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法界法师:《金刚经》释义 第十九品、法界通化分 内容: 《金刚经》释义——第十九品、法界通化分须菩提。 于意云何。 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 以用布施。 是人以是因缘。 得福多不。 如是。 世尊。 此人以是因缘。 得福甚多。 须菩提。 若福德有实。 如来不说得福德多。 以福德无故。 如来说得福德多。 法界通化。 法界是遍虚空的,遍虚空的才能叫法界,不能说一个中国就叫法界。 整个虚空叫法界。 法界可以化为十方国土,十方佛国合成一个法界,合成一个虚空,通化就是通达无碍。 这是从字面上讲叫法界通化。 从我们的心性来讲,我们的心为法界,通化无碍的时候,是因为我们三心不可得了。 只有我们三心不可得的时候,才能叫法界通化。 看经一定要把前后的话接应上。 【须菩提。 于意云何。 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 以用布施。 是人以是因缘。 得福多不。】释迦佛又开始问须菩提,你是怎样认为的呢? 假如有人用满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多的七宝来布施,用七宝布满那么多的世界,以这个人这种布施的因缘,你看他得的福报多不多? 【如是。 世尊。 此人以是因缘。 得福甚多。】就是非常多的,世尊啊。 如果这个人真的是用布满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多的地方的七宝来布施,他得福是非常多、非常大的。 【须菩提啊。 若福德有实。 如来不说得福德多。 以福德无故。 如来说得福德多。】这里佛是打破有相、有住的心态,转为无相、无住的心态。 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啊,如果把福德当成实实在在的话,这样去布施是有为布施、有求布施,是住相布施,是有限量的,是生灭的,我如来就不说得的福德多了。 因为不是三轮体空,所以这样的布施的福报就大大的打折扣了。 用一颗无所求、无所住的心,和求福德没有关系的心态来布施,这样我才说得的福德多呀。 就是用清净圆满的心性去布施的时候,功德是无边无际的、是无量的。 正因为是无相之心,所以说福德是无量无边的,是和宇宙同存的。 发布时间:2025-05-24 12:25:26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11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