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八大人觉经》要解 内容: 八大人觉经/要解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以佛为师,是名佛子。 佛子时时,至心诵此:无常无我、息缘少欲、知足常乐、精进修行、以慧唯先、平等布施、离欲清净、慈悲度众,觉此八事,诸佛所教。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世间无常,成住坏空。 四大为身,生老病死;五阴为心,生住异灭;身心无我,虚妄无实。 妄心作祟,为满己欲,贪瞋不断,故造万恶;迷形为身,为此假躯,不择手段,故为罪薮。 如是观察,身心世界,无常无我,不再贪爱,渐离生死。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 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有欲则苦,无欲则乐,多欲多苦,少欲少忧。 生死轮回,尘劳疲惫,皆由贪欲,起而追逐,若能少欲,清净无为,身则不劳,心亦不疲,自在无虑。 第三觉:知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 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惟慧是业。 「欲」是未得,「足」是已有。 既修少欲,便不妄求;若是已有,便当知足。 不悟当下,只想未有,执意追求,贪而无厌,故增罪恶。 菩萨行者,少欲知足,安贫无忧,一心办道。 第四觉:知懈怠坠落。 常行精进,破烦恼恶,摧伏四魔,出阴界狱。 莫言少欲,则落懈怠;勿说知足,则不精进。 修行有成,必是精进,离此勇猛,道业难成。 常行精进,能破烦恼,摧伏心魔,摆脱五阴,出十八界。 第五觉:悟愚痴生死。 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 无明愚痴,生死之本,若无智慧,何能出离。 菩萨行者,广学多闻,深入经藏,闻思修证,方能「自觉」;成就辩才,随机说法,教化众生,给予安乐,是为「觉他」。 第六觉:知贫苦多怨,横结恶缘。 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福慧圆满,自利利他,布施修福,而无分别。 「财施」贫苦,「无畏」怨心,化恶为善,「法施」开导。 无住布施,是名菩萨,不念旧恶,不憎恶人,怨亲平等。 第七觉:悟五欲过患。 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常念三衣,瓦钵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慈悲一切。 五欲之患,令人执迷。 虽是在家,亦不可染;常念僧伽,生活朴实,离欲出家,清净修道,人格高尚,意境深远,慈者与乐,悲者拔苦,为灭欲患,人当效之。 第八觉:知生死炽然,苦恼无量。 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三界火宅,炽热然身,大众生死,苦恼不尽。 菩萨发心,普济一切,方以「慈」应;愿代众苦,令诸众乐,即以「悲」应。 如此八事,乃是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 精进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复还生死,度脱众生。 以上八事,乃佛菩萨,所悟之理,故行者们,当谨记之。 先要自觉,行深勤修,以证法身,终至解脱;而后觉他,度脱众生。 以前八事,开导一切,令诸众生,觉生死苦,舍离五欲,修心圣道。 佛告弟子,将此八事,开示法义,教导大众,令人觉悟,生死苦恼,愿舍五欲,一心修道。 若佛弟子诵此八事,于念念中,灭无量罪,进趣菩提,速登正觉,永断生死,常住快乐。 若佛弟子,能诵其文,且思其义,必能以此,自觉觉他,故能灭罪,趣入觉悟,斩断生死,速登正觉,常住永乐。 发布时间:2025-08-04 10:54:41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11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