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沉香的药用标准及功效 内容: 现代的中医学普遍认为沉香在行气止痛,降逆调中,温肾纳气上较有功效。 据《本草备要》中记载:沉香性温,诸木皆浮,而沉香独沉,故能下气而堕痰涎,能降亦能升。 怒则气上,能平则下气。 香入脾,故能理诸气而调中。 其色黑,体阳,故入右肾命门,暖精助阳。 行气不伤气,温中不助火。 在韩国及日本,树脂含量超过25%的沉香(即沉水沉香)才能用来下药;在中国,标准为15%。 沉香组成的复方亦多,服用量随病情而有所差异。 一般而言,一天服用量以0. 1~ 0. 3g为宜。 沉香含挥发油,不宜入煎剂,煎煮后油脂(树脂)丧失而无效。 宜研末冲服,以保存油脂。 若要煎汤,须以特殊方法煎之。 《本草备要》曾有记载沉香,目前出版的《中国药典》中也有相当多的以沉香为主味的中成药方。 相比西医,中医更为认可沉香的养生功效。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传统中医科主任医师认为,沉香与檀香一样,属于一种香药,沉香除了品香外,还可以内服、外洗。 介绍说,与其他的香药不同的是,沉香的香气沉重,有下行的作用,沉香作为一种中药材,具有芳香开窍、疏经通络、降气、解毒等作用,在临床上经常用于脘腹胀痛、跌打损伤等,如治疗咳嗽、胃胀气、打嗝、关节病、颈椎病、腰腿酸软,以及中风、脑血管意外等。 除了内服,还可以用于外洗、燃烧。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特色诊疗研究所所长认为,沉香最早是从非洲、中东等地传入我国。 作为一种香料,沉香在中药中主要起到走串、通行、止痛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心血管、冠心病、心梗、椎间盘突出症的止痛等。 中药讲究气、味,沉香除了用于内服,沉香燃烧的香气可以通过鼻孔、汗毛孔吸收,因此熏香在具有一种愉悦感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养生功效。 中国大陆所产的沉香,在中国医药学中记载颇多。 功效: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 用于胸腹胀闷疼痛,胃寒呕吐呃逆,肾虚气逆喘急。 性味与归经:辛苦,温。 ①《别录》:微温。 ②《海药本草》:味苦,温,无毒。 ③《日华子本草》:味辛,热,无毒。 ④《纲目》:咀嚼香甜者性平,辛辣者性热。 入肾、脾、胃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肾、命门二经。 ②《本草经疏》:入足阳明、太阴、少阴,兼入手少阴、足厥阴经。 ③《药品化义》:入肺、肾二经。 ④《本草经解》: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 治气逆喘息,呕吐呃逆,脘腹胀痛,腰膝虚冷,大肠虚秘,小便气淋,男子精冷。 ①《别录》:疗风水毒肿,去恶气。 ②陶弘景:疗恶核毒肿。 ③《海药本草》:主心腹痛、霍乱、中恶,清神,并宜酒煮服之;诸疮肿宜入膏用。 ④《日华子本草》:调中,补五脏,益精壮阳,暖腰膝,去邪气。 止转筋、吐泻、冷气,破症癖,(治)冷风麻痹,骨节不任,湿风皮肤痒,心腹痛,气痢。 ⑤《珍珠囊》:补肾,又能去恶气,调中。 ⑥《纲目》:治上热下寒,气逆喘息,大肠虚闭,小便气淋,男子精冷。 ⑦《医林纂要》:坚肾,补命门,温中、燥脾湿,泻心、降逆气,凡一切不调之气皆能调之。 并治噤口毒痢及邪恶冷风寒痹。 ⑧《本草再新》:治肝郁,降肝气,和脾胃,消湿气,利水开窍。 发布时间:2025-04-22 10:55:11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11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