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简析“五蕴皆空”中的“五蕴” 内容: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心经》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最广为人知的佛经之一,目前最广为读诵的是玄奘大师译著的260字版本的《心经》。 那么其中五蕴皆空的五蕴到底是指什么您知道吗? 五蕴的蕴是梵文的音译,意义是积聚或者和合。 佛教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五蕴和合而成,一人的生命个体也是由五蕴和合而成的。 五蕴分别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种。 在五蕴中,除了第一个色蕴是属物质性的事物现象之外,其余四蕴都属五蕴里的精神现象。 早期佛教以说明人生现象为重点,而要说明人生,就必须涉及人或人的身心现象为何物的问题。 佛教对这个问题所给出的答案就是五蕴理论。 也就是说,五蕴实际上是佛教关于人体和其身心现象都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理论。 一、色蕴,色是指物质。 色蕴是指一切有形态、有质碍的客观存在的物质的聚合,相当于现在人们所说的物质现象。 色蕴又具体包括地、水、火、风等四大物质因素。 人们常说的四大皆空就说的是这四大。 二、受蕴,是指感官接触外物所生之感受或情感等。 三、想蕴,通过对因接受外界事物而产生的感觉进行分析而得到的知觉和表象。 四、行蕴,通过对外界事物的认识而产生的行动意志。 五、识蕴,主要指人的意识作用。 比如,区分与认识事物等。 五蕴这一概念的提出是要表明在五蕴之外不存在独立的我或永恒不变的主体,世间所谓的我仅是五蕴暂时的和合,我实际上并不存在,而人之所以有痛苦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把五蕴认做实在的我或不变的主体来执著。 愿一切有情众生离苦得乐,获得究竟圆满的佛果。 在微信平台直接输入以下数字,(如:1 )收看相应内容。 1,供水功德,供水教学2,供灯愿文,供灯教学3,百字明修法21遍4,护法简供仪轨及教学5,大自在祈祷文20遍(法王如意宝念诵)6,二十一度母赞多种版本7,上师瑜伽速赐加持 顶礼200拜8,三十五佛忏悔文9,莲师心咒的修法10,烟供功德 烟供仪轨 发布时间:2025-07-27 10:27:13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112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