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走路散步讲究多 “完美”走姿更快乐(图文) 内容: 走路是老少皆宜的最佳运动。 但这个看似简单、每个人都能抬腿就做的动作,能真正做对的人却不多。 美国最有影响力的生活类杂志日前刊文指出拖拉着脚、低着头、迈大步、内外八字这些不正确的姿势不仅难看,还容易引发疲劳,导致腿、背部疼痛,甚至造成损伤。 今天为大家纠正走路常犯的几个突出的错误。 错误一:低头含胸 很多人走路总是盯着地面,看着双脚。 这种方式最容易带来疲劳感。 而且,含胸时肺部的舒展空间被挤压,呼吸也会变得短促,容易影响心肺功能。 久而久之你会发现,自己的呼吸非常浅,往往气息还没有进入肺就被匆忙吐出,不利于身体的供氧。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抬头挺胸,背部稍稍向后收拢,这样可以防止肩颈背部出现疼痛。 眼睛目视前方3~6米的地方,可以帮你有效避开障碍物。 错误二:步伐太大 很多人觉得迈着大步走路雄赳赳、气昂昂,是精神好体力好的表现,尤其老人锻炼的时候,更容易大步走路。 其实,这样的姿势也会伤身体。 大家可以感受一下,迈大步时,往往是大腿带动小腿甩出去,脚砰的一下落在地上。 用这种姿势走路,脚掌的缓冲力变差,对膝关节不好的人来说,会加重关节损伤。 日常走路,用自己最舒服的步幅即可;如果是健步走,步幅可稍微大一些,但以不影响脚着地为宜。 错误三:脚掌拖地 部分人因为太累、鞋子太重、胫骨有伤或是腿部肌肉力量太差,走路时脚无法从脚后跟到脚趾轮转起来,而是脚在地上拖沓着,落地时也是全脚掌着地。 这种走姿缓冲也较差,容易造成关节、肌肉、足弓的劳损。 此外,这样走路,还容易给人以邋遢的感觉。 专家说,这种走姿的人,要加强对胫骨、脚踝和小腿力量的锻炼,最简单的莫过于踮脚、脚趾点地和脚后跟走路法。 踮脚练习是站在台阶边缘,鞋后跟部悬空,先把脚跟尽量下压,再尽量上提,做10~20次;足尖锻炼是用脚尖在地面写出26个英文字母;用脚后跟走路,顾名思义就是只用脚跟行走,每次以20步为宜。 错误四:不摆臂或摆臂幅度过大 正常情况下,走路时挥臂是为了平衡双腿的运动,如果有效摆臂,运动者不但可以走得更轻松,而且会获得更大的动力。 如果走路时不摆臂,行走的平衡性就会受到影响,容易摔倒;如果摆臂幅度过大,一则会影响速度,二则会导致上臂过于疲劳,甚至拉伤。 摆臂的正确姿势是,上臂自然下垂,走起来后,在身体两侧自然摆动,摆臂幅度在30~45度之间为宜。 走得慢时摆臂幅度小;如果是快走,可以像跑步一样,双手握拳,手臂弯曲90度,稍微增加摆动幅度。 错误五:内外八字 走路如行车,车轮总应是平行的,歪轮子不可能滚得动车子。 但是走路时,能走正的人却很少,其中,内八字比较少见,多数人都是外八字。 外八字的成因与走路习惯有关,即移步时须左右移动重心,故而脚尖习惯向左右外撇。 这样的走姿,既不舒服也不雅观。 正确方法是,行走时找到地上的一条直线(地砖或水泥缝),一脚先对好,脚尖脚跟对齐直线,另一脚与之保持平行,然后照此方向行走,慢慢就可以纠正错误的姿势了。 错误六:身体倾斜 不少人走路时身体站不正,会向前后或左右两侧歪斜。 这样的姿势容易引起背痛,也影响走路的速度。 要改变身体倾斜的行走惯性,可通过仰卧起坐来加强腹部肌肉力量,有助你站得更直。 信息来源:家庭保健报 发布时间:2025-10-09 05:51:32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113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