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智海法师:净土十疑论讲记之六 内容: 第五者是出生不净,最初出生是从产门出生,是不干净的地方。 第六是具体不净,一张皮下都是精肉血脉,全身上下从头到脚,七窍常流不净之物。 三十六种物,常常是不净的。 第七呢,是究竟不净,我们死之后骨肉纵横,膨胀发烂。 所以要对治淫欲一般把七种不净观要常观想。 特别是出家人,出家之初,对于我们所爱的身体,不管是自己的身体还是别人的身体来观察。 所以我们先从自己的身体开始,从头到脚。 只要把不净观修成了,淫欲心就非常淡薄。 这个时候修行不会打很多妄想。 这七种不净观不仅是出家人,在家人呢,也要修学,你不要始终沉沦在淫欲过程中。 我们想念佛,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从内心里的障碍就在于我们自己内心的贪欲。 我们来修七种不净观,先从我们自己身体上开始观察。 只要把自身的不净观观成了,我们再从周边开始观察。 周围的每一个人你都可以由自己到他人,由少到多,由近及远地观察。 乃至我们现在讲堂里多少的人,我们就观察这里所有的人都变成白骨,这时候我们其他的妄想心就不会再生起来。 所以这是不净观所观察对治的。 对治的就是所爱境界,能对治男女色身。 身身厌离,我们内心里常常能观察不净观,就能生起厌离之心。 若能如此观身不净者,淫欲烦恼渐渐了。 对治淫欲法门的有很多。 讲了很多故事,现实,为欲望而造业,种种境象,对治淫欲的种种方法。 在戒邪淫网里说得很透彻。 九想观,用九种观想来去除我们对幻趣的留念。 九想观就是:第一新死想。 人人都有无常的一天,假如一口气不来了,这个人死掉了。 这是什么,身体慢慢发冷发硬,面部非常恐怖,形状非常悲哀,最初死掉的情形怎么样的,第一种作无常想。 第二青瘀想。 即观数日未敛,瘀紫发臭,目不忍睹,手不敢触。 你从旁边经过就能闻到很强烈的味道。 我们在看死尸,各种身体的部位开始发胀发青发黑。 第三脓血想。 即观死尸溃烂,肉腐成脓,肠胃融化,膏血欲滴。 脓血想,肉开始腐败,化脓,长虫。 肠胃开始破了,液体流下来了。 贪爱了一辈子,守护了一辈子的色身,你提前知道是什么结局。 我们的心就知道你一辈子为色身忙,还是不可常保。 所以一个方面增加无常的观念,二是对治色身执着。 第四绛汁想。 即观腐脓再化,成为血水,处处流出,臭不可闻。 我们在现实世界里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我们心里再来分别我自己所受的苦就是苦的一种逼迫,随着时间变异也总在变异。 形苦,常为诸苦所逼迫。 我们要能达到身心世界,一辈子里都在逼迫当中,就是苦,就能认识到这种苦病。 所以世界上的一切享受我们就能看到。 我们现在为什么放不下呢? 就是因为对世间上所有的感受并不能清楚。 在世间上肯定有快乐。 所以对这种感受的本质境界我们没有认识。 总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由于有这样的心,对于我们所感受的本质没有认知,一切不切实际的幻想引导我们。 我们现在的人生世界里,大多数总希望自己能得到快乐。 怎么样得到快乐,他没有正确的方法,老是盲目地想。 要与世界上的苦相应,这种智慧与这种苦能相应了。 释迦牟尼佛最初教导我们苦集灭道。 先说现实的本质就是苦,就是逼迫。 你不要报任何幻想,想了一辈子也没想通,就是不知道方法。 要把现实的苦观察起来。 我们从小到大一辈子都在追求,希望得到自己能得到的,那很艰难。 人生一场空,第二种就叫苦想。 第三种想就是无我想。 我们观察身心世界,世初世间一切法,没有我们所执着的我。 能以无我的智慧相应。 是需要观察。 需要修行的,叫无我想。 第五虫啖想。 即观腐尸日久,遍体生蛆,穿筋啮骨,身如蜂窠。 第六筋缠想,即观皮肉钻尽,筋骨犹存,如绳束薪,得以不散。 第七骨散想,即观筋亦烂坏,骨节纵横,零落骷髅,不成人状。 第八烧焦想,即观白骨被焚,成为灰烬,如沙如土,还归大地。 第九白骨想,即观骨骼日久,白如珂雪,雨淋日曝,暴露原野。 第四种叫食不净想。 我们常常把吃当一种享受,不知道我们吃是饥饿之病。 所以我们在吃东西的过程当中,我们观察自己许多都是从不净因缘当中产生的(不干净的)。 我们今天很喜欢吃肉,不喜欢吃素。 这些肉是从这些经血水造成的,动物肉就是这样的,动物的身体就是虫组成的。 来观察我们自己为什么吃饭,我们自己身心世界还有很多毛病。 你吃进去了,你身体里的虫还要吃一次,你吃的东西是喂这些虫去了。 我们的身心世界是这些虫的住处,是不干净的,我们吃肉能染很多病症。 吃牛肉、猪肉非常容易就引起他们所带来的病。 前面的禽流感,鸡有病,人吃了也会染上。 吃鸡肉,蛇肉怪病就多了。 吃的人多了,喂鱼喂鸡的人就要想尽办法缩短喂养的流程,就要采取激素手段。 今天呢,这希奇古怪的东西。 你看那些喂鸡的,蛋是怎么产生的? 早上把电灯打开,打开了,主人就用各种方法把睡着的鸡弄醒给它吃,吃了灯关了,又黑暗了。 这个流程,生活在正常生活中的鸡,一天是二十四小时,关在笼子里的鸡一天就四五个小时。 它生出来的鸡蛋就不正常,吃了这个鸡蛋毛病就多。 要知道我们现在在吃肉,吃蛋等等都是脓虫的住处。 厨房里面的各种各样的污垢,种种不洁净。 做了东西的不敢看,吃不下去。 象一些食品,你看了制作流程你就吃不下去了。 包括我们今天养的鸡鸭鱼鹅,我们吃的东西不干净。 第五种我们观察世间上的一切事,穿衣服等等都是世间上增长恶心恶事的地方,没有什么可以享乐的,在这些享受过程中增长自己的放欲。 疏远自己的放欲,我们观察世间上没有什么时候我们可以真正享受的。 我们知道这个世间上跳舞真快乐,其实跳舞快不快乐呢? 是一种累,其实快乐是在自己心里安慰自己而已。 不知道饥饿本身就是苦,肥不了这种苦,所以我们认为吃饭是快乐的。 世间上一切快乐是痛苦而存在的,往往痛苦与快乐的对待当中我们自己安慰自己。 世间上没有什么可以享乐,我们要断除对世间上的贪乐心,叫世间不可乐想。 第六种是实想来观察我们的身体。 随时随地在变化不停,我们内心的智慧与无常,真实相状能相应,这叫实想。 第七种是不净想,观察我们这个身体,乃至众生的身体,不管是人还是其他动物,身体都是从烦恼业种为根本之一,从父精母血为缘。 自己的烦恼业和父精母血结合在一起,成就了我们的色身。 外面常流不干净的东西。 里面有三十六种东西,三十六种东西都不干净。 所以我们智慧与周身不净能相应,对我们自己色身不再执着,不再贪求,对众生的色身也不贪求。 不清净的色身不是不可以断除,我们自己修行的时候能断降烦恼,把烦恼一断了,我们自己不清净的身体就能断掉。 我们的色身是从染污烦恼当中来,一旦我们把染污烦恼对治了,清净的色身就能显现,种种功德的集聚。 我们平常在说佛法有讲无常的,有讲不净的一面,超脱于净与不净的还是涅槃。 能断除有漏的烦恼,能断除不清净的色身,把三毒一断掉了,不清净的轮回色身就断除了。 第九种是离想。 我们远离于执着,远离于烦恼,远离于爱欲。 所以智慧与远离爱欲烦恼相应,人人都有这种机缘,能成佛,把一切烦恼灭掉,把一切生死轮回境界全部超脱。 在世间上,实际上老百姓已觉悟到很多。 对于生死状况,吃喝拉撒没有办法。 我们在民族文化当中形成一种固定的知见,这个方法是没有办法解决的,我们老百姓就是这样。 我们从小到大很少有人去思维怎么样能断除它,有没有可能去断除。 从家庭文化到社会文化基本上教育的都是没有办法,只是我们已放弃了这方面的努力。 你能问自己我身从何来,死到何去,这一辈子人生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有的早一点有的晚一点,但想往往想不通,要问周围的人,在生死过程中非常迷茫。 释迦牟尼佛按照自己的思路去修行,终于能证明生老病死是可以超脱的。 大家都习惯了,没有能力解决了。 一旦流于这种习惯,一切努力他不会去做了。 最后的理想,就针对于前面这种不净,无我,苦等等观想。 还有另外一个层面可以值得努力,要有希望,你可以专门去修,经上说得很多。 又发愿,愿我永离三界杂食臭秽、脓血不净、耽荒五欲男女等身,愿得净土法性生身。 此谓厌离行。 二明欣愿行者,复有二种:一者先明求往生之意;二者观彼净土庄严等事,欣心愿求。 愿和我们一样的众生都能离开三界的杂食。 欲界都以物质为食,色界以四禅八定为食,四空定以禅业为食,有各种各样的。 我们今天好象不吃饭就没有能量,不是的,进入内观禅晚上不吃饭也能过。 有一个同修说,我在外面从早到晚没有停止地跟外面的人说话,烦恼。 当你睁开眼睛,思想就不停地动,在搞虚妄分别,当然要能量了。 内心里想这样,想那样,强烈的执着,一刻也不停地虚妄分别,念念之间都在增长散漫放欲,都把自己宝贝的精力浪费了。 不是给别人说话,就是自己跟自己说,内心里善恶交战,你好好观察你内心。 禅宗所说的一言境。 内心里自己给自己说话,天天都是这样,做梦也在不断地说话。 我们自己在人与人之间更不用说了,要开始产生能量的增载。 我自己本身也是在浪费精力,让大家关注自己,这种过程心力的付出是非常大的,能量的消耗是非常大的。 人与人之间相互的斗争,这里还有很多,浪费的精力太多了。 一般要能增长这种能量的,可以从寂静当中修定,来对治自己的虚妄心,散乱心,分别心。 一对治了,自己的力量能很好地运用到修道当中去,就是禅悦为食。 相对于饮食上的东西又是更高层次了,这种饮食补充能量更高层次了,相比于饮食上的还要少一些。 再高一个层面是法喜,能增长自己的能量。 你听经闻法,这里就有滋味了。 有欢喜了,自己听经就不累,就能补充能量。 要有非常圆满的,正确的伟大的人生目标。 一旦树立起来了,自己围绕这个目标去精进奋斗。 如果没有远大目标的,在这种过程当中,常是损伤自信,耗费自己的精力。 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过程中把自己的信心能量耗尽。 在这种努力过程中,自己能得到目标的加持,能增长一种能量。 为这些目标精进地去努力,一辈子的人生目标非常圆融。 圆融于平常的生活中,能保证精力旺盛不衰。 一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圆满人生目标,要把这个树立起来。 第二是内心里面要有主观的一种努力,围着主观的努力自己精进些。 第三种要尽量把自己的心要静下来。 安后能定,定后能进,有这种目标了,自己心定了,不再散漫了。 慢慢地把心的能量归到一处,自己成就自己圆满的目标。 方式方法做对了以后,每一步中善法的利益就显现出来。 这是来自于因果的法喜,是一个小的动作,你对人笑一笑,应该付出微笑,在布施过程中布施一种微笑,人际关系得到了一种融通。 清净的饮食观,不该吃的东西不要吃。 特别是发愿,我们的愿心增长能量,要有誓愿之心。 有这种愿心的在生活过程中生活得非常充实,有信仰。 这种能量能起来,当场发愿,愿众生都能永离三界的杂食。 一遇上修行的时候自己精神百倍,就可以转换五欲身。 我们自己单著于五欲当中,把自己宝贝的人生光阴失去了。 我们今天发愿,愿得净土。 我们到了西方极乐世界,随其心净国土净。 从法性当中产生的清净色身,这是厌离行。 明往生意者。 所以求生净土,为欲救拔一切众生苦故。 首先发心要明确。 讲西方极乐世界,世间的庄严。 正报世界阿弥陀佛的庄严,乃至诸大菩萨眷属的一种庄严。 《无量寿经》也把净土的种种庄严果报给大家揭示出来了。 观察净土的庄严事情,观察多了,我们自己内心的欢喜心就能产生起来。 平时给大家说你吃饭的时候你要喜欢这种碗筷,饭的香味等等,难得,昂贵,这些所有的好处你要能知道的话,吃那顿饭你觉得很难得,味道很好。 因为你内心思维得多了。 吃饭是这样,你穿的衣服也是那样。 你那衣服花了很多钱,很漂亮。 你穿在身上感觉不一样。 那种不花钱的衣服,自己没投入多少心血的衣服你穿上身上没有什么感觉。 人与人之间你喜欢我,我喜欢你,今天听到一点好处,明天听到一点,慢慢地想,那种爱心就这样产生的。 我们要知道我们的心的动作规律,能引导起我们欢喜的事情多观察思维。 这样我们的欢喜心和发愿心就能主动地生起来,叫欣愿行。 我们为什么要求生净土呢? 大菩提心,我们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是为去贪求西方极乐世界那些种种的黄金神通,什么好事,舒服啊。 没有苦啊。 不是去贪享受的。 寺庙里提供给发心修道,发心出家,这样的人我们收。 十方善男信女把这种钱集合起来修建个寺庙,弘扬佛法的。 所以寺庙里你要出家,要呵担佛的家业。 这样的人我们收,他与十方善男信女的心是相应的,与众生出钱的目标是相应的,这样的人就对得起十方善男信女出钱的本因。 如果出家的不为弘扬佛法,不是为断除烦恼,不是为度化众生,这种人进入寺庙里我们称为贼住。 那你是欺骗老百姓,你不弘扬佛法,你不应该享受这样的待遇。 人家是供养修行的人,供养弘扬佛法的人。 我们在这里根本不是一种发心。 发心不正确。 这个人在佛法当中要担很大的因果的。 以后堕落我们自己受不了这样的因果报应。 世间上都是这样。 世间上你与他相应他就愿意帮助你,你与他不相应了他不会帮助你。 西方极乐世界帮助这些学佛了脱生死,成就众生,弘扬佛法。 阿弥陀佛发这样的愿,所以我们也发心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救度众生。 我们自己的发心就与阿弥陀佛的发心相应了,如果这种发心相应了,感应就非常迅速,阿弥陀佛来帮助我们修行就来得快。 所以我们就拔一切众生苦,要能救拔一切众生。 即自思忖:我今无力,若在恶世,烦恼境强,自为业缚,沦溺三途,动经劫数。 如此轮转,无始以来,未曾休息,何时能得救苦众生?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为了救度众生。 要让众生脱离烦恼的苦海,我又没有智慧,神通力量也没有,没有神通你有福报,要什么你能干什么,你能满足这个事情。 你什么也没有,你用什么来救度众生呢,所以说没有能力来救度众生。 在这样五浊恶世过程中,我们自己的心都不清净,我们别想要帮助利益众生。 但往往我们自己还身不由主地损伤众生,你给众生带来的是烦恼,这对众生是一种伤害,与我们初发心是根本相背离的。 我们的众生在烦恼的时候做的就是伤害众生的事情,他愿意伤害吗? 他并不愿意伤害。 如果他自己烦恼来了,迫不得己,对于众生就是伤害,你想利益众生没有根本能力。 所以五浊恶世里我们的烦恼特别强盛。 世间上有诽谤你的,有给你造谣的,有打击报复你的。 这就生许多烦恼,当你的烦恼生起来了,你对众生就不能利益了。 我自己反醒,我自己发心,但在现实过程中,你就不是慈悲心在说话。 遇到烦恼的境象你自然就会烦恼起来,你就会用烦恼说话,用嗔恨心说话,你不给众生增加苦恼就是万幸了。 这个时间我们要知道,遇上恶劣的环境,我们的烦恼非常殊胜,自己常被错误的业捆绑起来。 我们自然沉沦到地狱恶鬼畜牲当中。 时间一堕落想要出来就非常艰难,人生难得易失,很容易堕落三恶道,但很难超脱出来。 一旦堕落进去,你想出来就不容易。 释迦牟尼佛在迦叶佛的时候看到的那一群蚂蚁还在做蚂蚁,超脱不出来,无始以来未曾修行。 这样转来转去都是在走轮回路,所以有一首歌叫古老的轮回。 在轮回路上走一遍又一遍,走的还是老路。 错误的事情没人教你,你就会了。 在轮回路当中我们早就会了,所以在轮回过程中,从无始以来,我们就没有休息过。 我们什么时间才能救度众生呢? 连救度自己的力量都没有,连自己身心世界保护清净,不伤害众生都办不到,你拿什么来救度众生呢? 他还需要很多实际行动。 为此求生净土,亲近诸佛。 若证无生忍,方能于恶世中救苦众生。 在西方极乐世界能亲近阿弥陀佛,能亲近十方诸佛。 亲近这些诸佛听经闻法,能迅速证到无生法忍,能开悟,能断除烦恼,能离开生死,有能力救度众生。 当我们证到无生法忍了,他开始登地了。 这样的菩萨,有能力在恶世中自己八风吹不动,不受世间上烦恼的干扰,面临一切环境的时候自己能化烦恼为菩提,不会增加众生的烦恼。 以清净的愿心,清净的智慧心来对众生。 这时候你才有能力来救度众生。 空掉一切错误的,自己能随顺众生心,能有神通,分身百亿世界,百佛世界来救度于众生。 他有这种能力。 破了一品无明他就有神通了,能分身,应化于世间救度众生。 你没有分身,你没有断无明,没有证神通,没证到无生法忍,把你累死也不行。 很多老法师在讲经说法过程中累得吐血,所以我们现在凡夫要救度众生很艰难。 我们要成就这样的发心。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能迅速地证到无生法忍。 故《往生论》云:言发菩提心者,正是愿作佛心。 愿作佛心者,则是度众生心。 度众生心者,则是摄众生生佛国心。 菩提心是发愿成佛。 要成佛呢,离不开利益众生,离开众生你无法成就,你除了利益众生外没有第二个方法。 我们想成就自己的真实利益,必须奉献到利益众生过程中,要帮助众生能离苦得乐。 度众生心者,则是摄众生生佛国心。 净土中的菩提心就要落实在往生心,我们自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少烦恼,证菩提。 我们希望所有的众生都能修净土法门,都能往生阿弥陀佛安养国土,能迅速具备度化众生的能量。 我们今天的菩提心落实到往生心当中,不仅是自己往生,所有的同修都能往生。 又愿生净土,须具二行:一者必须远离三种障菩提门法,二者须得三种顺菩提门法。 何者为三种障菩提法? 一者依智慧门,不求自乐,远离我心贪着自身故;我们要想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要具备两种修行。 就是要远离三种障碍菩提心生起来的。 障碍这种菩提心生起来的三种发心。 这三种发心能障碍菩提心的生起。 第一种心我们要以大智慧为前提,不追求自己的快乐。 能远离自私自利的贪爱之心,我们要对治这种心。 知道人人即我,我即人人,以这种大智慧无我智慧为前导,不要只追求自己的快乐,要远离自私自利染污心。 二者依慈悲门,拔一切众生苦,远离无安众生心故;三者依方便门,当怜愍一切众生,欲与其乐,远离恭敬供养自身心故。 若能远三种菩提障,则得三种顺菩提法:一者无染清净心,不为自身求诸乐故。 菩提是无染清净处,若为自身求乐,即染身心,障菩提门。 是故无染清净心,是顺菩提门。 二者安清净心,为拔众生苦故。 菩提心是安隐一切众生清净处。 若不作心拔一切众生,令离生死苦,即违菩提门。 是故安清净心,是顺菩提门。 三者乐清净心,欲令一切众生得大菩提涅槃故。 菩提涅槃是毕竟常乐处。 若不作心令一切众生得毕竟常乐,即遮菩提门。 第二种平时我们有没有慈悲心,帮助众生心,让众生有安身立命的处所,让众生得到根本的快乐,究竟的快乐。 第二种是让众生能安住,要从安住于真理,安住于戒定慧。 我们没有这种善巧安利于众生,没有让众生安身立命的方法。 你想让他得到快乐,他不能得到。 《十善业道经》讲得非常清楚:我们要守戒,坚决不做恶事情。 在这种过程当中,让众生在戒法当中安身立命。 这才是真正的让众生能找到一种安身立命的方法,这才是对众生根本的慈悲。 我们的慈悲要显现在有方法让众生修行,有方法让众生安身立命,让众生能离开苦患。 依据世间上的因果法门,让众生能远离所有的苦难,所以这叫以慈悲心而对治没有办法让众生安身立命,那叫愚痴。 第三是远离恭敬供养自身心。 恭敬自己,那就是贡高我慢心。 把自己放得很高,自己想起自己的时候精神百倍,见了一切好处都想占为己有,那是贪欲。 所以没有这种恭敬供养自己身心的毛病,叫以方便门给予众生一切快乐,这叫慈心。 以这种快乐利益众生,以这种利益众生作为方便,你才能救度众生。 你今天不愿给众生一点好处,你哪有方便利益众生呢。 我们学佛的人要真实利益众生,给予他快乐,这叫方便门。 要培养这种神通方便,要尽自己的能力,要让众生得到真实的快乐,不要只顾自己,所以这是三种发心。 如果说我们能远离这三种自私自利心,只恭敬供养自己、只图自己安身立命、只求自己贪著发心,能离开了,这种自私自利心就能得到对治,就能生出三种利益众生的心。 有无我心了就能利益众生,如果你有我的执着就障碍了你的身体。 第二种是慈悲门,让众生安身立命,用自己的清净心引导众生能安身立命,拔除众生的痛苦。 能让众生安稳无忧。 菩提心就能发起来,没让众生得到这种心还是违背了菩提心的生起。 第一是无染清净心,远离恭敬供养自我心,让众生真实能得到这种乐清净心。 以清净心来给予众生快乐,就能得到顺菩提法,在这样的过程中来修行。 如果你天天想我,就要增长我的执着,要远离这种东西,以无染清净心远离染污执着心,这叫顺菩提门。 第二是安清净心,要拔除众生苦,让一切众生得到清净处所。 在十善业中安身立命,在西方极乐世界中安身立命,到头来得到一点快乐把自己的福德因缘完全损伤了。 以这些清净处所让众生安身立命,给众生方法。 如果我们不发心拔除一切众生的生死苦恼,我们今天看在生死过程中的众生要发心,帮助他们离开这种无明执着,学佛的人要有这种发心才是安清净心,顺菩提心来修行。 远离障碍菩提。 第三种是乐清净心,要让一切众生得到究竟的大菩提,大涅槃。 证到涅槃烦恼寂静。 一切法有决法之乐。 菩提觉法乐和涅槃寂静乐,恒常的真实的快乐处所。 让众生能得到毕竟的快乐,我们要让众生成佛,让他得到真正的快乐。 所以要成就这三种心,无染清净心,安清净心,乐清净心。 要成就这三种顺菩提法。 此菩提因何而得? 要因生净土,常不离佛。 得无生忍已,于生死国中,救苦众生。 悲智内融,定而常用,自在无碍,即菩提心。 此是愿生之意。 菩提心从什么地方得到呢? 今天众生的菩提心往往仅是从愿心上来发的。 你发了这样的菩提心不仅是愿心,还要修行,但我们众生修不起来,仅流于愿菩提心。 有其心而无其力,没有力怎么办? 我们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了三宝,不离于佛。 常见佛闻法,依菩提而行,救度众生,真实菩提能显现出来,就能修行了。 所以悲智定而常用自在无碍,悲心和智心要结合起来。 要有智慧心,要有智慧救度众生的方便。 你不要只是有悲心没有智慧心,那就是空有其心无其力,那就不能圆融,你看人家受苦受累就像自己在受苦累。 融合起来,常常是悲心智慧心圆融起来,常能结合,这样救度众生没有障碍。 这是我们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迅速成就菩提的。 你在世间上人家哭你也哭,什么都没有。 大家要知道不能只掉眼泪,还要有智慧。 这是给我们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要往生,成就菩提心,能度化众生没有障碍。 二明欣心愿求者。 希心起想,缘弥陀佛,若法身、若报身等。 金色光明,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八万四千好,一一好放八万四千光明。 常照法界,摄取念佛众生。 我们观察阿弥陀佛的法身,从戒定慧,从四十八大愿圆满清净法身无所不在。 三明六通十八神变,无量无边的相好庄严,存在西方极乐世界讲经说法,这种色身圆融,这种金色光明,八万四千好,种种的境界我们自己都能常思维观察到。 又观彼净土,七宝庄严妙乐等,备如《无量寿经》、《观经》十六观等。 常行念佛三昧,及施戒修等一切善行,悉已回施一切众生,同生彼国,决定得生。 此谓欣愿门也。 用思维观察念佛。 能非常具足地生起。 在无量寿经,乃至《观无量寿经》讲了十六种观法,常常修行这种念佛三昧。 从布施持戒修行等一切善法,愿一切众生同生彼国,决定得生。 单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要到究竟不退,得到圆满菩提,一生成办佛国。 什么样的好处你得不到? 不要把心始终放在世间低劣的享受上。 要欢喜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欢喜成就大智慧门,欢喜自己度化众生的根本能力。 《净土十疑论》总结了十个疑问,把通常我们最容易犯的疑问总结了出来,给大家一个解答。 发布时间:2025-03-15 11:21:36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109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