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真圆法师答:为什么我看到的教徒都有所求? 内容: 问题补充:有求今世平安者,贪赃枉法心不得安,却欲佛祖保佑。 有求来生富贵者,妄图以半生供奉换得来世三生富贵。 有求不可得之物者,欲以香火乞之。 佛说空! 怎见空? 密宗修身,禅宗修心。 难道所侍之佛不同? 尼泊尔虽称佛国,却供奉活女神。 印度因重男轻女,所以生了女孩子很多都舍给庙里,然捐善多的信徒却可要求这些女孩子侍寝,称她们为庙妓! 泰国自称全民佛教徒,然其版图内却是全世界稚妓最多的,并且似乎已经形成一种风俗! 且所谓人妖盛行,岂不知自残体肤是为不敬? 我很喜欢经文,也很向往那种大自在的境界,但是,以上的那些,让我很迷茫,我该如何看待? (提问者:蓝苹果)答:佛家修行的根本目的是出世间,顺带也有世间功名利禄健康长寿的祈求,因为众生根基千差万别。 你因此而迷茫,说明你具备了佛陀的悲心,佛菩萨行是慈悲利益随喜一切有情,如果有情有功名利禄等念头,难道佛菩萨会断然拒绝? 观音菩萨会以对应功名利禄的身相度化有功名利禄的有情。 佛教以信为入门之径,有情有所求,三宝便以对应智慧摄受满足,至于你所言说的情形确实存在,可你认为他们是修行者吗? 众生于贪嗔痴三毒中自娱自乐,佛菩萨慈悲才予以赈济。 如果他们境界很高了,地藏菩萨、观音菩萨等都可以休息了。 空是相对概念,并非顽空。 看中我不可能空,所谓若以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见如来者,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就末学的体解,空是放下一切贪嗔痴欲念。 你我放下了没有? 如果我们自己还没有放下,如何有批评他人的资格? 所以修行是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不是用镜子去观察他人如何如何! 密宗身心俱修,禅宗亦然。 诸佛菩萨同体异名而已。 欲了解密宗,请到末学的唐密梵音:。 至于你列举的他国现象,并不代表佛法应该如此是不是? 先清净自己的心,并开发自己的心,此心蕴涵一切真如智慧、光明功德,也就是大菩提心。 路见不平一声吼,你也要具备该出手时就出手的真实功德能力。 光喊口号如果可以清净、愤世嫉俗如果可以清净,那你现在是不是已经大自在了? !学佛是摄取三藏智慧,不断身体力行的苦行! 纸上谈兵、是非、竞争都是修行的障碍。 (顾问团:真圆法师作答) 发布时间:2025-04-26 12:28:27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11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