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达照法师:《楞严大义》修道之二十二 内容: 《楞严大义》修道之二十二 念楞严咒,很关键。 平常我们用功,你就在心地上踏踏实实的。 修心密就用心密的功,修禅宗就用禅宗的功,你用你的根本法安住于正念,这是正法的修行。 你用功用到了,修行修到烦恼翻起来,而我执还没有破之前,我们听懂了很多话,知道根尘都要舍弃,可是舍弃了以后呢,你停在那里没有方向了,不知道怎么办了。 那个感觉就像被关在皮球里面一样——你看佛也看不见,法也看不见,也不知道佛法到底在哪里,究竟是怎么回事,稀里糊涂的感觉。 你说稀里糊涂吧,好像看书还都能看懂,一看都能对得上。 说一念不生,我们也知道一念不生了,了了分明,好,也知道了了分明了,就是不知道怎么回事。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心里还感觉挺纳闷的。 有没有? 有些人以为自己开悟了,想一想又觉得自己好像还没开悟,有没有? 我估计大部分的人都有这样——以为自己开悟了,你看,一念不生我都看得清清楚楚,想想又好像还是没有开悟,还有我执,这就是被关在无明的壳子里。 无明像一个皮球,在皮球里面的人看四周都是圆的,所以你觉得自己开悟的时候,看什么都是圆满的。 反正起心动念、举手投足,都是佛性在用,都是圆满的,没有缺陷。 没有缺陷,感觉又不对,还有我,还有烦恼,这就是无明的状态。 怎么办呢? 如果你还在修法,你就安住于正念继续修,功到自然成,这个皮球会爆炸掉,爆炸掉那就虚空粉碎了。 如果你千座修满了,已经不修法了,这个时候修楞严咒心最管用。 我们上次传过的,大家知道楞严咒心的手印。 你看这个无明指对拢,给它撑起来,手腕靠在一起,其它指头伸直,像个撑杆一样给它撑起来,你撑着念:“都鲁雍瓦达,跢侄他,唵,阿那隶,毗舍提,鞞啰,跋阇啰,陀唎,槃陀槃陀你,跋阇啰,谤尼泮,虎(合牛)都嚧瓮泮,娑婆诃。 ”你在一直念念念的时候,我们这个无明就会被撑起来了。 撑到什么程度呢? 我刚才这个比喻,你不是被闷在球里面吗? 我们在球里面拿一个撑杆给它撑起来,这个撑杆硬给它加持、加持。 撑杆像孙悟空的金箍棒一样可大可小,越念越大,越念越大,把这个皮球硬给撑破了,这个无明就打破了。 翻习气的时候也要持这个咒,很管用的。 你要撑破为止,这算管用了。 楞严咒里面有很多的成佛的法门,其它的咒没有这个功效。 其它的咒可以让你定,安定在那里,停在那里,还继续在无明当中。 到这个份上,你感觉很圆满,却找不出所以然。 找不出缺口的时候,你就修这个楞严咒心,但如果你千座没有修满,先要修满千座再说。 翻习气的时候可以加修这个手印,这样子就可以把我们的无明打破。 破除了无明,就见到了佛性。 修道位的修法,是很关键的。 我们要懂得,见道以后长养圣胎的保任的修法,就是随缘消旧业,随缘起用。 也要在耳根,或者念佛,或者任何一根上去专注,去修这个法。 实在还不行,就用戒定慧三学作为标准,来进行自我修行——遵守一定的规则,持戒,然后我们不停地让自己增加定力,观想无风的灯。 最直接的、最省力的,就是念阿弥陀佛或者持咒“嗡嘛呢叭咪吽”,这是最省力的法门,最简单的。 而且念佛呢,不只是简单,而且它里面蕴含了佛的所有功德,所以我们“念佛心是佛,妄念是凡夫”。 你妄想生起来,就是凡夫心,你不打妄想,一句佛号念得清清楚楚,你就是佛。 阿弥陀佛在想什么,阿弥陀佛的心是什么样的,你们想不想知道? 想知道吧。 很简单,就是你妄想不生念“阿弥陀佛”。 你试试看,一个妄想都没有,“阿弥陀佛”,念一下。 看住自己的心,“阿弥陀佛”,有没有什么样子啊? 啥样子都没有。 你说啥样子都没有,但你知道自己在念“阿弥陀佛”。 怎么知道的啊? “阿弥陀佛”这个词,虽然你不知道什么意思,但是你念的时候心里没有相,没有相就没有动摇,没有动摇就是不生不灭,这是阿弥陀佛无量寿。 你还清楚你没有想,清清楚楚,就是无量光啊! 所以无量寿、无量光,也就是一个念头都没有,却明明白白。 你说,我没有念佛也可以明明白白,但你没有跟阿弥陀佛相应呐。 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你因行就是跟阿弥陀佛相应。 因果同时,所以你念阿弥陀佛的时候,你的心就是阿弥陀佛的心,一模一样。 你想知道阿弥陀佛的心,就是在念佛的时候就知道了,一点烦恼都没有。 不但如此,我们还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观经》里面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你看,你心想佛的时候,你的心就有三十二相,就有八十随形好了,但这个道理讲起来还很深。 就是用戒定慧这三学来庄严自己,我们的生命、我们的人生一定不会空过。 你每一天要看自己怎么用功好,怎么修行好,你就问自己:有没有安住在戒定慧三学上? 偏离了戒定慧三学,你就不是修行。 安住于戒定慧三学,你就是在修行。 前提是我们发了菩提心,发了出离心,背后有动力要支持我们。 当然,发菩提心的时候,还需要观察三恶道苦,观察轮回苦,观察生死苦,念死无常,知道人命无常,知道众生苦。 特别是我们还没有解脱的人所感受到痛苦啊,这个痛苦你要清清楚楚地体会到。 你真正感觉到人生是痛苦的时候,你度众生的心才会切,如果你都感觉到众生没有什么痛苦可言,那么你度众生的心也不会切。 在凡夫还没有解脱之前,一定要先发菩提心。 你现在如果不发菩提心,不想利益众生,只想利益自己,一旦真正见到空性,你利益众生的动力就没有了,生不起来了。 现在以凡夫的心发起菩提心以后,当我们见道了,我们自然就会观察众生的苦。 因为众生苦,所以我们必须日夜兼程,必须精进努力。 只要对众生有帮助的,不管是跟他聊天,还是消除他的疑惑,还是给予他帮助,或者是现实社会当中需要什么东西,我们一定要想尽办法帮助。 帮助社会大众,帮助九法界的众生离苦得乐,这是戒定慧三学的标准。 发布时间:2020-09-09 15:22:45 更新时间:2024-02-05 18:10:18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18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