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信愿法师:心系二事不杂乱、不动乱 内容: 心不颠倒下面解释“心不颠倒”。 心不颠倒,只有四个字而已,有很深的道理可以说吗? 不但有,而且你会发觉,误解这句话的人还不少。 透过前面的道理,你就了解,原来心不颠倒是在佛来迎接之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断气之后。 是佛现前之后,所以心不颠倒,可见是佛力的加持。 心不颠倒,依《阿弥陀经》及《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之意,心不颠倒,指心系于二事,一者若一日或七日,思惟无量寿佛之名号,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二者若一日或七日,思惟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乃是无量寿佛功德所成就。 对此二事得闻思惟之后,生起净信,因此内心对无量寿佛之本愿名号不动乱、不杂乱,是故心不颠倒。 心系二事不杂乱、不动乱根据《阿弥陀经》以及《称赞净土佛摄受经》的经意,心不颠倒,实在是对这二件事情,内心没有动乱、没有杂乱。 这二件事情就是:第一、“若一日或七日,思惟无量寿佛之名号,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 ”心中思惟阿弥陀佛的名号,有无量无边的功德,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内心没有动乱、没有杂乱。 第二就是,“若一日或七日,思惟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乃是无量寿佛功德所成就。 ”西方极乐世界依报与正报,为何非常的庄严? 就是阿弥陀佛不可思议愿行功德所成就的。 对这二件事情,内心没有动乱、没有杂乱,这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 如果心不颠倒解释为对世间的感情、亲情、名利都完全不执着,看得开,放得下,这是一般凡夫不一定做得到的。 事实上,凡夫在临终,因为与亲人之间的生离死别,难免都充满着哀伤痛苦,这是很正常的,也很符合人性。 譬如说夫妻结婚三十年,一家大小过着幸福快乐的人伦生活。 有一天太太重病将要死了,身为先生的不会伤心,哪有可能? 夫妻结婚三十年,那感情是非常的深厚,哪有可能太太将要死了,做先生不会伤心难过? 妈妈将要死了,当子女的不会伤心难过? 一定会的,因为这是人性。 你去看《大般涅槃经》,世尊将要涅槃了,说出化缘已尽了,要进入涅槃了,阿难、目犍连、舍利弗这些声闻弟子,可说每个都非常伤心。 尤其是阿难,奉事世尊二十七年,在俗而言,阿难与世尊是堂兄弟,在法而言,阿难是弟子,世尊是师父,哪有说师父将要死了,弟子连一点伤心都没有? 有一天,我若要死了,你们会伤心吗? 会。 你若连一点伤心的表情都没有,根本对我这个师父都没有一点法情。 “师父早就应该要死了,现在才死。 ”你都没有一点伤心的表情,那我们根本就没什么法情可言,你对师父的教化之恩,丝毫都不在乎嘛。 你若感恩师父平时对你的教化,那么辛苦讲经说法,教导你念佛往生西方,有存念在心中,我快要死了,你一定会伤心难过嘛,对不对? 至少也要假装一下。 所以,一个人在临终,不管与任何人生离死别,内心难免会离愁依依。 但是这和心不颠倒有相关吗? “心不颠倒”这句话,根本就不是在说这些事情。 心不颠倒是在说,“若一日或七日,思惟无量寿佛的名号,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心不颠倒是指,“若一日或七日,思惟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乃是无量寿佛功德所成就”,是指这两件事,在心中没有动乱、没有杂乱,这样叫做心不颠倒。 一般人看到《阿弥陀经》“心不颠倒”,就怕:“自己临终,已经变成老人痴呆了,没有办法念佛了,所以无法感召阿弥陀佛现前,这样不会往生。 ”都是这样担心,就是对“心不颠倒”这句经文的意义和时态不了解。 所以“心不颠倒”这句话,我们要好好详细的探讨。 后面还说到“往生”这二字的意义,而且会说到三种往生、四种往生。 你从这段“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的经文,深入正确无误的体会了解,你一定会很安心念佛。 祝福大家,一心念佛,往生净土。 南无阿弥陀佛。 发布时间:2025-07-27 13:52:39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1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