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智随法师:净业三福与往生是什么关系? 内容: 净业三福是净土三部经之《观经》里面讲的。 很多人可能以为三世诸佛都以三福作为净业正因,所以会认为要三福具足才能往生。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要从整部《观经》来看,如果只看到三福的话,就容易有这个误解。 我们看九品往生里面,下三品的众生三福里一福都没有。 下上品是一个十恶众生,下中品是一个破戒众生,下下品是一个五逆众生。 这三品众生如果按照三福来衡量,孝道没有,持戒没有,甚至三皈依也没有。 下中品受了三皈依,应该是一个佛弟子,但是破戒毁犯五戒、八戒、具足戒。 而十恶、五逆是没有皈依佛门的两种人。 这下三品众生跟三福是不沾一点边的,是纯靠念佛往生的。 净业三福的内容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属于人天善法。 第二条: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这就跟佛教有关了。 第三条: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第一条是没有皈依佛门的人都可以做的。 儒家也强调孝养父母、尊敬师长、仁义礼智信,儒家也可能做到这些。 但还没有做到慈心不杀,发菩提心,修诸功德等。 三福是诸佛出世教化众生都要用的,因为这是佛教的基础:从孝养父母到尊敬师长;到受持三皈、具足众戒;然后到发菩提心、修诸功德,所以,被称为三世诸佛的净业正因。 三福是净业正因,不是往生正因往生是不是也要靠这三福呢? 我们看下三品就知道,没有这三福也可以往生。 五逆十恶的人没有做到三福,也能往生西方,这就说明净业正因不是往生正因。 很多人误解了,把净业正因理解成往生正因了。 三福不是往生正因,是净业,净化我们的身口意三业。 三世诸佛以此三福净化众生身口意三业,但是它不是往生正因,它是三世诸佛的通规,十方诸佛教化众生都会遵循三福的基本理念。 以三福回向往生是谓杂修善导大师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就是把往生分为要门、弘愿。 如果靠三福来发愿回向求往生,这个属于要门,就是所谓的杂修。 为什么是杂修呢? 因为它本身不能往生,它与阿弥陀佛的功德比,是少善根、少福德,不能够达到往生的标准。 不能往生怎么办? 回向求往生。 所以,修三福一定要回向,不回向就只有善法。 像儒家,儒家讲不讲往生? (莲友答:不讲往生)那么它就跟净土没有任何关系了,就不可能往生。 没有听说过儒家里面有哪一个人往生的,孔子孟子他们往生了没有呢? (众莲友:没有)他们已经是儒家里面的圣者了,但是他们不能往生,这就说明三福本身不是往生的正因。 三福如何与往生拉上关系呢? 回向。 三福本身不能往生,以回向求往生。 尽世间孝道,不杀生,包括皈依佛门等,所有功德都不求人天福报,不求现世利益,不求来世利益,只求往生西方,这就跟净土法门挂钩了。 回向求往生,虽然是跟净土法门挂钩了,但不是直接地求往生,心中牵挂的、修持的还是三福的行为,还没有直接跟阿弥陀佛这个因缘建立更深的联系。 念佛是往生正因念佛与三福不同在哪里? 念佛是直接跟佛心相应,这就与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相关了。 第十八愿讲十方众生,你相信我,愿意往生极乐世界,乃至十声,乃至一声,都可以往生西方。 第十八愿里面没有讲到任何一福。 阿弥陀佛是以名号来度化我们众生。 下三品的众生没有修三福,但是有念佛,所以往生了。 这就告诉我们,不具足三福的人,只要念佛,也可以往生西方。 这里面才凸显往生的正因在念佛,不在三福。 三福如果不回向不能往生,但是念佛可以往生,因此,念佛比三福更重要。 我们看九品往生,很多人会看上三品,但是如果依我们凡夫的立场,包括善导大师思想体系来看,应该关注的是下下品,为什么呢? 下下品的人是业障最重,善根最浅,没有修行,念佛时间最短,临终十声往生了。 这能够凸显几个方面:第一,下品众生没有其他任何修行,是造罪的凡夫,而且是五逆重罪;第二,念佛时间短,临终十声,而且是在恐惧不安当中来念十声佛,往生了;第三,所有行持就只有一个:念佛。 我们从这个案例里面就可以看到:往生的正因只有一个:念佛。 所以,《佛说阿弥陀经》只讲念佛: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 三福是为导归念佛佛将三福与往生的关系放在《观经》里面,意义在哪里呢? 就是要引导所有人都来念佛。 行善法的人,比如中国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如果有这个基础,佛就赞叹你,你是上品上生,你来回向求往生西方,那就把你抬得高高的,上品上生! 你如果差一点的,那就中品、下品。 佛的用意,其实有多方面的,既突出了念佛往生的道理,又维护了我们对世间善法要遵循的规律。 世间人都觉得要行善积德,好,把你放在高位置。 人其实是有我慢心,如果把三福放在下位置,把念佛放在上位置,那众生都受不了了,你光念佛就超过我了? 其实恰恰相反,九品众生,如果从根机讲,应该是下下品的根机最好,不是上上品的根机最好。 因下下品的人就专一念佛,一句佛号就往生西方了。 但是,佛把他放在最低,其实也维护了世间善法的一个层面,所以佛法没有破坏世间善法。 你行善的人依然行善,然后你来念佛往生西方,给你一个好听的名字就是上品上生,事实上,和下品下生的人得到的利益是一样的。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法宝之音 发布时间:2025-08-13 14:32:12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112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