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陈兵:年轻人如何处理学佛与做人的关系? 内容: 年轻人如何处理学佛与做人的关系? 答:我在1990年发表了一篇《现代青年人应该怎样学佛》的文章,很多人因为这篇文章与我成为了好朋友。 我年轻时学佛,也走了一些弯路。 我现在观察学佛的年轻人中,走弯路的也还是相当多。 因为年轻人的人生经验不足,很容易偏激,而佛法里面容易导致偏激的词语也很多。 如果过分执著、偏激的话,就会影响你的成长与世俗生活,人在社会上就不能正常生活下去了。 现在,这样的人还是有很多。 一些大学毕业的佛教徒,虽然很聪明,但是因为太虔诚,在社会上工作时,什么都要死板地按照他自己认为的佛教道德去处理问题。 当代社会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如果完全按照刻板的佛教的价值观念为人处事,不一定能处理好各种问题。 有的年轻人就是这样,因为信仰与现实的矛盾,导致严重的心理疾病,甚至因此自杀。 学佛,首先应把自己的世俗生活处理好。 就像佛陀在《阿含经》中教导青年善生那样,首先要四种具足(方便具足、正命具足、守护具足、善知识具足)。 方便具足,就是要掌握谋生的方便和技巧,而且要比别人做得好,你才能够生存得好一些。 另外还有正命具足,善知识具足、守护具足。 总之,你要有专长,要有正当的职业,要从事对社会有益的,没有害的,佛教所允许的职业。 当时佛在这一方面的教导很多,也非常切实。 先在社会里立足,把生存问题解决好了,再将生活与信仰结合,使你的社会工作尽量有意义,使你的家庭生活和谐一些,生活安乐一些。 佛法把这个叫做现法安,现法乐。 就是现前人生的幸福与安乐,我觉得这应该是第一。 青年人不应该把往生净土、明心见性,或者要证得道果,深入禅定,发神通等作为自己的全部。 这样的人我碰到很多。 如果在这方面过于虔诚的话,花的工夫太大,大部分都出了问题。 一天到晚打坐,又没有明师的指导,即使不出问题,也很难工作。 因为要住在禅定里,得到某一种定,就对世间的一切都不感兴趣了,走到人群中会感到很烦。 比如当代西方最著名的杰克康菲尔德禅师,他是美国人,到泰国出家,学了几年以后,觉得佛教里面讲的东西他都证到了。 回到美国以后,一走入社会,他就发现自己不能生存下去了,因为没有办法跟别人交往,产生了社交障碍。 一个人,如果跟普通人的信仰不一样,生活方式也不一样,观念也不一样,没办法跟人交往,也很难生存下去。 后来,他慢慢调整自己才逐渐适应。 现在,他创设出一种美国式的禅法,在西方已经比较盛行。 他也是教你先把人做好,把家庭关系处理好,在家庭里首先要发挥爱心,把各种关系都处理好,心理非常健康,然后再坐下来修禅定,这样就不会出问题。 还有些年轻人,修了密法以后就想要得大成就,像莲花生大士,米拉日巴大士一样。 但是,莲花生大士,米拉日巴大士是什么人呢? 那都是大菩萨的化现。 能不能证到大成就,要把自己跟他们比一比,就会发现自己是什么根器。 最简单的可以跟弘一大师相比。 弘一大师是什么人呢? 他极为聪明,是当时社会的名流,一流的人才,人格也非常的清高,非常的出众。 他出家以后非常不容易,严守戒律。 可以说,从古至今都很少有这样的人。 那样辛辛苦苦修行了二十年,也就证到初果。 如果你要证到阿罗汉果,要发什么大神通,要得大成就,一般来说是一种狂妄,或者说是一种扩张的我执。 发布时间:2025-10-14 12:24:56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113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