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明奘法师:奘师在紫泉心智的讲座 内容: 奘师在紫泉心智的讲座 2008. 11. 9奘师:这样吧,你们有什么问题先来问我。 先排疑,好不好? 有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 我记得三年前到中山大学办讲座,给他们办了7天的冬令营。 我只请了一位老师,其它的活动,全是我自己,带了几名义工。 结果,这七天,我从来没有主动的开过口。 全是逼着我讲,把我摁到座位上。 问了,我就有的说;不问,我就傻乎乎地坐着,到后来简直没有我停下来的机会。 越问,说得越多。 学员:佛法的真谛是什么? 奘师(双手拍了一下):这叫什么? 学员:我认为是“鼓掌”,不知道您叫它什么? 奘师(又拍了一下):这又叫什么? 学员:不知道您这叫什么。 奘师:两次不知道是什么。 所以,佛法无形相,佛无实质,佛只是个概念。 但这种概念是源自于对根本法则的把握和认知。 你叫它什么,想安立什么样的一个名字都对。 但这种安立一定是符合大家公认的共同游戏规则,就为所有人接纳。 如果只是独裁者用的,不行。 咱们看《贤愚经》里边的小故事:有个州官是个瘸子嘛,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结果他去视察修马路的状况,一看:“这路修得不行! 回去重修! ”回去翻工,修成个台阶,一边高一边低,他这才走得平。 如果是这样一个标准,不可能全世界通用。 佛陀,他就揭示,他不是创造,揭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实相。 任何人以他的不需要过份复杂的认知方式,认知到共同的东西,就叫做“佛法”。 你说,那不是掌,那叫做“鼓掌”,也就是认知模式有不同。 所以,既然是不同,一定不能普及。 而佛法,只针对每一颗心的躁动。 这颗心平静了,那就是佛法。 这颗心已经平静了,就不需要佛法了。 所以,“我所说法,如筏喻者。 ”过了河,就要弃筏。 “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执著于“非法”,是错;执著于“法”,还是错。 所以,“法”与“非法”,皆得(děi)舍去。 法一定是至简至易。 明白就是明白,不明白就是不明白。 窗户纸捅破了,就是透亮。 佛法就是当下明白,当下解决你的烦恼。 不明白,你学了一千学了一万,没有用。 学员:您一直在推广“生活禅”。 我没有机会上您的禅修课,想请问,“生活禅”怎么去做? 奘师:让理智取代信仰,让自我的提炼和提升取代盲目的祈祷和呼唤。 就这么简单。 所以,佛陀说,不要相信权威,不要相信经典,不要相信神圣,也不要相信传统。 相信你内心的体验。 我所说的,在你的内心、在你身心层面上实践是对的,你就接受。 你体验的不对,你可以完全放弃。 很简单,人生佛教、人间佛教、生活禅、现代禅、安详禅,不管你叫什么名字,就这一个东西。 并且佛法,一定是为众生而安立的,不是为佛教徒安立的。 佛法所揭示的修行方法,不是为佛陀和菩萨而安立的,而是为那些烦恼的人而安立的。 这个根本不能变。 所以打了很多的格格框框,只有某种程度才能进某个格,只有某个人才能做到某个位,这不是佛法,这一定是宗教。 佛法之所以能从已经传了400年的婆罗门教中间站起来,就是铲除了所有的差异,他创导了平等。 人一旦出生了,天生固定的不平等,在佛法这里完全不成立。 人不是因为信仰,不是因为出生决定了高贵与卑贱,人是因为他的作为决定了他的高贵与卑贱。 一只蚂蚁,去救了千万个蚂蚁,它就是高尚的蚂蚁;一个人,他做了卑贱的事,哪怕出身高贵,他也是个卑贱的生命。 这就是佛法。 很简单。 任何人一听就明白。 佛教之所以在印度消亡,就是宗教里的一些恶习。 婆罗门教里,佛陀当年所反对的那些恶习,佛教都把它拉回来了。 巫术、咒语,祭祀,方方面面很完整的,用不着佛法。 所以,佛法的生存空间完全没有。 所以,伊斯兰教的入侵,不是佛教在印度消亡的根本原因,只是个助缘、条件而已。 所以,人生佛教、人间佛教,最关键还是人心。 所有人都贴上个菩萨的标签,贴上金,走出去,那有什么用? 社会不会因此而净化。 但是,如果每一个人能够明白一点,这颗心平静了,能够自我化解烦恼了,也许所有人都打着“我是混蛋,我是王八”的标签,但这世界一定是个“极乐的王八世界”,就这么简单。 学员:那怎么能做到呢? 奘师:“八十老翁行不来。 ”对吧? 你认为每天早晨一次,晚上一次。 早请示晚汇报,那样是修行,是一种歪曲。 因为你这些东西是在祈祷。 是把自己交给一个力量超过我的神灵。 但是。 佛告诉你,“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是要平常心,天天这样做。 所以,贯彻始终的是对生命的尊重,不杀生;是对生命所依赖的物质条件的尊重,不偷盗;对生命存在的婚姻关系,性关系的稳定保持尊重;不欺骗人,拒绝麻醉品。 这才是贯彻从生到死,必须这样做。 学员:就按着这“五戒”做? 奘师:对! 所以,你们在家人守好这“五戒”,绝对不过时。 不但今天不过时,再过几千年,只要地球上有人类,它就永远不过时。 所有人奉行一条戒:尊重生命的权利,不故意去伤害任何生命。 想想看,全世界军备的钱,可以建多少个汶川? 重建多少个大地震后被毁灭的城市家园? 只要老百姓每个人都做到不杀生,这个世界肯定太平了。 学员:不杀生包括蚊子、苍蝇? 奘师:不故意伤害任何生命。 但是,宗教的说法,不是啊! 宗教的说法:“天生万物以养人。 ”都是可以让人吃让人杀让人宰的。 人一年吃不了三斤猪肉,结果要杀三千头猪。 这就是人的问题。 自以为高明,但是实际上很幼稚。 学员:那我有时上饭店,其实我也没杀,但是,这些肉……? 奘师:杀和吃完全两回事。 你别又把它混淆在一起了。 学员:吃不是助杀吗? 奘师:那把你搁在一个没有菜的地方,只能吃牛羊肉,你怎么办? 佛陀是极高明而道中庸。 他绝对不走任何违背社会过份极端的教团生活方式。 所以,你看,佛陀所制的戒法全是中庸。 学员:那按着您的说法,守好五戒就能解脱了? 奘师:那不可以。 五戒仅仅是基础。 建大楼先要有地基。 你没有任何地基,建什么楼都是空的。 你没有任何地基,上来就修这个修那个,超越等级,你不是那种根性,必须有基础。 那对出家人就增加了,不只是这五戒。 但是,跟任何一个当时的生活环境相符合,以这五条为基础。 学员:那“不杀生”,不是说“万物都有生命”吗? 奘师:佛教对生命的界定,叫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色受想行识。 色蕴就是看得见的。 比如,这玻璃,色蕴有没有? 凡是被人能感知的,眼对的,肉眼看的,不是天眼看的,不是显微镜下看的。 这里的细菌咱们肉眼看不到。 然后,受蕴。 玻璃感觉“我热”呢? 还是我感觉这玻璃杯的热水热呢? 受,感受的受,对吧? 抚摸、温暖的。 想蕴:你的记忆、逻辑、想象、判断。 识蕴,分别。 认识的识。 还有行蕴,心里的作为。 受想行识,这四蕴是纯粹精神的。 那么,你说的“万事万物”,佛教不承认“万物有灵论”。 只有“色受想行识”五蕴皆有的,才是要尊重的生命。 但是,这个只有色蕴,有什么用呢? 像这些茶叶,当你摘它的时候,它会冒出嫩浆,是吧? 它有受蕴,但是没有想蕴。 它有痛苦,但是没有记忆。 也有一些,像含羞草、向日葵啊,像南美洲的食人草,它是有受蕴、也有行蕴,但是它没有识蕴和想蕴。 因此,它不会把这种痛苦再传送下去。 彼此的因果链当下就斩断了。 所以,尊重生命权利是专门指“色受想行识”。 因此《心经》里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也就是“五蕴皆空”. 学员:咱们中国有佛教、道教,还有儒家,那和基督教最本质的区别在哪里? 奘师:本质的区别。 儒释道三家,都是讲”心性”。 那基督教讲,信者得救。 我们每个人是有“原罪”的。 你唯一要干的事,就是等待那个审判者的赏赐。 所以,宗教就是让你趴下去。 但儒家讲,人人皆可成尧舜,让你站起来,对不对? 立功立德立言立行。 道家讲,我命在我不在天,让你站起来。 那佛家讲,“踏着毗卢顶上行。 ”“丈夫自有冲天志,不向如来行处行。 ”全是让你站起来。 站起来的根本,是心性。 也就是你生命的根本,绝对不是“八大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消化系统……,它不是,只是生命的机能器官而已。 真正的是决定你的精神,心才是根本。 所以,这是儒释道跟基督教最大的不同。 基督教,你的一切都是被上帝创造的。 你只有让上帝高兴,上帝不高兴,哪天搞个末日提前审判。 只要你不信,都被打入地狱。 这就有一个问题,摆在这儿:我一生行善积德,结果仅仅不信那个老大,我死后是在地狱还是在天堂? 那如果说,我仅仅因为不信他,死后就一定被打入地狱的话,也就是说,我这一生只要盲目的取悦于他,就够了。 这就是迷信,宗教,带给人类的灾难。 当这样的事情一发生,人类一定是陷入最黑暗的时代。 所以整个西方,神权统治世俗政权的时候,西方的黑暗。 多神教、一神教、泛神教。 那中国的道教,算是“多神教”。 儒家呢,算是“无神教”。 佛家呢,也算是“无神教”。 佛家承认有众多的生命形态,所括神、六道(天、修罗、地狱、饿鬼、畜生、人。 )。 但是任何一道都在缘起轮回之中,没有谁决定谁,大家共同决定这一世界。 当时佛陀刚一证道,那个大梵天王,相当于西方的上帝,跑来跟佛陀说:“这是我的天下。 你得赶紧走,滚蛋! ”佛陀说:“既然说这是你的天下。 那我想明天太阳从西方出来,东边落下,行不行啊? ”大梵天王说:“我做不到。 ”“既然做不到,你说这天下是你创造的? ”这个天王也受不了了。 安静了几天。 又跑来:“世尊你赶紧走吧,滚蛋! 这个世界是我的。 ”他们都有天眼嘛,于是佛陀说:“你的? 好吧。 那个杀生杀父母无恶不作,那你直接带他上天堂。 ”“那不可能,他作恶多端,一定死后下地狱的。 ”那佛陀跟着就来一句:“那是因为他的作为上天堂,还是因为信你而上天堂? ”“当然是他的作为。 ”“既然是因为他的作为。 那你根本不是这个世界的创造者,你也不是决定者。 ”所以,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伊斯兰教、一神教,这五个教基本上都是脱胎于犹太教。 一神教共同的问题是在于:信者得救,救世说,人都是有原罪的。 婆罗门教、耆那教、佛教、道教,不大承认原罪。 业力,作业的业。 你作恶有恶业的累积,作善有善业的累积。 没有谁在决定,只有你自己是唯一的上帝,自己是唯一的主宰,自己是唯一的真神。 学员:既然生命是平等的。 那如果说我们在山中遇见一只老虎。 是等待被老虎吃掉咬伤,还是把老虎赶跑、打死,保护自己? 奘师:佛教把生命,单纯不提其它动物,只是把人,作为修行,分了几个阶次:第一,就是普通人。 当你所说的这种境况发生的时候,无论是刀叉、棍棒,还是现代手枪,普通人一定是保护我杀它。 那作为五戒的在家居士,家有老母妻儿。 让老虎吃了,喂饱它了,但一家十数口人没人养活,都得饿死,这个时候,你说是杀它还是不杀它? 这是“五戒行者”。 再者,出家了,受沙弥十戒的人,叫“洞达因果的变化”。 发现,这个老虎,我确确实实过去前三生、或者前八生或者前八千生,我欠它的(命),给它吃了,了结了。 分三类。 你要怎么选择? 所以,主动权还在你。 这就是,你要建立在高度的认知上。 你已经很清晰:在这个老虎的前生,你给他打工,偷了他的东西,欠了他的,明白了马上让它吃,吃完了再投胎就是了。 很简单。 那还有一类:菩萨。 菩萨精神是什么精神? 好比你送鸡毛信,这一下子一个军队全拯救了。 这时候,宁可把老虎打死,也要把鸡毛信送到。 再回来,找另外的老虎崽子,让它把你给吃了。 这就是菩萨。 他是从更大义这方面上来决定。 救一个军队,多少人? 你被它吃了,这一个军队却死了。 你明明能救这么多的军人,你没救,却执著于狭隘的不杀生戒。 这是犯“大杀生戒”。 所以,佛教的任何一个戒律,作、止、任、灭。 这件善事你不做,是有问题的;这件恶事你做了,是有问题的。 所以,绝对不是狭隘的,而是智慧的、圆融的,该做就做,该行则行,当止必止。 所以,有菩萨戒、有声闻戒、有在家的五戒。 当然,要是到了佛的境界,就不存在这种问题。 一看:老虎,你过来吧! 乖乖的趴在这儿当坐骑了,被训练成“马”了! 学员:看起来,人类会面临很多取舍、选择,最终能够走出来还是自己? 奘师:对! 所以,这个世界,没有神仙皇帝,要解放全人类,全靠我们自己。 所以,佛法和禅宗,他的教育方法,一定会在接下来的整个世界人类生活中焕发更大的生机。 因为他符合现代“自我省觉”的潮流。 一切的权威都不盲目接受,有一个重新筛选反思过程。 所以,禅宗秉承佛陀的心法。 这个修行方法,就有力量。 学员:那佛修炼到最终,到达什么境界? 奘师:最终,就六个字:不成为,不占有。 就这六个字。 你以为成了佛了,娇妻美妾,金山银海就都来了? 任何世界的资源他不占有。 他不占有,不等于他不使用。 很多人以为,不占有就等于什么都没有,大错而特错。 所以,“天下好话佛说尽”,但是,他不占有不成为。 学员:我是说他成了佛后,最终到哪儿去了? 奘师:他哪里也不去。 你所谓的“这”、“那”,是你虚妄的分别。 我现在把你几拳打晕了,你告诉我,东西南北在哪儿? 你要是能告诉我,那算你有境界。 因你的虚妄分别而有方向,而有过去、现在、未来,而有东西南北、上下左右的差异;你没有分别了,东即是西,南即是北。 学员:在中国,因为前些年的信仰危机,导致了有相当一部分人信仰基督教。 那您觉得,它能在中国取代佛教吗? 奘师:在中国,特别简单。 所有的基督教、天主教,不管天上地下,全是佛法。 你去看那些宗教的成长史:凡是被压迫的地方,它就传播得非常快。 凡是公开让它活动了,马上就没市场了。 特别简单。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放开就完了,不会取代。 但是,你越压制,它一定会越有力量。 在信仰层面上,还是“自助餐”,让大家自由选择。 自然的,哪个跟中国老百姓更合拍,腊八粥、单位、平等、宇宙、世界……,这全是脱胎于佛教术语,融于血脉脊髓之中的东西,怎么会变呢? 所以,我是建议开放,开放了,大家就自主选择,自然知道哪个适用哪个不适用。 比如说,讲究“博爱”,很简单,是因为它狭隘,才提倡博爱。 但是,你不信,绝对要下地狱,那这种博爱又在哪里呢? 一自由选择,马上就知道,这东西不适合。 学员:那基督教和佛教的区别是否在于,基督教是排他的? 而佛教是包容的? 奘师:佛教跟所有宗教最大的不同,就是他的包容性。 因为基督教、犹太教,这些“一神教”,所谓的“摩西十戒。 ”跟佛教的“人天善法”是对等的。 但是,佛教有跟所有宗教、哲学、科学不共的地方,就是他不光有人法、天乘的善法,还有出世解脱法,还有菩萨法,还有究竟成佛的法。 那三个是哲学、科学、宗教所不具备的。 所以,所有宗教都有冥想。 但是,他冥想的结果呢? 只不过是让眼、耳、鼻、舌、身、意,生命的这六个作用器官达到一种相似的平静,没有深究。 相似的平静稳定,只是人为的让你的意识心创造出来一个。 当这个意识心被压住的时候,这个平静是虚幻的、不存在的。 这是佛法跟哲学、科学和宗教截然不同的地方。 但是,也有很多相同的东西,也就是哲学、科学、宗教里边有的,佛法这里全有。 佛法里有的,哲学、科学、宗教里不一定有。 学员:那修佛是为了什么? 奘师:如果你为了什么而去修佛,那什么都修不来,只会学得越来越烦恼。 人活着有很多压力,再加上一个信仰修行的压力,更加压力,那就是压力的立方。 刚才我已说了,修行最终境界:不占有、不成为。 你不占有任何世间上已有的资源:权利、地位、名誉、感情、什么都不要,谁还能“与你为争”? 没有任何人与你为争。 不成为,你想把自己界定、描述成固定的模式,就象一个圆球一样,360℃。 你占有任何一个角度,那359℃全都失去了。 所以,不成为、不占有。 但是,不成为、不占有不等于“虚无缥渺”。 所以,“无所住”还要“生其心”,这是佛家的圆融。 因此,恩格斯、马克思,对于佛家的辩证法,佩服的五体投地。 学员:比如说,现在很多烦恼来自于努力拚搏。 那如果这样的话,我不占有、不成为,是否会失去一个生命努力的状态? 奘师:问你一个历史现实:咱们现在的北京城,是从哪里向外扩建的? 学员:从紫禁城。 奘师:紫禁城的设计者知道是谁吗? 道衍禅师,和尚。 僧一行,唐代著名天文学家,测量的子午线比西方人早了那么多年。 全世界第一本印成的佛经《金刚经》。 你说不占有、不成为,他对人类的贡献呢? 现在流行“本土的才是世界的。 ”那我们穿的衣服,这是典型的汉民族穿的服装。 你们谁在穿? 和尚在穿。 刚才我已经说了:不占有、不成为,不等于不用。 佛法要鼓励的是:善法欲。 追求人类的进步,追求生命的完善,追求世界的和平,这叫“善法欲”。 但是,追求过程中出现的杂质、沙子要把它去掉。 学员:那什么样的是沙子? 奘师:烦恼嘛! 你在追求过程中出现的烦恼,就是沙子。 因为一切烦恼,是来自于你的心。 所以,“我无一切心”,自然就“无一切烦恼”。 学员:那僧人会不会烦恼就少啊? 奘师:这可不一定。 学员:那您是怎么止息烦恼的呢? 奘师:那我烦恼来了,就跟着烦恼呗。 “朝朝共烦恼起,夜夜与烦恼眠。 ”懂不懂我这话的意思? 奘师:半个小时打坐坚持下来,有犯瞌睡的吗? 学员:就是想跑。 奘师:心里想跑还是动作想跑? 所以,刚才也是你问的,教具体的方法在生活中如何运用的,结果你想跑。 所以,为什么要问的一定是你生活中最逼迫的问题,你会珍惜得不得了。 否则,你只是当成一个理论啊,游戏啊,愉悦啊,那样,对大家都是一种浪费,对佛法更是浪费。 一定这个问题真的是你生命中过不去的那个坎,你会无比的珍惜,是吧? 这跟花多少钱没关系,跟你的身份地位没关系,生命的切肤之痛,人活着,不安。 这就是一切的佛法、哲学、宗教要解决的问题。 哪怕所有的房地产都是你的,所有的江山、财富都是你的,你拥有一切一切,你都是老大了,NO. 1了,但是你的内心不安,这才是生命亘古的恒久的问题。 活着,仅仅如此吗? 仅仅满足了这些东西就够了吗? 如果说,仅仅这些就够了,那兽有兽王,鱼有鱼王,人有人王。 人和鱼、人和兽没有任何差别。 是吧? 人,生命的终极价值在哪? 生命的终极目的在哪里? 在这个现阶段,这一期生命中,生命的目标如何定位? 如何跟恒久的生命目标衔接? ……这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这些问题不解决,最后一定会痛苦。 就是它遵从这个法则。 爬山、爬山、爬山、爬到顶了,发现你在下山。 下次再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上去了,下去了;你所追求的任何一个让你觉得快乐的那种欲望,都是得到了必然失去。 无常,变化。 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不管你承认不承认,也不管你接受不接受,它就是如此。 所以,这种“切肤之痛”,你怎么去解决? 无论唐宗宋祖、秦皇汉武,想要生命长久不息,但是该死,谁也逃不掉。 你要了权利、要了地位、要了名誉,在死亡面前,什么都没有。 乾隆皇帝搞了《二十五册》,希望他死后再能传二十五代,结果传了几代? 江山万古,万古江山,千秋大梦,大梦千秋,谁也做不到。 这就是生命的实实在在的妄想,不管你接不接受,承不承认,无常就是如此。 所以,与其被动的去应对,哭哭啼啼的去面对,不如主动的去接受它、拥抱它,然后化解它。 这就是佛法。 它一点都不消极,完全是积极的。 积极的发现问题,彻底的解决问题。 它不是麻醉问题、包装问题,而是彻底的解决问题。 所以,从生老病死的束缚中,从生命的窘迫不自由中,从生命的残缺不圆满中,彻底的自由出来。 这就是佛法。 你问我,佛法如何定位? 这就是它的定位。 你问具体的操作方法? 万千个方法都是佛法。 但是,任何一个方法,想要把所有的方法都扼杀了,只要我这一个方法,那一定是邪教。 佛法叫“八万四千法门”,有不同的根性,不同的介入渠道。 药没有高低贵贱,只要能祛病就好。 这一阶段我贪心重,那好,我的修行方法很简单,用“无常”法则指导,这也是无常,那也是无常的,那我的贪心自然就化解了,对不对? 这一阶段我嗔恨心重,容易发脾气,那我修慈悲的方法,看到什么人我都笑咪咪的;这一段我比较愚痴,想不开,那修“缘起”,因缘法。 这件事之所以成,是因为条件成熟了;这件事要败,是因为条件消失了。 这一段我心比较乱,修“数息法”、“观息法”……各种各样的方法。 所以,佛法的高度概括,就这几个。 第一个:三个字:戒定慧。 戒是什么? 对自己负责任,对他人负责任的生活方式。 这就是“戒”。 不是狭隘的“戒”,一般人理解的佛教的清规戒律完全是捆绑性的、束缚性的,错。 佛教的戒是对自己负责任。 因为对自己负责任,那么自己是大众的一份子。 假如我是一个SARS携带者,那大众都不安全。 我只有让自己不是一个病毒的携带者,也不是一个病毒的传播者。 这就是“戒”的生活。 对自己负责任,对社会、对他人负责任。 所以,跟道德无关,跟清规戒律无关,只跟你愿不愿意对自己、对他人负责任有关。 你想想看:哪个宗教有这个? 所以,确实操作性非常真实具体,绝对不盲目。 没有必要把你的生活、修行建立在另外一个你看不见、摸不着,不能证真也不能证伪的一个世界上。 它就在你的此身此心此时此地之中。 任何一个人,只要你愿意做,负责任,就从你想开始那时候,没有仪轨,没有仪式,你也不需要冲着佛像磕头,点个戒疤,吃了素,那不算;只有你做,才是真实的第一的。 唯有你做,这个戒律的生活才算对自己负责任,才算是开始。 那有了这个就够了吗? 一些道德评判者,往往是成为灾难的制造者和他人地狱的守护者。 所以,我们看那些道德的说教者、道德的评判者,往往并没有给社会大众带来安宁,带来福祉,相反带来的是压迫压榨。 甚至以道德的名义,行的全是苟且之事、卑浊之事。 为什么? 因为,他把戒本身当成目的。 要知道,所有道德只是让你生命更完善的一个阶梯。 所以,对自己的心念作主。 这就是“定”。 不管你做什么,你一定要对自己的“心”能作主。 我们活着全是习性的奴隶。 或者我好(hào)这个,或者我爱那个。 都是习性,习惯式的思维,习惯式的作法。 定,只是让你作心的主人,不是作为习性的奴隶。 所以,无论你信不信,毫不关注。 你只要能作你心的主人。 这就是“定”。 那够了吗? 一个人一坐十万年,不动。 一睁开眼,人家把他的鞋子拿走了,把他的劳力士手表拿走了,他又烦恼。 这样的“定”,十万年十亿年,也是没有用的。 所以,《法华经》说:“大通智胜佛,十劫坐道场。 佛法不现前,不得成佛道。 ”也就是你坐了十万劫,时间上的无限长,你还是在烦恼中,要怎么样? “慧”。 高度的洞见力。 你洞见到生命的实相,洞见到因果自然法则如何运行的实相,这就是唯一的目的。 也就是佛法的“戒定慧”,整个儿是导向“慧”。 所以,“佛”翻译成中文,觉者。 他不是一个虚幻的,是一个觉悟的圣贤,一个人,他不是一个神。 一个觉者,他给的指导,是每个人能做到的,这就是“佛”。 任何一个人在生命中能够过对自己负责任的生活,这就叫戒的生活;任何一个人能够对自己的心念作主的生活,就是“定”的生活;任何一个人。 对自己的生命具有高度的洞见力的生活,就是“慧”的生活。 所以,“戒定慧”,不在他方,不在他国,不在他世界,不在死后,不在生前,只在你这一阶段中就完成了。 所以,在此时,在此地,就完成这一切。 因此,人人可以做。 跟信仰无关,跟是否教徒无关,只跟你做不做有关系。 所以,这一下,使佛法、戒定慧跟宗教划了一个彻底的不等号。 只有你做了,就是;你不做,你再怎么信,佛陀不替你刷牙洗脸,不替你熄灭烦恼。 佛陀只告诉你个方法,这个方法也不是唯一的。 那么,这只是目的、手段。 那个工具在哪里? 工具也不在他方,不在他世界,不在牛头马面,不在三头六臂,只在我们任何一个个体,谁都能看得见的身体、语言、思想上。 一个人的生命,无非身体、语言、思想。 所以,我们高度简化,叫什么? “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人,办好事。 ”高度概括。 听起来俗的不得了,但实际上就这么点。 存好心,骨子里。 说好话,办好事,做好人。 戒定慧,就这么简单。 当然,你不是一个人孤立的,你有你的家庭、有你的父母、有你的邻里、有你的同学、有你的家、国、民族、地域,所以,还有你、我、他……。 佛教两个字:慈悲。 宗教建立的“博爱”,是建立在狭隘上的“博爱”。 佛法建立的“慈悲”,就是无条件的。 不管你什么肤色,不管你信什么教,不管你人是善还是恶,慈悲是无条件的。 所以,佛教的“慈悲”就是你我他,众生众生,三个人,你我他,全都包括了。 因为一切的烦恼,都源自于我和人和生命和万物发生的关系。 而如何去跟万物,跟人跟外在发生关联? 就是“慈悲”,两个字。 这些都不需要你去念经,也不需要你去磕头烧香,只要你明白。 明白了哪里都是,不明白,你一天烧十枝香,磕一万个头,只是信仰修行运动,是吧? 所以,佛法至简至易,但是也至大至难。 为什么“至简至易”呢? 明白了做了就是了。 不明白呢? 盲修瞎炼。 所以,“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找不到修行的本来这颗心,学法是没有意义的。 佛教的知识越多,增长了知识辩论的口才而已,增长了无明而已。 15日朝阳寺开始“冬安居”,我从马来西亚请来了一位南传的长老,每天就是禅修课,六个小时的共修打坐。 佛教的所有这些道理:洞见力也好,慈悲力也好,观察力也好,觉知力也好,都是要去坐,禅修。 佛陀在菩提树下,既没念经也没念咒也没磕头也没烧香。 他是坐下来向内观察自己的内心,发现我们生命的运行实相——十二因缘。 生命的原动力在哪里? 无明。 那有了这个盲动力,不能乱转呀,一定要有个载体,这个载体就是生命体:眼耳鼻舌身意,构成的这些器官。 从胚胎、裂变到成胎到出胎。 他发现了生命是这样子。 从没有生命到有生命,从有生命到如何生命开始进入迷惑,现在已经迷惑轮转了,如何再让它清醒过来? 有它逆推的方法。 要想灭无明,先灭识;要想灭识,先灭六根;要想灭六根,要灭受……一个个地灭。 正推反推,发现了灭苦之道。 所以,佛法究竟来讲,是灭苦之法。 这个灭苦之法,是要去体验的。 在人类的科学实验史上,唯有佛陀告诉我们的禅修,经得起古、现、未,所有的人类亲身实践检验。 相反,牛顿的力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量子力学,不是每个人都能明白的。 不要说,他们那么高端的哲学,就拿洗衣粉洗衣服去污的道理,也不是每个老太太能明白的,对吧? 但是佛法的禅修实验,任何人按着这个来做,得出的结论必然是一样的。 就是108种烦恼的停下来。 停下的人,可以叫圣贤可以叫佛可以叫菩萨可以叫觉者可以叫一根草可以叫干屎撅。 所以,不占有不成为。 就这么简单。 所以,这个实验是每个人都经得起的。 它具有普及性。 所以,我们不要去无限的神圣、神话、神秘化禅修。 它一点都不复杂,是跟生命息息相关的。 你们做过妈妈的,小孩子一生下来,第一口气是出气还是进气? 进气,才能把里边的东西逼出来,才哭,对吧? 那人死呢? 最后一口气是进气还是出气? 出气。 所以,一进一出之间,叫生命。 你的父母会离你先走,对不对? 你的太太、先生,会陪伴一个阶段;你的儿女,陪伴一个阶段;唯有呼吸,从生到死唯一不离不弃的朋友。 人的饮食分几类啊? 固体、液体、气体。 哪个饮食最重要? (答:气体)我们在舍本逐末,对不对? 固体的饮食,天天去争去吵去闹。 又有什么三聚氰胺、又有什么食品检疫,但是我们整天污染这空气,根本的营养没有。 所以,现在为什么那么焦燥? 为什么那么燥狂? 为什么那么多人有问题? 气体饮食被污染了。 固体的饮食,一天三餐,甚至七天一餐,都没问题。 但是,液体的饮食,三天没有会怎么样? 气体饮食,一分钟没有会怎么样? 我们都在做“舍本逐末”的事情。 所谓的“科学”,先进,文明在哪里呢? 盲目相信科学,一定会带给人类灾难;盲目的崇拜宗教,也一定会带给人类灾难。 只有,平常的看待这一切。 把这一切,佛陀、耶稣、默罕穆德,放在人本位上去看,能不能给人类带来持久的影响力,才经得起考验。 那佛陀所揭示、告诉、传授给我们的禅修的方法,是经得起任何人的考验。 不管你是黑肤色白肤色,不管你是蓝眼睛绿眼睛,结果必然一样。 108种烦恼,停下来一个你就从中解脱一个,彻底解脱了,你就是圣贤,你就是佛。 “酒香不怕巷子深。 ”佛法如此淡定丛容。 随便你怎么折腾。 到了未来世纪,真正跟人类并行的宗教,唯有佛教。 这是西方的大科学家所说的。 但是,无限地把它推到极端,包括佛教也一样。 现在,很多人有个学佛的误区,只要我学佛了,我也吃素了,我也念经了,我也磕头了,怎么出门我的车子还是给人剐坏了? 怎么我做生意,单子还是签不下来? 如果因你的信仰改变了因果法则,那我们就信仰够了,不需要发展科技生产力。 所以,足球有足球王国。 在足球王国里,马拉多纳就是曾经的英雄;小贝就是英雄,对不对? 篮球王国,姚明就是巨人;在钢琴王国、在古琴王国,在茶艺王国……各有各的王国。 那你在信仰修行王国里边,你想这一个王国取代所有王国的运行法则,可以吗? 我在这儿念经念咒,就能改变那个赛场的跑道,就能改变跳水的名次,如果那样,我就一定能坐在这儿念经,改变地震什么时候发生,什么时候不发生。 那每个人都是上帝。 这又把“上帝创造一切”彻底地颠覆了。 所以,信仰是信仰的体系,修行是修行的体系,实证的禅修是实证禅修体系,各不相关。 只有这样,才不会把佛法当成万能的灵丹妙药。 无论什么事,给你个甘露丸,就解决问题了。 所以,这些我从来不信。 没有神仙皇帝,要解放全人类,只有靠自己,这就是禅,生活禅。 一定在生活中落实的才是。 把你丢在喜马拉雅山上,才能兑现,不是。 任何人在生活中兑现,才是。 但是跟着问题就来了,那你干嘛做和尚? 因为我开心啊! 所有事情我最开心的是做和尚,所以,我就做和尚了。 如果有另外一个选择让我比做和尚还开心,我肯定选择那个去了。 可是到现在为止,做了13年多的和尚,我仍然找不到比做和尚更开心的一件事。 所以,每个人的因缘不同,每个人对生活的态度不同,所以,才有“三教九流”,对不对? 它是有一些界定的。 学员:明奘法师能讲一下您的身世吗? 奘师:(开玩笑地)身世很凄凉,遭遇很悲苦。 所以,就决定出家了。 大概人家一听就觉得,这样才应该出家,实际上大错而特错。 释迦牟尼当时长得最帅,受的教育最好。 家里的漂亮太太起码就有三个,大乘经典记载,宫中六万婇女。 他觉得没意思,不开心,做和尚最时髦,所以去做和尚了。 你看基督,出生在马槽里。 长到十几岁,没有踪影了。 十二门徒:打鱼的、捞虾的、种地的、作小生意的……那犹大出卖他才几个铜板。 他在18岁到30岁之间,这12年,他怎么长大的,他受的什么教育,完全没有记载。 所以,他的弘法人群,你看:麻疯病人,妓女……对吧? 全是穷苦破烂人群。 佛陀不一样。 出身高贵,王族;地位不一样,王子。 教育不一样,无上士,没谁超过他;长得丈六金身,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种随形好,个个人见人爱。 所以佛陀一成佛,马上佛法普及到全印度。 基督教传了四百年,被压迫、压迫、压迫,才取得正统地位。 佛陀在以婆罗门教为根本的印度,在耆那教、顺世论等新兴的思潮中间,一下子就成了,他靠的什么呢? 一个乞丐成佛了,人家说:“那乞丐,那家伙,不行! ”“哎呀,王子成佛了,了不起! ”这就是佛教。 所以,他太高明! 为什么高明呢? 菩萨决定来这个世间的时候,用什么方式来呢? 他有天眼明,宿命明,他一看,哪个地方最适合,阻力最小,他就选择这样的。 很简单,我写了一本书,找几个名不见经传的人写几个序,写几个推荐信,人家一看,不行,丢了。 我请吕建福先生写个序,人家一看:著名古琴家,这书我要翻翻,起码翻个内容大概吧。 如果我要请美国总统小布什给我写个序,那外交官都得看。 所以“佛法不坏世间相。 ”因此,佛教这些开宗立派的人,多数都是身世很高贵,经历很完整,绝对不是混不下去的,而是真正很开心的做这个,“选官不如选佛”嘛! 你看。 明代四大高僧之一憨山大师,他的妈妈逼着他读书。 他就说:读书干嘛? 读书你能考秀才。 考完秀才干嘛? 考举人。 考完举人干嘛? 考状元。 考完状元呢? 被皇帝提拔,然后从县官、七品官做起,最高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做到宰相。 然后呢? 退休。 退休之后呢? 告老。 告老还乡干嘛呢? 等死。 我学了半天,就等死? 我不要。 那有没有不这样的? 他妈妈说:那只有选佛了,超越生死。 好! 那我去选佛! 所以,优秀的人才来做和尚。 (众鼓掌)确确实实如此。 玄奘法师被印度的戒日王封为“大乘天”,印度的民族英雄。 除了哈曼奴那个猴神之外,就是玄奘法师,是印度的民族英雄。 西方人给玄奘法师的评价是:“人类的冒险史上第一人。 ”中国人评价他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玄奘法师八岁时,《法华经》72000字倒背如流。 一个人孤身冒险,对不对? 现在大家也搞“重走玄奘路”,什么冲锋枪、冲锋衣、直升机……什么都在那儿装备着,还担心这担心那的。 他老人家偷渡,偷渡史上第一人,翻译史上第一人。 1437卷,个人之力,谁能做到? 了不起吧! 周旋于多少个国王,跟高昌国王麴文泰是兄弟相称,跟唐太宗是国师相称,跟唐高宗,跟武则天,你想,这个人跟那些西域的36个国王,这个政治斡旋能力,谁有他厉害? 对吧? 所以怎么可能是混不下去做和尚,一定是混得最开心,最优秀的才做了和尚。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世间相常住,他绝对不会在这个世间搞另外一个世界安立,叫“不坏世间相”。 社会是一个高度分工的社会。 和尚作为宗教领袖,作为精神领袖,作为一个给所有人提供心灵保证的人,不可能人人去做。 只有少,才成为精英。 多了大师了,多如牛毛,雨后春笋了,谁还稀罕,到底信谁的。 所以,一个时代,最好一个大师,够了。 所以我希望,多培养几个精英、大师们,送到世界各地去。 发布时间:2025-06-12 14:37:17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111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