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愿法师:智慧是道德的基础 内容: 一个人为什么要做公益慈善? 为什么要有道德? 为什么? 社会舆论。 舆论就觉得,啊,这个人是个善长仁翁。 这个够吗? 不够。 慈善是本能,生命觉醒以后,做慈善,道德高尚这个是本能,不是被外在的舆论所逼迫,或者为了有一个面子,有一个形象、地位,不是这样的,那种想法还在轮回里面。 我们来比较一下,亚当斯密强调同情是道德的基础;佛法认为智慧是道德的基础,在薄情的世界深情地活着,同时一切不执著。 有没有明显地看到这个差异? 亚当斯密强调同情是道德的基础,那还是轮回的生命对不对? 但是人有天性,人有同情心,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有个不忍心。 当然要深入地说这个不忍心的根源还是我们的觉性。 但他是没有明白的,他只是表面看到说是同情心。 一个人有同情心,看到这个人受苦了,所以他有道德,愿意尽自己的力量去助人。 佛法就很透彻,认为说智慧是道德的基础。 正是基于对自身生命的负责任,才会自觉遵循道德,发展慈悲。 为什么呀? 因为你跟众生结恶缘,未来的生命会怎么样? 充满了荆棘和障碍,对不对? 你跟众生结善缘,当然就是对你未来的生命、对自己的生命在负责任了,所以自觉地遵循道德,发展慈悲。 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是什么? 就是我们生命真正觉醒了,就知道一切众生与我同一体,现量证得,所以慈悲就成为本能。 这样就是正向地发展出智慧、慈悲、解脱自在的生命,并且依此而建立净土。 节选自大愿法师《四部宗义导读》原文标题:佛法认为智慧是道德的基础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大愿法师 发布时间:2025-07-11 11:55:51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111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