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菩萨”是什么意思? 内容: 【经典介绍】《优婆塞戒经》,七卷。 北凉昙无谶译。 又称《善生经》、《优婆塞戒本》。 系佛为善生说大乘优婆塞戒(在家戒),并围绕此展开,说明布施等六度波罗蜜。 全经内容分集会、发菩提心、悲、解脱等二十八品。 其中,受戒品为本经的重心,现今居士所受的在家菩萨戒即出自此品。 【经典原文】善男子! 求大智慧,故名菩萨。 欲知一切法真实故,大庄严故,心坚固故,多度众生故,不惜身命故,是名菩萨修行大乘。 《优婆塞戒经》【经文解释】为求大智慧而修行者名为菩萨,大智慧即大觉,亦即佛智。 此为总明菩萨之义。 别明菩萨之义为五:一、欲知宇宙一切法之究竟真实。 此为菩萨求智的动机。 世人求学问事业,都不外乎求安乐、免苦恼,及求知识得智慧之二种,世人的一切欲望不外此二。 而菩萨对宇宙万有、法界诸法的求知,此即最高无上的求知欲,因此可成一切智故。 如《法华经》言:诸法实相,唯佛与佛乃能究尽了知。 二、大庄严,即福、智两足尊之谓。 三、心坚固。 发心修行,不免遭遇困难,要心志坚固,才能胜彼私欲,以志向绝对坚固,才能决定今后的趣向。 四、多度众生,种种菩萨,皆为度生。 五、不惜身命,菩萨为度生而受身,众生为烦恼牵引而受身。 菩萨为度众生入生死海,具足福智庄严,施舍资财,既为度生受身,则如手足头目等皆可施舍,无悭惜心,乃至为度生而施舍生命。 为什么能够做到如此的布施,因为菩萨真能照见五蕴皆空,即人我已尽,得生忍智,依摩诃般若而度生,以无我相布施自己的身命、资财等,不会有任何的吝惜之心。 以上的次序为:菩萨为求智慧等而发心,既发心、更须修行,如此方为菩萨,能救度无边的众生。 发布时间:2025-07-31 10:23:08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11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