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龙树六论本颂(十九) 内容: 龙树六论本颂(十九)国王规则品第四忍不忍难知,故王行非法,或作非理行,给养者于王,多加赞美故,益无益难觉,若对任何人,逆耳益难说。 况于大地王,我比丘何言,为令汝喜悦,及愍众生故,逆耳若有益,我一定启白。 佛说对弟子,实柔具义合,悲愍应时言,故今说此语。 坚定若宣说,无瞋谛实语,如涤垢妙水,可听闻受持。 我为汝宣说,现后有益者,知已应修行,自他有益事。 由昔施来求,事成若不施,忘恩起贪着,后难获义利。 如世间路粮,无资不能负,施乞虽不念,后世获百倍。 愿常发大心,欢悦作大事,由作广大业,定感广大果。 大王应当作,劣者难思事,法事三宝依,得名称吉祥。 若作何法事,他身毛不竖,死后无善誉,王不作为上。 作诸广大事,全离骄生喜,诸劣者息慢,至一切财尽。 汝弃一切物,无主寻去处,唯有如法行,来至汝面前。 先王诸财富,虽属新王有,然能得先王,法乐名称否。 有财此世乐,施感他生乐,不用施损失,唯苦何有乐。 临终诸恶臣,轻汝重新王,诸欲慈爱者,无权不行施。 故在有权时,速舍为法事,常住死缘中,犹如风中灯。 诸先王所建,法事天庙等,一切善制度,应如昔保护。 彼不害善行,住戒慈新来,实语忍无诤,常处精进行。 盲病劣无依,穷苦缺支节,切勿遮彼等,平等获饮食。 具法无希求,或住他王境,亦尽力摄受,随宜善处理。 一切法事主,应委精进人,不侵蚀聪智,如法不损伤。 明规具法亲,净贴心不瞋,上姓禀性贤,知恩委大臣。 能舍无贪勇,柔和适当用,坚常不放逸,具法委将军。 法轨清净作,识事了经义,如法平柔和,委老宿为首。 王每月于彼,听一切收支,听已即应于,法事作权衡。 汝王位为法,不求名五欲,因此有胜果,反之果无义。 人王现世间,多互相损害,如是汝应听,政法不相违。 智耆宿上姓,知理能畏罪,善良见重要,汝应常招纳。 罚系打骂等,虽属应执行,汝以悲心润,恒常赐摄受。 于造极重罪,一切诸有情,王亦应常起,悲愍饶益心。 于造极恶者,尤应起悲心,彼等自受损,大士悲愍处。 一日或五日,放诸弱小囚,余亦随所应,勿全不释放。 汝思不放谁,即生非律仪,从彼非律仪,相续积罪恶。 何时囚未放,尔时剃发师,沐浴及饮食,医药令安乐。 如欲不肖子,成为可造材,悲心行治罚,非瞋非为财。 极瞋行恶人,观察善知已,不杀不损害,驱揽出境等。 所辖诸境内,派专使视察,恒念不放逸,愿作顺法事。 自于功德处,善施敬承事,广大随顺行,余亦如理施。 王树忍阴凉,恭敬花繁盛,善施果广大,民众鸟来栖。 若王性好施,有威众亦喜,如豆蔻胡椒,所包沙糖丸。 若依理观察,汝王位不失,亦不成非理,离非法成法。 王位从正法,非前世带来,携至后世故,不应行非法。 王位如货物,若苦价相传,则将无成就,愿王努力行。 王位如货物,若王价相传,则应当更换,愿王努力行。 虽得四洲地,转轮王安乐,许身及与心,唯此二乐尔。 身所生乐受,仅苦逼变坏,心乐想自性,唯分别而已。 世间一切乐,唯苦逼变坏,及唯分别故,彼乐非真乐。 洲境处及家,乘椅衣卧具,饮食及象马,女人等受用。 何时生乐心,尔时称彼乐,余由心不缘,尔时境非境。 眼等五种根,缘五种境时,若无分别执,不知何者乐。 何时色等境,为一根缘知,尔时不缘余,尔时无境故。 诸根只能缘,过去境行相,意缘起分别,便执为乐想。 此由某一根,而缘某一境,境无根亦无,根无境亦无。 如说依父母,后及有子生,如是依眼色,后乃说识生。 境唯过及未,不越此二故,彼有根无境,则现亦无境。 如由眼错乱,妄见旋火轮,如是由诸根,缘现境亦尔。 诸根及诸境,许是大种性,大种别无境,此等无实境。 若大种各异,无薪应有火,和合当无相,其余如是知。 大种二相中,无境合无境,和合境无故,色亦无实境。 识受想及行,一切亦如是,别体无境故,胜义中境无。 睛苦变坏位,起真乐我慢,如是乐变坏,起真苦我慢。 由于无自性,断除乐受爱,以及离苦爱,是故见解脱。 由何心能见,依名言中说,无心所无心,无境不许俱。 如彼真实性,知众生无实,如无因之火,无住得涅盘。 菩萨亦如此,求圆满菩提,彼唯由大悲,受生至菩提。 如来从大乘,示菩萨资粮,于彼愚痴者,极瞋兴毁谤。 不知德与失,或想德为失,或于德起瞋,而诽谤大乘。 知损他是过,利他为功德,仍诽谤大乘,说于德起瞋。 不顾自利故,一味喜利他,大乘德根源,瞋彼遭焚烧。 具信由恶取,另方由瞋恚,具信尚说焚,况余瞋背者。 医方中所说,以毒能攻毒,如是以小苦,除大苦何妨。 诸法意前导,说意为上首,饶益心利他,虽苦岂无益。 作现苦后利,何况为自他,引广大利乐,此法是常规。 若舍小安乐,能见大安乐,愿王见大乐,而舍小安乐。 设若不舍彼,医师为病愈,而给诸苦药,病减不应瞋。 见为损害者,智者见有益,了知总别者,诸论极称赞。 大乘经中说,先具大悲行,及无垢净慧,有心谁谤彼。 于广大甚深,懒惰己未修,由痴谤大乘,实为自他怨。 施戒忍进禅,智慧悲为体,此即是大乘,有何错误语。 由戒施利他,进忍行自利,定慧解脱因,总摄大乘义。 自他利解脱,总则佛圣敦,六度中全有,因此是佛语。 佛说菩提道,福智资粮体,此即是大乘,诸痴盲不忍。 德如虚空量,说佛德无量,因此于佛陀,大乘说当忍。 圣者舍利弗,犹不知戒蕴,故佛大功德,无量何不忍。 大乘说无生,余说尽空性,尽无生义同,是故应忍许。 空性法身体,若如理观察,二乘于智者,如何不相等。 如来密意说,非易了知故,说一乘三乘,存置护自身。 由置不造恶,瞋毁集非善,故欲爱自者,不应瞋大乘。 彼小乘经中,未说菩萨愿,诸行及回向,岂能成菩萨。 加持成菩提,故佛未曾说,此义较佛胜,定量更有谁。 加持四圣谛,及顺菩提道,共诸声闻行,佛果由何胜。 安住菩提行,彼经未曾说,大乘中说故,智者应受持。 如诸声明师,先教学字母,如是佛为他,先说堪忍法。 或者为遮止,众罪而说法,或为成福德,或者依二法。 或二俱不依,分别怖深法,为修菩提者,说空悲心要。 是故诸智者,应舍憎大乘,为成办菩提,尤应起净信。 由信解大乘,及依彼说行,成无上菩提,兼得一切乐。 施戒忍辱法,特为在家说,大悲心要法,愿依教修习。 由世不驯服,王位若乖法,为法及名称,汝即应出家。 菩萨共学品第五复次出家者,初应敬学处,于别解律仪,多闻善抉择。 次知微细罪,诸事应断除,所说五十七,应精进了知。 忿令心扰乱,随彼行名恨,覆谓覆诸恶,恼于恶坚执。 诳谓极虚妄,谄心曲为性,嫉忧苦他德,悭于舍怖畏。 无惭及无愧,于自他不羞,傲谓不恭敬,怒为陨所损。 侨高举放逸,不能修诸善。 慢相有七种,当分辨解说。 此中慢相者,劣已劣等等。 劣计胜或等,是故名为慢。 于劣计己胜,是名为过慢。 于胜而计胜,名为慢过慢,犹如疮上疱,有极大过患。 五取蕴本空,于彼等愚昧,计我起执着,故名为我慢。 未得果计得,故名增上慢。 称赞造恶业,智者知邪慢。 谓我无作为,轻毁自己者,名为卑劣慢,是略说彼等。 矫为利敬故,伪现根防护,媚为利敬故,先说柔软语。 侧面求所得,称赞他财物,方便求利故,当面讥谤他。 欲以利求利,赞叹先所得。 说过即一一,说他人过失。 无勤不观察,由病缘意昧。 徧贪自资具,由贪生懈怠。 自与他异想,由三毒遮障。 若不起作意,于心不观察。 于随顺法者,懈怠不恭敬。 于师非佛想,许是恶异生。 耽着小缠缚,从欲贪而生。 徧着谓从欲,生起大缠缚。 贪谓于己物,具贪欲之意。 耽着他财物,名为非理贪。 贪所断女色,赞颂非法贪。 恶欲无功德,现德相矫诈。 大欲谓极贪,违少欲知足。 得欲谓欲他,知己具功德。 不忍于损害,及苦等不忍。 无规于阇黎,师长事不敬。 教诲心不乐,不敬顺法语。 亲眷寻思者,于亲起慈贪。 如是于方处,生爱赞其德。 不死寻思者,于死怖不虑。 顺了别寻思,欲令他了知,自有何德相,为他作师长。 贪爱他寻思,于他起贪爱。 由彼损害心,思利己损他。 不喜无坚固。 欲合浑浊意。 懒惰无精进,身迟缓懈怠。 变由烦恼缘,令身语变化。 不思食过量,令身不安乐。 心最下劣性,是说心怯弱。 欲贪于五欲,起贪欲希望。 害心我伴仇,三时非理疑,损害他人心,皆从九因起。 身心沉重故,离作业昏沉。 睡眠掉举者,身心不寂静。 悔于恶作悔,后生诸忧苦。 于谛三宝等,怀二心曰疑。 菩萨应断除,勤戒尤应断。 已离彼等过,功德等易依,略说菩应德,谓布施持戒,忍辱与精进,静虑智悲等。 施谓舍自财,尸罗为益他,忍辱远离瞋,精进总持善。 禅一境无惑,慧抉择谛理,悲于诸有情,悲愍一味慧。 施受用戒乐,忍光泽进威。 禅寂慧解脱,悲成一切义。 此七等无余,由波罗蜜多,得不思议境,为世间依怙。 如声闻乘中,说声闻八地,如是大乘中,说菩萨十地。 彼等初欢喜,菩萨欢喜故,三结永断除,生如来种姓。 彼所感异熟,施度极殊胜,能动百世界,作阎浮提王。 第二名离垢,身语意十业,清净无垢故,任运住彼等。 此所感异熟,戒度极殊胜,作吉祥七宝,利生转轮王。 三地名发光,智放寂静焰,起静虑神通,永尽贪瞋故。 此所感异熟,忍辱行殊胜,作帝释天王,能遣诸欲贪。 第四名焰慧,发正智焰故,一切菩提分,增上修习故。 此所感异熟,作夜摩天王,善能破一切,萨迦耶见等。 第五极难胜,诸魔难胜故,善知圣谛等,微细深义故。 此所感异熟,作睹史天王,能破诸外道,烦恼恶见处。 第六名现前,佛法现前故,由修止观力,得灭及增广。 此所感异熟,作化乐天王,声闻不能夺,能灭诸我慢。 第七名远行,由数远行故,剎那剎那中,能趣入灭定。 此所感异熟,作自在天王,现证圣谛故,为胜阿阇黎。 第八童真地,不动无分别,不动身语意,行境不思议。 此所感异熟,千主大梵王,抉择诸法义,声缘不能夺。 九地名善慧,如王太子位,得无碍智解,故此名善慧。 此所感异熟,二千主梵王,有情心所问,罗汉等无夺。 第十名法云,降正法雨故,菩萨得诸佛,光明灌顶故。 此所感异熟,为净居天王,无量智境主,殊胜大自在。 如是彼等十,菩萨十地说。 佛地与彼异,广大不可量,此处但咯说,与十力相应。 彼力又一一,如众生无量,诸佛德无量,如方隅虚空,及地水火风,仅略说彼相。 若佛因仅此,则不见无量,于佛德无量,难生决定信。 在佛像塔前,或余处亦可,于此二十颂,一日三时诵。 于诸佛正法,僧众及菩萨,恭敬皈依已,顶礼堪供者。 消灭诸罪业,广修众福德,诸有情福善,一切皆随喜。 我顶礼合掌,请转妙法轮,直至有众生,诸佛久住世。 我以所作福,已作及未作,愿一切有情,皆发菩提心。 愿有情无垢,根圆离无暇,正行得自在,正命悉具足。 愿诸有情等,手中具财宝,诸资具无量,尽生死无竭。 愿一切女人,恒为胜丈夫,一切有情明,戒足愿成就。 愿有情妙颜,端形大威光,见者悦无病,得大力长寿。 成方便善巧,愿诸苦解脱,安住三宝中,佛法财具足。 修慈悲欢喜,离惑住等舍,施戒忍精进,静虑慧庄严。 诸资粮圆满,相好极显明,不思议十地,愿不断进行。 我亦以彼德,及余而庄严,远离一切过,于有情胜慈。 有情意所求,诸善修圆满,愿恒常断除,诸众生苦恼。 诸世间异生,为怖所懊恼,愿但闻我名,远离大恐惧。 见念闻我名,诸异生净信,离错住真实,定圆满菩提。 愿一切生中,五神通随行,愿于诸有情,恒常作利乐。 诸世间异生,欲作众罪业,愿彼等无损,恒时顿遮止。 如地水火风,药及旷野树,愿众生恒常,随意而受用。 于生如爱命,随彼极爱我,众罪咸归我,我善施众生。 何时有有情,未得解脱者,我虽得菩提,誓愿住三有。 上所说福德,设彼有形体,恒河沙世界,亦不能容受。 彼是世尊说,此中亦有因,饶益众生界,无量者同彼。 如是我为汝,总摄说是法,汝如爱护身,恒常作爱护。 为爱彼法义,即是爱己身,若欲益所爱,彼由法能成。 如我依止法,依如法修行,如修行依慧,如慧依智者。 清凈慈具慧,由辩说饶益,谁怀疑衰损,彼必失自利。 善知识德相,略摄应了知,知足具悲戒,有断烦恼慧。 彼若教诲汝,汝应知恭敬。 法规圆满修,当得殊胜果。 众生谛软语,安祥严可畏,有理不轻毁,自在应善说。 调伏离随眠,威严心寂静,无掉亦无怠,无谄决定作。 决定如满月,光辉如秋日,渊深如大海,坚固如山行。 解脱诸过患,以众德庄严,诸有情受用,一切智愿修。 此法不唯独,专为国王说,亦为余众生,随应饶益说。 令自及他等,成正等菩提,国王对此论,应日日思惟。 具戒敬上师,忍辱无嫉妒,离悭不希求,利他财具足。 饶益贫乏者,胜非胜持舍,正法常住持,求无上菩提。 发布时间:2025-08-17 09:24:48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112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