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434 笑岩德宝禅师悟道因缘 内容: 笑岩德宝禅师悟道因缘北京柳巷月心笑岩德宝禅师,随州龙泉无闻绝学正聪禅师之法嗣,俗姓吴,大明武帝正德七年(1512),出生于金台锦衣望族。 但是,德宝禅师早年不幸,父母双亡。 成人后,一天,德宝禅师偶游讲肆,正好赶上一位法师在宣讲《华严经大疏》。 当他听至《十地品》——“世尊因中,曾作金转轮王。 时有乞者,来化国城妻子,头目手足,内外布施。 王作念言:“我今若不施与,向后百年,一旦空废,全无少益,反招悭吝过失,不若施与,空我所有,益我功德’”——这一段时,恍然如大梦初醒,慨然叹曰:“千古犹今,同一幻梦。 富贵功名,纵得奚益? ”于是,德宝禅师便决志离俗,投广慧院大寂能禅师座下落发。 当时,德宝禅师刚好二十二岁。 第二年,德宝禅师受了具足戒。 从此以后,他开始游方参学,自誓今生必定要究明宗门中事。 他先后礼谒过大川、月舟、古春、古拙等宗门老宿,多蒙启发。 后投关子岭无闻绝学正聪禅师座下请益。 正聪禅师是天琦本瑞禅师之法嗣。 初礼正聪禅师,德宝禅师便问:“十圣三贤,已全圣智,如何道不明斯旨? ”正聪禅师一听,便厉声道:“十圣三贤汝已知,如何是斯旨? 速道! 速道! ”德宝禅师于是连下数十转语,皆不契旨。 德宝禅师深感伎俩已尽,心路俱绝,然而又不甘心就此失败,于是奋志用功,以至寝食俱忘。 一日,德宝禅师提着菜篮子,在溪涧边洗菜。 忽然有一根菜掉进水中,随着水流打转。 德宝禅师捉了几次,未能抓住。 就在这个时候,他豁然大悟。 于是他欢喜踊跃,提着篮子,跑回寺院。 正聪禅师站在檐下,看到他喜不自胜的样子,便问:“是甚么? ”德宝禅师道:“一篮菜。 ”正聪禅师道:“何不别道一句? ”德宝禅师道:“请和尚别道来! ”正聪禅师便转身回丈室去了。 到了晚上,德宝禅师来到丈室请益。 为了勘验他,正聪禅师便举灵云睹桃花而悟道、赵州庭前柏树子等公案,诘问德宝禅师。 德宝禅师皆一一应答无滞。 接着,正聪禅师又举玄沙师备禅师“敢保老兄未彻”之公案,诘问德宝禅师。 [玄沙师备禅师“敢保老史未彻”之公案:福州灵云志勤禅师,初在沩山灵祐禅师座下,因见桃华而悟道,遂作偈曰:“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 自从一见桃华后,直至如今更不疑。 ”沩山禅师览偈后,遂勘验他,志勤禅师所答皆一一符契宗旨。 沩山禅师于是给予印可,并嘱咐道:“从缘悟达,永无退失。 善自护持。 ”后有一位僧人将此事告诉了玄沙师备禅师,玄沙禅师道:“谛当甚谛当,敢保老兄未彻在。 ”众人皆疑此语。 因为沩山禅师是一代宗师,他是不随便印可人的。 他既印可志勤禅师,志勤禅师必定是开悟无疑。 但是玄沙师备禅师却不肯。 从此以后,玄沙禅师的这句话,便成为宗门大德用来勘验学人的一个重要话头。 ]德宝禅师道:“贼入空室。 ”正聪禅师道:“者(这)则人案不草草。 ”德宝禅师一听,便大喝一声,拂袖而出。 第二天早晨,德宝禅师又入室问讯,然后侍立一旁。 正聪禅师旁顾侍僧,故意道:“汝等欲解作活计,这上座便是活样子也。 ”德宝禅师于是又震威一喝,拂袖而出。 后来,德宝禅师又前往襄阳,参礼大觉圆禅师。 大觉圆禅师门庭高峻,不轻易接受人挂单。 在自办粥饭的前提下,德宝禅师终于得到许可,留在座下请益。 一日,德宝禅师入室参礼。 大觉禅师先举数则公案诘问德宝禅师,德宝禅师皆能应对无滞。 大觉禅师于是说道:“若以今时诸方,子当绝类,为不可测人。 今则不然,老僧将以一则烂熟底因缘问你——昔外道问佛:‘不问有言,不问无言。 ’世尊良久。 外道大悟。 ——既不涉有无,良久亦是闲名,正恁么时,外道悟个甚么? ”德宝禅师正要开口答话,大觉禅师急忙用手悟住他的嘴,说道:“止! 止! 犹更挂唇齿在! ”德宝禅师终于言下释然,说道:“可谓东土衲僧,不及西天外道。 ”遂作偈曰:“自笑当年画模则,几番红了几番黑。 如今谢主老还乡,那管平生得未得。 ”大觉禅师一听,便赞叹道:“奇哉,斯人! 是从上果地中语也! ”大觉禅师圆寂后,德宝禅师又重新回到关子岭,参礼正聪禅师。 一日,天气寒冷。 正聪禅师令德宝禅师生炉子。 其间,正聪禅师趁机便问:“人人有个本来父母,子之父母今在何处? ”德宝禅师道:“一火焚之。 ”正聪禅师道:“恁么则子无父母耶? ”德宝禅师道:“有则有,只是佛觑不见。 ”正聪禅师道:“子还见么? ”德宝禅师道:“某亦不见。 ”正聪禅师道:“子何不见? ”德宝禅师道:“若见,则非真父母。 ”正聪禅师一听,大喜。 德宝禅师于是又呈偈曰:“本来真父母,历劫不曾离。 起坐承他力,寒温亦共和。 相逢不相见,相见不相识。 为问今何在,分明呈似师。 ”正聪禅师阅偈后,遂印可道:“如是如是! 只此一偈,堪绍吾宗。 ”说完,便作偈相赠云:“汝心即我心,我心本无心。 无心同佛心,佛心同我心。 ”“佛如转轮王,佛法如王命。 佛子竖法幢,能令邪作正。 ”说完偈子,正聪禅师又咐嘱道:“汝谛受持,遇缘熟者,智愚皆度。 续佛慧命,须待其人。 ”德宝禅师得法受记后,继续留在正聪禅师座下,执侍有年。 后辞师出世接众,先后住持过圆通、南寺、鹿苑、慈光、善果等道场。 德宝禅师接众期间,曾有人入室请益《金刚经》中“为人所轻贱”之语——“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随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德宝禅师于是问那僧:“汝有疑否? ”那僧回答道:“有疑。 ”德宝禅师道:“有疑则为人轻贱,无疑则应随恶道。 ”那僧一听,便沉吟,茫然不知所以。 德宝禅师又问:“会么? ”那僧道:“不会。 ”德宝禅师道:“把出你不会底来看。 ”那僧道:“不会,教某甲把出个什么? ”德宝禅师道:“汝之罪业划然消矣! ”那僧于是欢喜礼谢而去。 又有一僧入室参请,问德宝禅师:“承闻诸佛出世,为一大事因缘,请问和尚,如何是大事因缘? ”德宝禅师道:“著衣吃饭,屙屎放尿。 ”那僧对德宝禅师的回答非常不满意,连礼都没有行,就径直走了。 德宝禅师于是将那僧唤回,作偈示之,云:“诸佛出于世,唯为大因缘。 屙屎并放尿,饥餐困打眠。 目前紧急事,人只欲上天。 谈玄共说妙,遭罪又输钱。 ”那僧一听,便惭愧作礼而去。 德宝禅师晚年退居北京柳巷,后圆寂于万历辛巳年(1581),春秋七十岁。 生前有语录《笑岩集》行世。 发布时间:2025-10-02 11:02:46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113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