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二六、怎样叫做清净 内容: 二六、怎样叫做清净怎样叫做清净? 现在把它分作五段来说明:甲、清净的内容清净这一句话,在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很单纯,其实,分开来也有好几种:(1)一般人所说的清净,以为是只要一个人不做事,那就身心安乐。 试看如果吃了饭,不理家务,不作职业,不管闲事,这岂不是清净吗? 我以为这是不对的。 如果不做事,就可以说他是清净,那么,猪、羊、鸡、鸭,它吃(P372)过了,都是没有工作的,岂不是都清净吗? 恐怕不然吧! (2)修行人的清净,以为一个人要得到清净,非要有一番修养不可;内心如果得到了一番修养的工夫,清净的境界,自然会显现的。 譬如一缸水,你能够有一种方法使它沙土自沉,那水的莹光,就自然的会发现。 所以一般学佛的人念佛啊,持咒啊,诵经啊,修观啊,参禅啊,用种种修养的工夫,他们的目的无非是要想求得到一种清净的代价而已。 (3)我个人对于清净的界说,以为要得到真的清净,固然不是第一种那样不做事的懒惰方法,并且也不是像那第二种勉强蛮干得来的工夫。 我以为要得到真的清净,先要从觉悟上做起。 要知道一个人好好的,为什么身心会不清净呢? 这很明显的,就是“迷于物欲”,不能觉悟外境的如幻如化,把它当做真实。 那末,就被声色货利所转,贪欲心一起,不但弄得自己身心不得清净,并且把一切都搅做一团糟。 试看一锅饭,若是掉下一个老鼠,那一锅饭,只好跟它臭秽不堪。 所以清净的界说,简单讲来,就是心去转境,切不可被境所转,这才是清净的真义。 (P373)乙、清净的定义定义,就是决定的意义。 我以为做事,不妨照样去做事;为农的为农,作工的作工,乃至百工技艺,不妨各依本位按步就班地去做。 不然的话,想求清净的人,丢了工作不去做,这样做工的人弄得身心不清净,好像进退狼狈,这都是从前解释清净的错误。 如果照一般人所说的不去做事,就叫做清净,那岂不要把人事荒废了吗? 那还成个怎样的世界呢? 所以我说清净的定义,最好是把它当做扮戏一样,试看在戏台上的君臣、父子,何等逼真? 离合悲欢,何等克肖? 若真讨论它的内幕是怎样,只好去请问这扮戏的人,不过是一个“假”字的答覆。 丙、清净的修养上面清净内容中,第三种清净的说法,那是从智慧觉悟上生出来的。 但内心的修养不过是一种助缘,其实全由各人的性情近于那一种而定。 现在我把这修养两个字略为解释:修是修炼,养是涵养,意思就是“磨练养成功”一种习惯。 譬如一件着了墨质的白衫,今天用肥皂洗一次,明天再用肥皂洗(P374)一次,这样一次一次地洗下去,久而久之,总要清净一点呢。 尘埋的古镜,你能够天天去揩磨它,它的光明总会有一天会发现的。 丁、清净的志愿上面那几种说法,都是依世俗方便说的。 其实要得到清净的真义,那非到成佛不可。 “我不空”,“法不空”,纵谈清净,好像是隔靴搔痒,根本并没有解决,所谈的不过是说食数宝而已! 设若要希望得到真清净的人,我以为先立志要成佛,然后心清净一切皆清净了,不会说我是骗你。 戊、清净的利益利益,就是福利人群。 试看古今中外的大圣人,如释迦、孔子、老聃、耶稣等等这一班先哲,如果他们自己心中没有清净,怎么样能够流传他的教法,去教化世人呢? 这就是得到“清净”两个字的轮廓。 其实清净有两个条:(1)试问你自已有没有这样的志愿,要不要得到一种清净? 这是一个先决的问题。 (P375)(2)立起志愿来,能不能照你的志愿去实行苦干,磨练修习? 这两个问题如果能够解决,虽然不能得到同佛菩萨那样清净的境界,但也就不远了。 (P376) 发布时间:2025-02-12 13:46:50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108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