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行脚僧入寺的规矩 内容: 行脚僧入寺的规矩行脚僧游方到寺暂住,称为挂单。 单,指寺院僧堂东西两序所录的寺中僧众名单,平时寺中僧人的衣钵就挂在名单下的钩子上,行脚僧入寺,要在东西两序墙壁上贴上名字,并把衣钵挂上,这就叫挂单。 挂单也称为挂搭、挂锡。 搭亦指衣钵,锡指行脚僧随身携带的锡杖。 一般行脚僧入寺暂住,也要把锡杖挂在名单之下,《祖庭事苑》卷八曾说:西域比丘,行必挂钩,有二十五威仪。 凡至室中,不得著地,必挂于壁牙上,今僧所至住处,故云挂锡。 但后来寺院的挂单,已渐渐失去原来的挂衣钵之意,而仅有入寺暂住之意了。 凡是受过具足戒的比丘,都可以以行脚僧的身份,到其他寺院挂单。 但一年十二个月中,并不是所有的时间都可以挂单,每年从正月十五日(冬安居结束)至四月十五日(夏安居开始)、七月十五日(夏安居结束)至十月十五日(冬安居开始)的这六个月,是云游求学期。 只有在这六个月里,比丘才可以离开自己原住的寺院,遍访他寺,寻师参道,各个寺院也只有在这六个月里才接待前来挂单的行脚僧。 行脚僧入寺挂单,按照古时清规,要先到接待处与负责接待的职事僧相见,再去僧堂挂单,后谒见寺中住持。 元代以后,则改为先去供行脚僧住宿的旦过寮(客房),从众多行脚僧中,推举一位熟悉寺中清规的僧人为参头,将大家引至客司(即接待处),与客司的职事僧--知客相见。 行脚僧被引至客司,应先站立问口右侧,随著参头一声暂到相看的禀报,知客即将行脚僧迎进屋内,行脚僧当十分谦恭地拜见知客,知客揖首后燃起香,递上茶汤点心,询问来历。 问毕,行脚僧才可起身施礼谢茶,并随知客回旦过寮。 知客将行脚僧姓名籍贯等写成单票送交住持。 行脚僧欲正式挂单,很重要的一步是要礼拜寺中住持。 礼拜之前,须先通过侍者禀报,如获依允,才可礼拜。 寺中住持与行脚僧的相见,称为大相看,这是因为佛门讲求清净,没有平常数见之礼,故要待各地行脚僧来的多了,才一起相见。 待拜见之后,行脚僧可向住持提出挂单的请求。 挂单的请求,一般应在参头率众人见过住持,住持送出众人两三步后,再由参头率众人回身,走向住持近前禀告道:某等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以闻道风,特来依附,伏望慈悲收录。 禀告之后不等住持应允,即抢先施礼一拜道:谢和尚挂单。 待住持真正应允,还要施礼再拜,向住持乞求帖子,所谓帖子,实际就是挂单的单。 帖子的款式大致是这样的:奉方丈慈旨,挂单一僧,府县人氏。 曾师为徒,受过戒,今月日至本寺。 报只要有此帖,行脚僧就可到寺中管理部门,正式办理挂单手续,准备参加挂单归堂仪式。 寺院中挂单仪式又分为大挂单与小挂单两种。 小挂单指仅在寺中留宿半月的内即行的。 若准备留宿半月以上或更长的时间,则称为大挂单。 小挂单的归堂仪式,在寺院中管理部门得到住持批准的帖子之后举行。 先由行脚僧将帖子送给侍者,说明适奉方丈慈旨,令就上寮附名,再由侍者根据此帖向堂司(掌管禅堂的部门发榜,堂司得到报榜,即令寺中杂役请行脚僧至禅堂用茶。 请茶时,行脚僧应携带度牒或戒牒,作为对自己身份的证明。 用过茶后,参头随之把众人的度牒或戒牒一一收上递与维那,请维那辨别真伪,众人则再施一礼,然后参头送维那步出堂外。 这时,随著堂司内传出击小板的三声鸣响,寮主便由客房中走出迎接新挂单的行脚僧,彼此互道寒喧。 新挂单的行脚僧与寮主问讯后,还要去东西两序问讯。 其礼仪与见知客、见寮全大同小异。 待把东西两序应酬完了,行脚僧应再次手拈燃香诣见方丈,这样、才算正式挂单了。 行脚僧在挂单时,应遵守所挂单之寺的各种清规,包括共住规约、禅堂规约等,一般至少要住上半月,才可另游他寺,过期半月不走的,还要重新进行挂单。 发布时间:2025-05-12 10:58:08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110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