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宣化上人: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四十四) 善知众艺童子 会缘入实相 内容: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唐于阗国沙门实叉难陀译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智诚法师校对(四十四) 善知众艺童子 会缘入实相这位童子非常聪明,有大智慧。 对于一切工巧、宿命、音乐、技艺等,不学而知,无师自通。 可以说样样精通,都已尽善尽美的境界,所以叫善知众艺童子。 童子是希望出家修道,而依寄住于比丘处所,故为「童子」。 菩萨是如来之法王子,故称为童子。 好像文殊师利菩萨称为文殊师利童子。 又取无淫欲念,好像世间童子之意。 尔时。 善财即至其所。 头顶礼敬。 于一面立。 白言。 圣者。 我已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而未知菩萨云何学菩萨行。 云何修菩萨道。 我闻圣者善能诱诲。 愿为我说。 在这个时候,善财童子来到善知众艺童子的处所。 顶礼其足,恭敬合掌,站立在一边,乃向善知众艺童子说:大圣! 我已经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可是我尚未知道菩萨怎样学习菩萨行? 怎样修行菩萨道? 我听说圣者您善于引诱教诲一切众生,所以请大圣您慈悲,愿为我说这种道理。 时彼童子告善财言。 善男子。 我得菩萨解脱,名善知众艺。 这时候,善知众艺童子告诉善财童子说:善男子! 我证得菩萨解脱三昧,名叫善知众艺。 以无碍的智慧,穷尽世间之技艺的缘故。 我恒唱持此之字母。 善知众艺童子说:我恒常唱念修持华严四十二字母。 字母为众艺之胜,书说之本者,出徧示所以也。 在智论云:「诸陀罗尼皆从分别语生。 四十二字是一切字根本。 因字有语,因语有名,因名有义。 菩萨若闻其字,乃至能了其义。 是字初阿后陀,中有四十,得是字陀罗尼,多所成益」。 唱念华严四十二字母,有什么用处? 其妙用无穷,能把罪业消除殆尽。 力量是不可心思,不可言议。 总而言之,想也想不到,说也说不出,所以说不可思议。 那么,怎样修持呢? 兹将瑜伽仪轨抄录如下:「夫欲顿入一乘,修习毗卢遮那如来法身观者。 先应发起普贤菩萨微妙行愿。 复应以三密加持身心。 则能悟入文殊师利大智慧海。 然修行者,最初于空闲处,摄念安心。 闭目端身。 结跏趺坐,运心普缘无边刹海,谛观三世一切如来,徧于一一佛菩萨前,殷勤恭敬,礼拜旋绕,又以种种供具云海,奉献如是等一切圣众,广大供养已,复应观自心。 心本不生,自性成就。 光明徧照,犹如虚空。 复应深起悲念,哀愍众生。 不悟自心,轮回诸趣。 我当普化拔济,令其开悟,尽无有余。 复应观察自心,诸众生心,及诸佛心,本无有异。 平等一相,成大菩提心。 莹彻清净,廓然周徧。 圆明皎洁,成大月轮。 量等虚空,无有边际。 复于月轮内,右旋布列四十二梵字,悉皆金色,放大光明,照彻十方,分明显现。 一一光中,具无量利海,一一刹海,有无量诸佛。 一一诸佛,有无量圣众,前后围绕。 坐菩提场,成等正觉。 智入三世,身徧十方。 转大法轮,度脱群品。 悉令现证无住湼盘。 复应悟入般若波罗蜜四十二字门,了一切法皆无所得。 能观法界悉皆平等,无异无别。 修瑜伽者,若能与是陀罗尼观行相应。 即能现证毗卢遮那如来智身。 于诸佛中,得无障碍。」四十二字,皆言入般若波罗蜜门。 般若译为智慧,波罗蜜译为到彼岸。 以从字入于无相之门,所以字义为门。 以语能显义的缘故。 皆言不可得智,无所得即是般若。 在文殊五字经云:受持此陀罗尼,即入一切法平等,速得成就摩诃般若。 纔诵一遍,如持八万四千修多罗藏,即是经藏。 文殊五字心咒,就是阿、多、波、者、那。 以阿字法本不生故,那字无有性相。 以那字无有性相故,者字无有诸行。 以者字无有诸行故,波字无第一义。 以波字无第一义故,多字无尘垢义。 以多字无尘垢义故,阿字法本不生。 唱阿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以菩萨威力,入无差别境界。 ①阿字是无生的意思。 以无生之理,统理万法,所以说无差别。 菩萨得此无生,则能达诸法空,断一切障,所以为威力。 在智论云:此字是实相门,则显三种般若,不相离舍,字即文字般若。 入般若波罗蜜门,即观照般若,悟不生等,即实相般若。 唱多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无边差别门。 ②多字是清净无染,离开尘垢的意思,在金刚顶云:如如不可得故。 如即是无边差别,故如不可得。 多字又为啰字。 在湼盘云:啰者,能坏贪瞋痴,说眞实法,亦坏尘垢义。 唱波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普照法界。 ③波字,在五字经云:亦无第一义谛,诸法平等,谓眞俗双亡,是眞法界。 诸法平等,是为普照。 波字又为跛字。 在金刚顶云:跛者,第一义不可得,则具般若相矣。 唱者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普轮断差别。 ④者字,谓诸法无有诸行。 谓诸行旣空,故徧摧差别。 金刚轮能断众生一切烦恼。 者字又为遮字。 湼盘云:遮者,即是修义。 调伏一切诸众生故。 然出世行亦不可得,方为般若之门耳。 唱那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得无依无上。 ⑤那字,谓诸法无有性相。 言说文字,皆不可得。 谓性相双亡,故无所依。 能所双亡,是谓无上。 以上是文殊五字心咒,在能归观心云:汝知是要,当观是心。 本来清净,无染无着,离我我所分别之相。 唱逻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离依止无垢。 ⑥逻字,能悟一切法,离开世间的缘故,爱支因缘永不现的缘故,离世间故无依,爱不现故无垢。 唱柂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不退转方便。 ⑦柂字,能悟一切法,调伏寂静,眞如平等。 无分别故,方为不退转方便。 柂字又为娜字。 在智论云:若闻柂字,知一切法善相。 唱婆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金刚场。 ⑧婆字,能悟一切法,离缚解的缘故,方入金刚场。 佛入金刚三昧,断如金刚的惑。 在金刚场,得无缚解,为眞断也。 唱荼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曰普轮。 ⑨荼字,能悟一切法,离热矫秽,得清凉的缘故,是普摧义。 在智论云:若闻荼字,即知诸法不热。 不热即得清凉,方为般若之相。 唱沙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为海藏。 ⑩沙字,能悟一切法,无罣碍的缘故,如海含像一样。 像之与水,不相碍故。 唱缚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普生安住。 缚字,能悟一切法,言语道断的缘故,能徧安住。 缚字又为嚩字。 在智论云:若闻缚字,知一切法离言语相。 唱哆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圆满光。 哆字,能悟一切法,眞如不动的缘故,不动则圆满发光。 在智论云:若闻哆字,即知诸法在如中不动。 唱也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差别积聚。 也字,能悟一切法,眞实不生的缘故,则诸乘差别积聚,皆不可得。 在智论云:若闻夜字,即知诸法入实相中,不生不灭。 也字又为夜字。 唱瑟咤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普光明息烦恼。 瑟咤字,能悟一切法,制伏任持相不可得的缘故。 普光明即能制伏任持,烦恼即所制伏。 息即伏义。 在智论云:若闻咤字,即知一切法无障碍相。 唱迦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无差别云。 迦字,能悟一切法,作者不可得的缘故,则作业如云,皆无差别。 在智论云:若闻迦字,即知诸法中无有作者。 唱娑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降霔大雨。 娑字,能悟一切法,实时平等性,不可得。 在智论云:若闻娑字,知一切法一切种不可得。 在湼盘云:娑者,为诸众生演说正法。 意明种智应时而说,亦不可得故。 今经名降霔大雨也。 唱么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大流湍激,众峰齐峙。 么字,能悟一切法,我所执性不可得。 大流者,谓我慢则生死长流。 湍驰奔激,我慢高举。 若众峯峙,皆我所执故。 在智论云:若闻磨字,知一切法离我所义。 唱伽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普安立。 伽字,能悟一切法,行取性不可得。 言安立者,以行取的缘故,而能安立。 在智论云:若闻伽字,即知一切法底不可得。 唱他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眞如平等藏。 他字,能悟一切法,处所性不可得。 以眞如平等,是一切法所依的处所。 在智论云:若闻他字,即知四句如去不可得。 如去即是处所,如来时去故。 唱社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入世间海清净。 社字,即悟一切法,能所生起不可得。 以有能有所,是世间海故。 社字又为阇字。 在智论云:若闻阇字,即知诸法生死不可得。 唱锁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念一切佛庄严。 ○21锁字,即悟一切法,安隐性不可得。 以念佛庄严,最安隐故。 锁字又为婆嚩字,又为湿波字。 在智论峯:若闻湿波字,即知一切法不可得,如湿波不可得,湿波字无别义。 而光赞中云:无所起。 无所起,即字隐义。 唱柂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观察练择一切法聚。 ○22柂字又为驮字,即悟一切法,能持界性不可得。 以简法聚,即能持界性故。 在智论云:若闻驮字,知一切法性不可得。 唱奢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随顺一切佛教轮光明。 ○23奢字,即悟一切法,寂静性不可得。 以寂静则顺佛教故。 奢字又为赊字。 在智论云:若闻赊字,即知诸佛寂灭相。 唱佉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修因地智慧藏。 ○24佉字,即悟一切法,如虚空性不可得。 以智慧如空,故能含藏。 佉字又为呿字。 在智论云:若闻呿字,知一切法,等于虚空不可得。 唱叉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息诸业海藏。 ○25叉字,即悟一切法,尽性不可得。 谓业海深广,无不包容,故名为藏。 在智论云:若闻叉字,即知一切法尽不可得。 唱娑多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蠲诸惑障,开净光明。 ○26娑多字,即悟一切法,任持处非处,令不动性不可得。 以惑障为非处。 开净光明为其处。 此以离障眞空为如实处。 在智论云:若闻哆字,即知诸法边不可得。 唱壤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作世间智慧门。 ○27壤字,别译为娘字。 即悟一切法,能知性不可得。 能知为智慧,所知为门。 壤字又为若字。 在智论云:若闻若字,即知一切法中无智相。 唱曷攞多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生死境界智慧轮。 ○28曷攞多字,即悟一切法,执着义性不可得。 谓执着为生死境,义即智慧轮。 以执着生死是智慧所观境。 曷攞多字又为他字。 在智论云:若闻他字,即知一切法义不可得。 唱婆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一切智宫殿圆满庄严。 ○29婆字,即悟一切法,可破坏性不可得。 圆满之言。 不空三藏法师译为道场。 谓宫殿道场,庄严从缘,故可破坏,即非庄严,故不可得。 故彼云:称婆字时,入一切宫殿道场庄严般若波罗蜜之门。 智论云:若闻婆字,了知一切法不可得破坏相。 唱车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修行方便藏各别圆满。 ○30车字,别译为縒。 即悟一切法,欲乐覆性不可得。 旣方便随喜乐,故各别圆满。 则覆不可得。 智论云:若闻车字,即知一切法无所去。 唱娑么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随十方现见诸佛。 ○31娑么字,即悟一切法,可忆念性不可得。 娑么字又为湿淼字。 在智论云:若闻湿淼字,即知诸法坚牢如金刚金义。 唱诃婆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观察一切无缘众生,方便摄受,令出生无碍力。 ○32诃婆字,别译为诃嚩字。 即悟一切法,可呼召性不可得。 谓无缘召令有缘故。 智论云:若闻火字,即知一切法无音声。 唱縒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修行趣入一切功德海。 ○33縒字,即悟一切法,勇健性不可得,以勇健方能修入功德。 智论云:若闻縒字,即知一切法无悭无施。 唱伽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持一切法云坚固海藏。 ○34伽字,即悟一切法,厚平等性不可得。 谓如地之厚,平等能持。 亦能含藏,如海平等。 能包云雨说法,以不可得,故能持能含。 智论云:若闻伽字,即知诸法不厚不薄。 唱咤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随愿普见十方诸佛。 ○35咤字,别译为姹字。 即悟一切法,积集性不可得。 谓积集念佛,故能普见。 咤字又为咃字。 智论云:若闻咃字,即知一切法无住处。 唱拏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观察字轮有无尽诸亿字。 ○36拏字,别译为儜字。 即悟一切法,离诸喧诤。 无往无来,行住坐卧性不可得。 谓以常观字轮,知众生空法空故。 智论云:若闻拏字,即知一切法及众生不去不来,不生不灭,不坐不卧,不立不起,众生空,法空。 唱娑颇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化众生究竟处。 ○37娑颇字,即悟一切法,徧满界报不可得。 谓化生究竟,方为徧满果报。 因果俱空,方为圆满。 娑颇字又为颇字。 智论云:若闻颇字,即知一切法因果皆空。 唱娑迦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广大藏无碍辩光明轮徧照。 ○38娑迦字,别译为塞迦字。 即悟一切法,积聚蕴性不可得。 谓蕴积为广大藏。 无碍光轮所积蕴也。 智论云:若闻歌字,即知一切法五众不可得。 五众即是色受想行识五蕴也。 唱也娑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宣说一切佛法境界。 ○39也娑字,即悟一切法,衰老性相不可得,谓衰老性即佛法境界。 智论云:若闻磋字,即知磋字空。 诸法亦尔,也是空。 唱室者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于一切众生界法雷徧吼。 ○40室者字,别译为室左。 即悟一切法,积聚足迹不可得。 谓聚集即一切众生。 法雷即是足迹。 足即能行,因行有迹,迹为所行。 法雷法吼,即行法也。 智论云:若闻遮字,即知一切法不动相义。 唱侘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以无我法开晓众生。 ○41侘字,别译为咤字。 即悟一切法,相驱迫性不可得。 谓以无我晓之,即为驱迫令至彼岸。 若约表位,此当等觉。 法身欲满,始本欲齐。 故亡二岸。 智论云:若闻咤字,即知一切法此彼二岸不可得。 唱陀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一切法轮差别藏。 ○42陀字,即悟一切法,究竟处不可得。 言差别藏者,谓此究竟处,含藏一切法轮。 亦是一切法轮归极之处。 约表位当妙觉,是一切法究竟边际。 尽其处所,无生无死,无有作者,皆菩提意也。 智论云:若闻荼字,即知一切法必不可得。 以上四十二字母,皆言入般若波罗蜜门。 而等觉位善友,说此字母法门,意在离文字相,离心缘相。 乃至离一切相,才能入妙证一法界心之源也。 四十二字母,总摄四十二位法门。 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位。 要离言才可证入。 善财童子,参一位善知识,便进一位。 善财童子参至因位已极,必要忘言顿证。 所以此四十二字,一一皆立,入般若波罗蜜门。 然此般若,究竟为佛根本果智。 此四十二字,皆言不可得。 不可得乃得菩提,是为入法界之究竟归极之处。 唱此字母,乃是引入般若之门,并非字为般若,这一点要明白。 受持此字法门,可得二十种功德。 ①得强忆念②得胜惭愧③得坚固力④得法旨趣⑤得增上觉⑥得殊胜慧⑦得无碍辩⑧得总持门⑨得无疑惑⑩得违顺不生恚爱得无高下平等而住得于有情言音善巧得蕴善巧、处善巧、界善巧得缘起善巧、因善巧、缘善巧得法善巧得根胜劣智善巧得他心智善巧得观星历善巧得天耳智善巧、宿住随念智善巧、神境智善巧、生死智善巧、漏尽智善巧得说处非处智善巧、往来威仪施设善巧。 善男子。 我唱如是字母时,此四十二般若波罗蜜门为首,入无量无数般若波罗蜜门。 善知众艺童子对善财童子说:善男子! 我唱念四十二字母的时候,以此四十二般若波罗蜜门为首,证入无量无数般若波罗蜜门。 种种语言,总不出这四十二字母。 华严经所演无尽法界,四十二位行布圆融因果法门,总不出言语音声所表,故四十二字母总摄四十二位法门。 善男子。 我唯知此善知众艺菩萨解脱。 如诸菩萨摩诃萨,能于一切世出世间善巧之法,以智通达,到于彼岸。 殊方异艺,咸综无遗。 文字算数,蕴其深解。 医方呪术,善疗众病。 有诸众生,鬼魅所持,怨憎呪诅,恶星变怪,死尸奔逐,癫癎羸瘦,种种诸疾,咸能救之,使得痊愈又善别知金玉珠贝,珊瑚瑠璃,摩尼砗磲,鸡萨罗等,一切寳藏出生之处,品类不同,价直多少。 村营乡邑,大小都城,宫殿苑园,岩泉薮泽,凡是一切人众所居,菩萨咸能随方摄护。 又善观察天文地理。 人相吉凶,鸟兽音声,云霞气候,年谷丰俭,国土安危。 如是世间所有技艺,莫不该练,尽其源本。 又能分别出世之法。 正名辨义。 观察体相。 随顺修行。 智入其中,无疑无碍。 无愚暗。 无顽钝。 无忧恼。 无沉没。 无不现证。 而我云何能知能说彼功德行。 善男子! 我唯独只能知道众艺菩萨解脱三昧。 关于一切菩萨中的大菩萨,能在一切世出世间善巧之法门,用智慧的力量,能达达到彼岸。 对于不同的方,不同的艺,菩萨能样样精通,没有遗漏之处。 菩萨对于文字、算数、五蕴等,皆能深解。 用种种医方,种种咒术,善于治疗一切疾病。 若有众生,被鬼魅附身,为他所控制,失去自由。 或怨恨其他人,憎恶其他人。 或用咒诅其他人,或者用符拘其他人。 或者宇宙出现恶星,好像彗星,又叫扫帚星,因为尾巴有强烈的光芒故。 或有种种变怪的现象,或者在梦中被死尸所追逐,两脚发软不能动。 或者患癫癎病,或有神经错乱的疯癫病,神经衰弱的羊癎病,病发作时,不省人事倒在地上,口吐白沫,手足抽搐,或大声喊叫。 或者身体羸瘦,骨瘦如柴。 这样种种的疾病,菩萨都能救之,使患病的众生,皆得痊愈。 菩萨又能善于分别金字、玉石、珍珠、贝壳、珊瑚、瑠璃、摩尼、砗磲、鸡萨罗等。 一切寳藏产在什么地方? 品类各有不同,价值多少? 菩萨皆知道。 无论住在村营乡邑,大小都城,宫殿苑园,岩泉薮泽,凡是一切人众所居,菩萨皆能随方摄守保护。 菩萨又能善于观察天文地理,人相吉凶。 又能晓得禽兽的音声,会说禽兽的言语。 观察云霞气候,便知年谷的丰俭,国家的安危。 这样世间所有的技艺,没有一样不研究,没有一样不练习。 技艺的来源,他都完全知道。 菩萨又能分别出世之法。 能正名,能辨义。 观察一切体相,随顺善巧方便法门来修行。 有种种智慧,证得种种境界。 没有疑惑,没有罣碍。 没有愚痴的黑暗,没有顽固的钝性。 没有忧恼,没有沉没。 没有不现证这种境界。 我怎能知道,怎能说出彼的功德行? 善男子。 此摩竭提国,有一聚落。 彼中有城,名婆呾那。 有优婆夷,号曰贤胜。 汝诣彼问。 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善男子! 在这摩竭提国,有一聚落。 在这聚落中,有一个城,名叫婆呾那。 在该城中,有位优婆夷,名叫贤胜。 你到她的处所去问:菩萨怎样学习菩萨行? 怎样修习菩萨道? 她会详细对你说明。 时善财童子,头面敬礼知艺之足。 绕无数帀。 恋仰辞去。 这时,善财童子顶礼善知众艺童子足,右绕无数帀,恋恋不舍,瞻仰而去。 到南方摩竭提国参访贤胜优婆夷。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发布时间:2025-07-06 10:39:06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11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