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宋陈瓘《净土圣贤录》 内容: 陈瓘,字莹中,南剑州沙县人。 徽宗朝,为左司谏,以直道不容,寻出补外。 既而还为右司员外郎,权给事中。 忤宰相曾布,出知泰州。 崇宁中,编管袁州。 已而移通州。 复谪台州。 初瓘好华严经,自号华严居士。 及遇明智法师,叩天台宗旨,明智示以上根止观不思议境,以性夺修,成无作行,深有契入。 自入台州,捐书不复为文,专修念佛三昧。 作天台十疑论后序云,人心无常,法亦无定。 心法万差,其本在此。 信此则遍信,华严所以说十信。 疑此则遍疑,智者所以说十疑。 出疑入信,一入永入。 不离于此,得究竟处。 净土者,究竟处也。 此处,有说法之主,名无量寿。 此佛说法,未尝间断。 疑障其耳,则聋而不闻。 疑障其心,则昧而不觉。 不闻不觉,安住恶习。 赞叹不念,随喜粗心。 妄指莲胞以为虚诞,终不自念此分段身,从何而得,自何而来。 胎狱秽浊,真实安在。 信凭业识,自隔真际。 于一幻境,非彼执此。 生生不灵,永绝圣路。 以如是故,释迦如来,起大慈悯,于秽浊中,发大音声,赞彼净土上妙之乐。 于生死中,为大船师,载以法船,令趋彼岸。 昼夜度生,无有休息。 然而弥陀之岸,本无彼此。 释迦之船,实非往来。 譬如一灯,分照八镜。 镜有东西,光影无二。 弥陀说法,遍光影中,而释迦方便,独指西镜。 故已到彼岸者,乃可以忘彼此。 未入法界者,何自而泯东西。 于此法中,若未究竟,勿滞方隅,勿分彼此,但当正念谛信而已。 此二圣之意,而智者之所以信也。 信者,万善之母,疑者,众恶之根。 能顺其母,能锄其根,则向之所谓障缘众生,聋可复闻,昧可复觉。 未出生死,得出生死,未生净土,得生净土。 顺释迦之诲,往面弥陀。 随弥陀之愿,来助释迦。 在此而遍历十方,即西而普入诸镜。 自二圣建立以来,如是之人,如河沙数。 云何不信,云何而疑。 能自信已,又作方便,令诸未信,无不信者。 此则智者之所以为悲也。 居五年,复承事郎。 移楚州居住,过庐山,家焉。 尝语所亲曰,吾往年遭患难,所惧惟一死。 今则死生皆置度外矣。 寻卒,年六十五。 (东都事略,佛祖统纪,李忠定集。 ) 发布时间:2025-08-14 11:35:13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112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