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雪漠:根本上师是点燃你心灯的人 内容: 雪漠:根本上师是点燃你心灯的人根本上师是点燃你心灯的人 ◎陈亦新:什么是根本上师? 如果是师兄让你开悟了,那也是根本上师吗? ●雪漠:实际上,在你的一生中,能让你的开悟的就只有一个人,他是最主要的上师。 在见道的基础上,才谈得到修道、无修道,才能成就。 即使这个人是你的师兄,本质上来说他仍是你的根本上师,他比你的生命还要重要。 不论你遇到什么情况,都要明白,你的所有因缘都是为了能寻找到自己的根本上师。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目的,就是要去找根本上师。 密宗非常强调师承,根本上师必须是证悟了空性的人。 只有证悟的人才会为你开示心性,才能让你开悟。 福报不够的人,或是没有修到某一层次的人,善知识是不会为他开示心性的。 在古印度,随便为人开示心性是要被杀头的。 在密宗里,把为机缘不成熟的人开示心性认为是犯根本戒,这是一条非常严格的戒律。 同样,如果不给机缘成熟的人开示心性也是犯戒的。 这个机缘就是福慧、福德资粮。 我们在开悟之前修的,就是这种福德。 我们的供养也是为了增加资粮。 因为你的心的成熟程度,就会在供养上体现出来。 你如果把上师看成个要饭的,就会给他一个铜板;如果你把上师看成是一个寻常的善知识,你就会多供养一点;如果你认为他是你生命的全部时,你就会把生命都供养给他。 供养代表的是你对上师的虔信程度。 成就上师本来不一定需要你供养的这些东西,他在乎的,其实是你的态度,因为你的信心是通过行为来体现的,供养就是行为之一。 修行修行,一定要有行为。 修行的“行”就是行为。 有什么样的心,就有什么样的行为,行为就会体现出一个人的内心和修行层次。 我常说,资粮就是信心,它有三种:第一,对上师的信心,就是认为上师是佛。 如果没有这种信心,你根本就无法证悟。 所以,上师就是佛,佛就是上师。 这是第一种信心,也是最重要的信心。 第二,对教法的信心。 必须坚信这个教法是非常清净的,坚信修这个教法就能达到究竟。 比如,净土宗的信仰者们就认为念佛是最好的法,他们不会去向往一些别的教法;香巴噶举提倡“一师一法一本尊”,这一点也非常重要。 要是有人得到妙法还去到处求法,这肯定是没有信心的表现。 除非是他像琼波浪觉那样,担负着大愿——要把印度的智慧之火引到藏地来,或者像宗喀巴大师那样为了拯救已经颓废的藏传佛教,才综合地学习各个教派的精华,然后创立格鲁派。 如果没有这种愿力,你就应该好好地修一种法,能得到金刚法当然更好。 只要对机,修什么法都可以解脱的。 还有一种说法,如果这辈子你没有开悟的机缘,那么给你传承下面这四种内容的就是你的根本上师:灌顶、传承、教法、窍诀。 所以说,单纯为你灌顶的人并不是根本上师。 有时候,你的根本上师也可能是教外的另一个善知识,无论他是不是在教内,他都比你的生命重要。 --选自《光明大手印:实修心髓》 发布时间:2025-05-08 11:28:33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110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