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贤劫经卷第一(二) 内容: 行品第二佛言。 是喜王菩萨。 以逮得是了诸法本三昧。 解一切法无有颠倒。 诸法无动不可倾故。 所行志慕救脱五趣。 降化众魔自然为伏。 为天下人。 众生爱敬智者钦仰。 求畅诸法及与非法。 其德明慧。 犹月盛满众星中明。 在生死久众生所知。 劝化一切。 志性清净。 舍诸所受。 则为三千大千世界之所救护。 成致道地。 分别无我觉无所归。 见三难界而化导之为众生护。 逮得恭恪不以自大。 越诸阴盖。 晓了诸佛其所颁宣。 演说灭度应时之宜。 以复逮致三十二相。 有利无利若苦若乐。 有名无名叹毁之事。 以解是世所有八法悉无所著。 救诸众生慰以甘露。 显示灭度开悟一切。 去其恼热断斯挂碍。 未曾猗着迷惑六根。 入十六文字总持之门识其所至。 能颁宣斯便逮总持。 何谓十六。 一曰无。 二曰度。 三曰行。 四曰不。 五曰持。 六曰碍。 七曰作。 八曰坚。 九曰势。 十曰生。 十一曰摄。 十二曰尽。 十三曰盖。 十四曰已。 十五曰住。 十六曰烧。 是十六事文字之教。 若解行是十六文字之教。 逮得无量总持门地。 解一切法而得自在。 择求一切众生慧意。 消众尘劳悉宣佛道。 受大势力畅达真法。 度脱黎庶开化导利。 其音和雅犹如哀鸾。 逮得普住平等之地。 为师子吼致妙巍巍。 忍度无极具足大哀。 越魔境界。 备通哀音至真之声。 去自大得忍辱。 了深奥义禅定无非。 所至到处宣无上法。 摄取一切众要经典力势难及。 分别一切诸法道门。 知众生行之所归趣。 识念无数所更历劫。 常持诸法灭一切病。 净除结网逮断狐疑。 速成正觉咨嗟光显。 普入一切诸法圣慧。 能以方便擿去恼热。 讲说诸法己身奉行。 服甘露食裂众犹豫。 舍所居土显无盖哀以覆众生。 念于宿命所更生处。 志泥洹德晓众愚騃。 诸行所趣获至尊慧。 摄一切想建立诸住。 不失道地超若干变。 达诸言声而却一切。 结解所在周满佛土。 远离五阴而不自大。 疾了言辞。 用是之故便降伏魔。 弃诸外学见不可计。 十方国土现在诸佛。 闻所说法受持不忘。 如其所愿得是三昧而自娱乐。 若有菩萨得是三昧。 则当谓之逮一切智。 所以者何。 以致此定。 发意之顷。 一生补处成最正觉。 从一本起二。 二至三。 三至四。 从其发意辄得佛道。 所以者何。 又斯定者则一切智。 尔时世尊。 说此颂曰:无量无训漏 而无有等伦所出无所归 以脱诸所趣降化无所著 殊胜兴无限执持斯景摸 十方之妙行弃诤以娱乐 心患众垢尘人中上喜真 言辞甚流利胜遵无著勋 捐舍所生冥总持是法曰 建立在十方晓了过解说 劝乐度彼岸天人所重敬 所施济第一诸行度无极 勇猛而宣德所修奉章句 至于十力种捐杂难往来 乃能致本无随心之所好 而开化众人得行游正路 所宿止无垢以斯施眼明 所行游无行意强多愍爱 视人如赤子人尊诸所至 劝教众邪业永无所破坏 而众中畅吼于是造立行 无有众等伦得护于十方 及他诸不逮劝乐人无底 长永修闲定仁舍其家业 兴法如甘露奉持是经典 归于最胜德积累多功勋 训讲无数人劝悦众愚等 终不久戏逸谛解于六趣 寂胜而觉善好和安众人 在此功德行得殊特名勋 如月游无尘度脱天人众 居前无所畏名称普流胜 施殊妙甘露游此所当行 疾致得佛道立于所应住 在十方佛所颁宣所当说 以化诸天人所讲甚微妙 亦宣至真行奉修是行业 常乐甘露法以降伏魔力 仁和安立之超度众苦趣 归至佛正路所到极善处 弃捐周旋径行勇猛方便 成就执持德佛言。 若有菩萨学斯定意。 十方诸佛皆拥护之。 以慧照心使得开明。 不为阴盖所见覆蔽。 逮得神通所睹无极。 诸菩萨众悉共将养。 使得成就一生补处。 众声闻党普来嗟叹。 欲使早成十方蒙度。 上第七天梵具足王。 典诸梵天身自遥护。 遣诸天众悉来将顺。 忉利天上天帝释王。 宿命有德。 识其至心学斯定者。 遣诸天人悉下宿卫使行安隐无妄犯者。 其四天王身自临之。 亦遣官属护于法师。 四千里外令无伺求得其便者。 令其正法安徐讲诵开化一切生死五趣。 四辈宗之供养无厌听受无惓。 为人说经得同学意靡不坦然。 各得其所无怨望者。 虽怀嫉心欲有所乱。 不能办之。 又是菩萨常自忍辱心怀仁和。 若向嗔者不念其恶。 若有逆人欲来危害。 不与共诤。 惟避舍去不与相见。 既路相见如不相睹。 慈念十方皆降归佛。 勿有恶心诽谤法师。 念法无恶。 惟愍其人用怀毒心堕于恶趣三涂之难。 伤之愚惑横生毒害还自危身。 犹如树木风起相揩忽然火生还自烧形。 毒蛇含毒日日增多还自害身。 铁生众垢自葬其形。 愚闇闭塞心不开解。 不念菩萨法师之恩。 反生害心逆其师父。 欲危灭之贪妒怀嫉。 一时自可放心自大。 不顾大难甚怜伤。 诸天鬼神虚空天神。 阿须伦迦留罗真陀罗摩休勒。 悉往作礼稽首归命。 欲见无厌数数奉迎。 听受经典问义受解。 思惟奉行曾无懈惓。 诸神爱敬奉事供养。 尊重道德如孝子与父母别。 积年弥久饥虚无已。 诸天神明人与非人。 爱重至德无穷竟已。 皆是菩萨精进至心。 学是三昧慈愍所致。 故有是德。 佛告喜王菩萨。 若有菩萨积功累德。 开化无数百千众生。 欢悦踊跃。 这等无异。 不以戏笑。 因斯逮得殊特功勋。 名德远着十方咨嗟。 行如须弥安然不动。 明如日月普曜天下。 德重如地主生万物。 道尊位高生诸道品。 六度无极。 菩萨法藏心如虚空而无所著。 独步三界无所挂碍。 犹如飞鸟飞行虚空无有足迹。 犹如莲华不着尘水。 十方诸佛悉令菩萨行斯定意。 今佛故宣。 汝等精进勿得疑惑。 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及诸凡庶九十六术六十二见。 蜎[虫*非]蠕动蚑行喘息。 人与非人。 学是三昧若闻欢喜各得如愿。 然后会当逮是三昧。 于是颂曰:常光显 佛正法 信根乐第一慧 行如犀 无吾我持是寂 妙三昧 得自在觉忍辱 覆三世 犹如盖化建立 无数人 习是慧犹如海 消吾我 尘劳厄说佛道 诸灭度 以断秽化三世 疾修行 是寂然识身命 及他人 志存念诸佛道 立存念 一切业及逮是 妙三昧 多开导御本际 常讲安 灭苦恼化布施 甘露味 奉行斯佛种性 好至明 显耀辞称流布 普功祚 在众中甚巍巍 如月满 秋盛明诸眷属 财名德 在生死佛所知 其辩才 犹水王习三昧 逮斯功 法自然无无我 不久达 敷演义如是周 三千世 真谛行是三昧 思惟计 三千世众生满 如江沙 若学归甘露道 所获慧 过于此毒不行 及刀火 无虫蛇无杖畏 王罗刹 不能害以和心 精修是 不失财不亡家 无病忧 无罪患若持是 四句法 目不盲不重听 六十二 亿佛劝设有学 思惟是 若常奉斯总持 精进行 是三昧若有欲 速成道 乐第一功德田 当学是 经典本一切致 寂然无 发布时间:2025-07-06 09:53:19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11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