯不灭」。 这个灯光虽然是小,但是传的地方很多,所以照满恒河沙世界。 僧僧慧命满大千:所谓每个僧人的慧命,也就是佛的慧命、法的慧命,也是僧的慧命,遍满大千世界;世界各国,差不多都有佛法。 金色头陀袈裟幢:就是摩诃迦叶尊者,他保存着那件袈裟,立起法幢来,将来弥勒尊佛也是继承这袈裟好成佛。 弥勒尊佛续圣田: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再继续「佛佛道同」这种圣人的工作。 (上人原本念「续圣天」) 这个「天」字,也可以改成「耕田」的「田」字,意思一样。 那么「天」字,有的时候你们不太懂这意思,所以就改成「田」字,就是将来弥勒尊佛再继续耕这一块圣人所要种的田。 一般人以为田在地上,那么用「天」表示这个田,就是象征天地间都有这种佛法。 摩诃迦叶功勋大:在佛教里头,摩诃迦叶尊者的功劳是最大的,谁也不能和他争第一。 佛的金口都许可说他是第一个大弟子,所以他的功劳是最大的。 尽未来际恩无边:我们这些佛的弟子、佛教徒,就是尽未来际想要报答摩诃迦叶尊者这种恩惠、这种恩泽,也没有个边际,我们是报答不完的。 ──宣公上人一九八三年十月十五日讲解注1:见《景德传灯录》卷一──……《涅槃经》云︰尔时世尊欲涅槃时,迦叶不在众会。 佛告诸大弟子︰「迦叶来时,可令宣扬正法眼藏。」尔时迦叶在耆阇堀山宾钵罗窟,睹胜光明即入三昧,以净天眼观见世尊,于熙连河侧入般涅槃。 乃告其徒曰︰「如来涅槃也,何其驶哉!」即至双树间悲恋号泣,佛于金棺内现双足。 尔时迦叶告诸比丘︰「佛已荼毘,金刚舍利非我等事,我等宜当结集法眼,无令断绝。」乃说偈曰︰如来弟子 且莫涅槃得神通者 当赴结集于是得神通者,悉集王舍耆阇堀山宾钵罗窟。 时阿难为漏未尽不得入会,后证阿罗汉果,由是得入。 迦叶乃白众言︰「此阿难比丘,多闻总持,有大智慧,常随如来,梵行清净,所闻佛法如水传器无有遗余,佛所赞叹聪敏第一,宜可请彼集修多罗藏。」大众默然。 迦叶告阿难曰︰「汝今宜宣法眼。」阿难闻语信受,观察众心,而宣偈言:比丘诸眷属 离佛不庄严犹如虚空中 众星之无月说是偈已,礼众僧足,升法座而说是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说某经教……乃至人天等作礼奉行。」时迦叶问诸比丘︰「阿难所言不错谬乎?」皆曰︰「不异世尊所说。」迦叶乃告阿难言︰「我今年不久留,今将正法付嘱于汝,汝善守护。 听吾偈言︰法法本来法 无法无非法何于一法中 有法有不法说偈已,乃持僧伽梨衣入鸡足山,俟慈氏下生。 发布时间:2025-01-28 13:48:50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108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