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印光大师:今欲昌明因果之事理及其实行之方法,必先从事于家庭教育 内容: 因果二字,遍摄世出世间一切诸法,罄无不尽。 盖不特佛教之所尚,亦世法之所不废也。 其在儒书,早垂明训。 《易》云,积善余庆,积不善余殃。 《书》云,作善降祥,作不善降殃。 岂非因果之谓耶。 而春秋左氏传所载,一切奇奇怪怪,善善恶恶,皆因果之实录。 使后之人诵其书,按其事,懔然于祸福之无常,报应之不爽。 由有鬼神,战兢惕厉,上智者固能奋志时敏,聿修厥德。 下愚者,亦知所畏惧,不敢为恶。 故因果者,实为维系人心之大防,足以辅助王化所不及。 乃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之大权,亦古今国家治乱兴衰之关键也。 今日世道陵夷,人心陷溺,所以至于此极者,皆由不明因果报应之理所致。 因果之理不明,其近因虽受新学说之影响,而其远因实由宋儒辟佛有以酿成之也。 盖自宋儒之说兴,曰,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 曰,人死神亦飘散,虽有剉斫舂磨,将何所施。 曰,君子有所为而为善,则其为善也必不真,何事谈及因果。 夫无所为而为善,只可以语上智之人。 中人以下,必资有所劝而后善。 今曰无所为而为,是阻人向善之路也。 圣人以神道设教,幽赞于神明。 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 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今以鬼神为虚诞,是废先王之教也。 既死归断灭,无因果,无报应,则一切逆恶之行,凡可以得逞其志者,有何所惮而不为乎。 乱天下而祸人类者,必自此始矣。 彼程、朱只知勉君子无所为而为善,独不虑小人无所畏而为恶耶。 天下君子少而小人多,则程、朱之言,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矣,可不恫哉。 然程、朱理学之说,多取诸佛经,乃欲以此自雄,以得于人者,反谓人不我若。 遂掩耳盗铃,阴奉而阳违,甚至不惜操戈以逐之,夫果何为而然也。 曰,为门庭之见,及欲配飨文庙耳。 彼徒以门庭之见,而贻天下后世以无穷之祸患,此亦程、朱所不及料,而有心人所为深痛之也。 夫程、朱为有宋一代大儒,其维护人伦纲纪之功,何可湮没。 而其立言,乃不免违悖先圣,贻误后世。 吾人读书尚古,可不深察乎哉。 ●(其二)今欲昌明因果之事理,及其实行之方法,必先从事于家庭教育。 而家庭教育,又须以妇女为主体。 盖世有贤母,方有贤子。 伊古贤母,从事胎教,钧陶于禀质之初,化育于未生以前,而必期其习与性成也。 如周之三太,(太姜,太任,太姒。 )阴相其夫,胎教其子,皆女中之圣人,实开周家王业之基。 予尝谓治国平天下之权,女人家操得一大半。 又谓教女为齐家治国之本者,即指克尽妇道,相夫教子而言也。 乃今之女流,多不明此义,而妄欲参政揽权,思做大事,遂将家庭培植根本之道,置之度外。 此真聚万国九州之铁,也铸不成此一个大错,深可慨也。 培植家庭根本之道维何。 即凡教子女,必在于孩提之时,先须使知因果报应之说,则一切悖恶行为,自有所畏而不敢为。 讲因果之书,莫善于《感应篇》及《阴骘文》。 此二书,能为之常常讲说,自有莫大之利益。 盖童蒙天性未漓,善言易入,幼而习焉,久则成性,及既长而不可改也。 正本清源,端在于此。 故《易》曰,蒙以养正,圣功也。 今天下所以大乱者,皆由一班不明教育原理之父母,有以养成之也。 盖既不能以胎教善其始,又不能以因果策其后,根本一坏,遂泛滥而不可收拾。 于是非孝无亲之说,家庭革命之谈,乃昌言而不讳。 驯至朋友则利交而货卖,夫妇则兽合而禽离。 廉耻道丧,天理绝灭,洪流滔天,未知所届。 即起孔子释迦于今日,亦无法以救之,岌岌乎殆哉。 然则将奈何。 曰,挽救之道,唯有注重家庭教育,冀各为子女讲明因果之事理,以培植其根本而已。 既植善因,必获善果,庶将来人心丕变,风俗渐淳,天下国家,其有太平之望乎。 发布时间:2025-09-27 11:09:45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113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