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印光大师:如何理解因果是治理天下和度脱众生之大权? 内容: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人每谓现生所享受苦乐吉凶者为命,岂不知乃自己前生所作善恶之果报耳。 祸福无门,唯人自召。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若人人知此道理,则天下和谐也! 佛教人修戒定慧,断贪嗔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初则断尽世间烦惑,了生脱死,超凡入圣。 次则渐渐进修,以至真穷惑尽,慧满福圆,彻证自心,成菩提道。 咸皆不出因果之外。 因果者,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之大权也。 孔子之赞周易也。 最初即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此语依表面看,是说庆殃及于子孙。 依实际论,其庆殃之归于本人者,当更大于子孙者多多也。 箕子之陈洪范也,末后方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极。 ”用,以也。 极,穷困苦荼也。 五福六极,实示前生之善恶因,及现生之善恶果也。 儒经说前因现果,现因后果。 孔子箕子此二语,最为明显。 佛经说三世因果,最为详悉。 撮要说之,则曰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人每谓现生所享受苦乐吉凶者为命,谓天所命令,不知乃自己前生所作善恶之果报耳。 天岂有厚于彼,而薄于此之命令乎? 故《感应篇》云:“祸福无门,唯人自召。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果知此理,则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兢兢业业,恐惧修省。 格除自心私欲之物,则自心本具之正知发现。 由兹罔念作狂者,咸得克念作圣矣。 此就儒教所说因果,尚有如此之大利益。 况佛教人修戒定慧,断贪嗔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初则断尽世间烦惑,了生脱死,超凡入圣。 次则渐渐进修,以至真穷惑尽,慧满福圆,彻证自心,成菩提道。 咸皆不出因果之外。 故曰,因果者,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之大权也。 (《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一第1795页因果实证序) 发布时间:2025-06-25 08:57:45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111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