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明奘法师:自性般若 本自具足 内容: 自性般若 本自具足“复云:‘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是人本自有之。 ’”这句话和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成道说的“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有什么区别呢? 文字有差别,但是意趣没有两样。 我们每个人本有的觉悟之心、智慧之心、觉悟之智、圆满的菩提,谁也不欠缺什么,在圣不增,在凡不减。 “只缘心迷,不能自悟。 ”不是菩提隔我们,不是佛远离了我们,而是我们自己心迷,不能自悟。 那么,迷了怎么办? “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 ”就是需要有一个好的老师告诉指导我们明心见性之法。 “善知识,世人终日口念般若。 ”般若有几个层次: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 “口念般若”,是停留在文字般若的层面上。 如果能起到观照,闻思对应自己的日常生活,对照自己的身口意三业的行为,这就是“观照般若”。 如果能够达到“实相般若”,才是真正的般若,才能解决我们的生死问题。 “不识自性般若”“口念般若”不是“自性般若”。 “般若”不是外在的,是我们自性的,不是佛给的,不是菩萨加持的,也不是求来的,在我们每个人的自性中原本具足,原没有生灭,原没有动摇,原能够具足一切法、生一切法。 发布时间:2025-06-11 14:35:07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111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