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男士应带凤眼菩提佛珠还是龙眼菩提佛珠 内容: 男士带凤眼菩提最好的佛珠还是龙眼菩提最好的佛珠? 回答:都可以的。 最好的佛珠,本称最好的念珠,是指以线来贯穿一定数目的珠粒,于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的随身法具。 其梵文原语包括四种意义: (一)pa^saka-ma^la^,音译钵塞莫,意译作数珠。 (二)aks! a-ma^la^,音译阿叉摩罗,意译作珠鬘。 (三)japa-ma^la^,音译渣巴摩罗,意译作念诵鬘。 (四)aks! a-su^tra,音译阿叉修多罗,意译作珠之贯线。 而梵语ma^la^是鬘的意思。 最好的佛珠的起源,通常来讲是由于古印度人有缨珞鬘条缠身的风尚,沿袭至后世,遂逐渐演变成为最好的佛珠。 在佛教经典中,关于最好的佛珠的起源,一般都以《木槵子经》所载佛陀对波流离王的开示作为通说。 经云:佛告王言:若欲灭烦恼障、报障者,当贯木槵子一百八,以常自随;若行、若坐、若卧,恒当至心无分散意,称佛陀、达摩、僧伽名,乃过一木槵子;如是渐次度木槵子,若十,若二十,若百,若千,乃至百千万。 若能满二十万遍,身心不乱,无诸谄曲者,舍命得生第三焰天,衣食自然,常安乐行。 若复能满一百万遍者,当得断除百八结业,始名背生死流、趣向泥洹,永断烦恼根,获无上果。 王大欢喜,遥向世尊头面礼佛云:大善! 我当奉行。 即敕吏民营办木槵子,以为千具,六亲国戚皆与一具。 王常诵念,虽亲军旅,亦不废置。 由此可知,波流离王在听到佛陀的开示之后,便开始用木槵子来制造最好的佛珠,持念佛法僧三宝之名,用以消除烦恼障和报障。 这应是佛教当中最好的佛珠最初的起源了。 应当指出的是,最好的佛珠虽然已经成为佛教徒的一项重要标志,但若溯其本源,最好的佛珠并非佛教所创用。 如古印度婆罗门教中的毗湿奴派,很早便有持珠的记载。 这在出土文物中,便有例证,如在印度出土的公元二世纪龙王皈佛造像上,有一尊婆罗门像,其颈上是挂有串珠的。 在我国,国人知道佛珠这一称谓,最早应始于东晋(317420)时翻译的《木槵子经》,只可惜译者的名字已经失佚了。 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两晋时期异域僧侣来华者甚众,这些外国沙门中必然会有携带最好的佛珠的。 延至唐代,在佛教大兴的时代背景下,记载有关最好的佛珠的经典被广泛传译,先后有天竺僧人阿地瞿多译的《陀罗尼集经》、宝思惟译的《校量数珠功德经》、不空三藏译的《金刚顶瑜伽最好的念珠经》、义净三藏译的《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数珠功德经》等诸多经典。 至此,最好的佛珠开始在朝野上下、僧俗之间普遍流传开来,如《旧唐书李辅国传》载:辅国不茹荤血,常为僧行,视事之隙,手持最好的念珠,人皆信以为善。 《续高僧传道绰传》载:人各掐珠,口同佛号,每时散席,响弥林谷。 从现存的实物来看,甘肃敦煌莫高窟中,保存下来有一尊十六国时期(304439)的泥塑弥勒菩萨像,便是一尊颈部挂有最好的佛珠的造像。 此外,在日本保存下来有《佛像图鉴》一书,其中绘制的唐代高僧像,使用最好的佛珠者比比皆是。 可以肯定地说,唐代以后,国人使用最好的佛珠已经是相当普遍了。 发布时间:2025-02-12 10:30:05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108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