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复陈薪儒居士书 内容: 手书备悉。 四十八愿中,十念称名,即得往生,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此约平时说。 以五逆罪大,谤法不信,此种罪障,岂悠悠泛泛之修持所能灭乎。 观经五逆十恶,将欲命终,地狱相现,有善知识(此不论僧俗男女,但能教彼念佛者,即名善知识。 )教以念佛,或止十声,或不及十声,直下命终,亦得仗佛慈力,带业往生。 此之十念,比平常之十念,其猛切有天渊相殊之势,故得往生也。 以地狱极苦所逼,其一闻佛名,乃以全副精神为之称念。 除此念外,绝无他念。 虽非亲证一心不乱,然其心毕竟了无异念。 当此之时,绝无有三心二意,疑信相参之心相,故不言及谤法。 即平素谤法之人,亦必如堕水火以求救援,何暇生疑起谤耶。 往生论谓谤法者,决定不生。 以既谤正法,自无正信,何能往生。 此极劝人生正信耳。 若先曾谤法,后知改悔,则得往生。 譬如病愈,即是好人。 归降,即是顺民也。 若谓谤法之人,后纵改悔,亦不得往生,便完全失却修持准绳。 与儒教尚不合,况佛以一切众生同具佛性,皆当成佛乎。 书云,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 是知儒佛皆以改过迁善,以期希圣希贤,断惑证真为事也。 世人不善会其意。 徒执其文,自生障碍。 可不哀哉。 光一介庸僧,了无长处。 见之何益,不见何损。 若欲见者,又有何难。 大约七月半后,必到太平寺,有二三月之耽搁。 待其印书事了,即灭踪长隐,永与一切人不相往还矣。 汝欲归依,今为取一法名,名为慧新。 谓本有智慧,原是自己故物。 但由惑业障蔽,不得受用。 今以念佛之力,消除惑业,令其复得彰显。 虽是旧物,不异新得。 故名慧新。 又祈以此念佛法门,化度一切。 俾彼咸皆自新其德,则幸甚。 其修持之要,在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余详文钞嘉言录,祈检阅之,此不备书。 发布时间:2025-07-28 10:00:11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11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