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23 内容:   民国陈贞女陈贞女,法名圣性,是扬州甘泉陈仲龄的二女儿。 与她妹妹,都是从小吃素。 到了成年,父亲亡故,母亲要为她择聘夫婿,贞女就痛哭流涕,发誓撤下耳环养母亲,到老不嫁人。 妹妹把出家焚修作为愿,贞女把居家侍奉作为志啊。 母亲知道她的志气不可改变,就任随她了。 母亲有洁净癖,凡是丫环仆人的使用,都不如意。 只有贞女,那烹纫梳洗,能体察母亲的心,力役服劳,不容旁人代替。 闲暇就念经礼佛,每天没有虚过。 纵然是佳节盛会,从不去游览观望,尽心孝养,努力修净业,就是如此。 后来归依三宝,受菩萨优婆夷戒。 直到母亲去世,伤痛到极致。 此后,依靠弟弟住,修持更严谨。 晚年,她姐姐的儿子张绍春,迎接去他家,欢喜她信佛,志道相同,于是不再回来。 过了一年多,自知在世间不久了,就到她妹妹的尼庵,期望正念往生。 不久,示现微病,催促张绍春与三弟来,让他们请具德僧人,为她剃发作比丘尼,并为她说戒,又吩咐死后必须火化。 张绍春答应,于是沐浴后穿上法服,端坐念佛。 比丘尼们以及亲属,共同念佛相助。 然后气绝,大众仍然念佛二小时,面相光华,远远胜过活着的时候。 当时是民国十年,十二月十七日丑时,享年六十三岁。 虽然临终成为比丘尼,因为没有几天,并且要显示她一生守贞尽孝的贞心,所以仍然用贞女称呼她了。 (《印光文钞》)  民国黄氏黄氏,是广东东莞人,嫁给卢姓,侨居南洋吉隆坡。 民国戊午年,皈依三宝,法名圆銡。 早晚念阿弥陀佛,每天有固定功课,初一十五圣诞日更加虔诚。 辛酉年中秋后,有微病,很久不好。 到了壬戌年正月二十七日晚,自己起来礼佛绕拜,说“四大金刚在这里侍候,说是奉佛命来接我往生,期望这月去”,催促眷属“烧香汤来,我要沐浴”。 等到亲眷聚齐时,就指示身后事,条理井然。 梳洗完毕,自己换寿装,精神焕发,拈香礼佛很诚恳。 人们问:“四大金刚还在吗? ”答:“现在就在神厅某处站立。 ”又向一女居士,请念大悲咒水给她喝。 喝完后,又请大众代她致意皈依师,说:“我已往生,很自在安乐,请不要忧虑。 ”再向每个人问讯告辞。 说完,就坐下,合掌念佛十多声,又开眼合掌大笑,向众人道:“你们日夜辛苦,我现今自在去了。 ”于是端坐往生了。 (《近代往生传》)  民国萧俞氏萧俞氏,是湘人,嫁给江西吉安南溪村的萧姓。 从小吃素念佛,青年丧失配偶,守寡抚育孤儿,修持更尽力。 年纪到了古稀,而精神更健康,耳目聪明。 民国十一年,正月二十五日夜,梦见到了一大殿,百宝庄严,万人瞻仰,座上有金身大佛。 俞氏近前礼拜,佛对她说“你应当在二月一日往生西方净土,今天可以暂时回去,劝众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因果分明,丝毫不差”等语。 醒来后,就遍告家人,并嘱咐从明天起,全家都要同心斋戒念佛,助她往生西方净土。 又召唤她的三个女儿回来。 从此念佛持咒,日夜不断。 到了二月初一日夜,持诵的声音更急。 夜半时,敛衣端坐,声音渐渐微弱。 忽然环视家人,一笑就往生了。 直到大殓,肢体柔软,面色如生。 (《近代往生传》)  民国徐夫人徐夫人,是浙江黄岩徐上麟的女儿,同县张子远的妻子。 虽然家里充满做官的儿孙很多,政绩声望卓著,人们都羡慕。 而夫人不觉得欢喜,常谆谆把“作官须要造福,持家须要惜福”的话告诫她的子孙。 一生没有别的爱好,只是吃长素念佛,戒杀放生,以及勤俭操作,怜恤贫困,礼佛诵经。 到了临终时,预先把某日要往生告戒家人。 到了那天,就设香案在院中,向西方礼拜,说“佛来接引”,然后盘坐往生了。 当时是民国十一年,二月十三日,享年七十四岁。 (《近代往生传》)  民国冯宜人冯宜人,法名妙和,是包培斋居士的妻子。 性情喜乐寂静,讨厌喧闹。 二十一岁嫁给包居士,事奉公婆孝顺有名。 曾经在梦中看到别人杀猪,先被杀的是猪,接着被杀的是一妇人,旁边有一老太妇人脱去衣服首饰。 宜人呵斥说:“怎么把人当猪? ”老太说:“我匀见到的是人,屠夫见到的却是猪啊。 ”醒来后邻家正在杀二头猪,如她梦见的一样,恍然说:“人与猪,一转换间罢了。 ”于是发誓不吃猪肉。 平学总是喜欢蔬食,持杀戒,办妇女放生会。 后来包居士蔬食信奉佛,宜人就继续吃素了。 京城附近闹水灾,更办妇女制衣会,仁民爱物,天性自然啊。 民国戊午年秋天,随从微军和尚受三皈,并且持八关戒斋。 从此专念阿弥陀佛,发愿往生西方净土。 有空就写经持咒,勇猛精进,早晚不闲着。 曾经在礼佛时,见佛像渐渐高大,观世音菩萨像,闪烁好像有光。 先后目睹,瑞相感应不只一次。 壬戌年春天,生病了,到了闰五月,包居士又请全朗和尚,给他家授五戒。 宜人受戒时,冥想十方圣众,围绕道场,身心舒爽。 对别人说:“受戒已完毕,可以走了。 ”又对居士说:“我死后,要用桐棺布衣入敛。 ”从此,病越来越重,包居士为她请僧众助念佛号,宜人一心倾听,怡然说好。 临终前二天,自己起身沐浴。 舍报时,向着西方注目端视,好像看见什么。 手结弥陀印,平静往生了。 过了九时左右,全身冰凉,头顶还是暖的,手脚柔软,面貌如生。 当时是民国十一年六月,享年五十一岁。 (《近代往生传》)  民国李母李母周夫人,是巴东李质夫的妻子,云岩的母亲。 素来性情善良,略知书理,平时善谈因果。 光绪乙巳年间,就吃长素,每天持诵《救苦经》。 她的儿子用世俗的孝,极力劝谏开斋,李母没有听从。 又有外道劝她入门,也拒绝了。 民国十一年五月,有沈荫周居士,同她的儿子云岩,受宜昌定慈居士的教导,在野三关创立佛教会。 李母听了,欣然乐从,就皈依三宝。 不久,生病了,就趁着养病的空闲,每天持念佛名不懈怠。 直到后来气力已衰,声音难成句子,仍然默念,有两个多月,没有间断。 到了七月初四,忽然对儿子们说:“刚才见到一人像僧人,执幡立在面前,却没有说话。 ”第二天黎明时,又对家人说:“今天我必定走了,你们可要善侍。 ”她的儿子云岩,知道母亲要往生,于是请荫周去。 刚走到住宅附近,就听到哭泣声,急忙去询问,说要告终。 荫周就要求妇孺不要哭,共同念佛号。 过了一会儿,李母忽然睁眼相向,并一同称念佛号十多声,安详往生了。 过了三天安葬,当晚李质夫就寝,合眼没有睡着,见周夫人立在面前,说:“我已快乐,您不用担心。 只须要善教云岩等儿子们念佛,各儿媳要体会我的心意,皈依佛法,这是最重要的嘱咐。 ”(《近代往生传》)民国徐母徐母杨太夫人,法名贤证,是安徽石埭徐平轩居士的母亲。 生性和蔼,乐善好施。 从小崇信佛法,晚年行持更虔诚,受优婆夷戒,长素念佛。 曾经同她的邻居张夫人,设佛堂,定课念佛。 有一天见佛像旁有一蓝衣菩萨,以为是张夫人增请的圣像。 后来几天,再看没有了,询问张夫人,说没有这回事。 又曾经见佛像喜悦含笑,近看却没有,于是怀疑自己眼根昏花,有见识的人说是念佛感应的瑞像啊。 民国十年秋天,皖地闹水旱奇灾,用佛法慈悲之道,勉力她儿子平轩,接受省长委托,出面办理振灾事务,救济受灾百姓,又将私蓄的财产倾囊资助。 十一年,她儿子迎养她到皖垣,当时年岁已高,精神很弱,亲戚中有劝她开斋吃荤的,她就说:“宁持戒而死,决不犯戒而生。 ”十二年正月,病势转重,寒热交替发作,仍然念佛不断。 二月二十一日,叫人请僧人来寓所念佛,助她往生,并询问何时可以去西方。 她儿子回答后天的斋日,徐母微笑点头。 经历几个小时,就说:“我已见到释迦牟尼文佛,以及先前见过的蓝衣菩萨,为什么却没见阿弥陀佛? ”她儿子说:“时间还没有到,时间到了自然见到了。 ”于是迎请僧人到床前念佛,徐母也随声同念。 二十三日巳时,又请僧入房念佛。 平轩请接引佛到床前,对她说:“佛来了。 ”徐母见佛欢喜,就高声念佛,数声后,声音渐渐低微。 又稍微弯屈智愿二指,结离怖畏如来手印,含笑往生了。 三天后入殓,面貌光彩如生前,头顶还是微温,四肢柔软。 当时苏纬之,听到讣告,从西边来悼唁,沿途闻到檀香气,直到门前,香气更强烈。 (《近代往生传》) 发布时间:2025-05-03 09:59:40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110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