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常福法师:佛七开示 内容: 佛七开示常福法师 无量寿寺打佛七应该是有很多年了,先讲一个笑话,有一个当官的他很会演讲,但是呢,他讲话又讲个没完,刚刚开始的时候很多的人,第一天来了很多人,为了顾他的面子,那些人听了淡薄无味,但是他一讲就是几个小时,第二天就没什么人来了,第三天第四天到后面有一两个人整天就来,到最后只有两个人来(一个年纪轻的,一个年纪大的),他还是滔滔不绝的讲,后来他就问他,他说:“人家都不来了,为什么你两个还来呢? ”你知道他怎么答吗? 那个年轻的就告诉这位当官的说:“我父亲天天晚上睡不着觉,听你讲话他可以睡得着觉。 ”因为每晚睡不着是来催眠来,所以说,那当官的就喜欢讲,那个人正好想睡,所以讲一下像催眠曲一样催催催就睡着了。 所以他每天都来,一场也不会少,也就是说他是为了睡觉,所以呢,这个念佛也好,我们讲课也好,我讲的目的是什么呢? 大家千万不要睡觉。 人为什么会睡觉呢? 人有两种毛病啊! 一种毛病就是掉举,一种就是昏沉。 掉举就是心烦不安,就是坐在那个地方,心里就是觉得没有意思。 像念佛,念佛念着念着没有味道,没有感觉,没有意思,因为人对于因果,对于生死,对于成佛的观点没有生起来之前,念佛是没有意思的。 一个真正发菩提心,真正对佛有信心的人念佛才有味道,所以呢,社会上很多很多念佛人,特别是年轻人当中,念佛念到最后面觉得没有意思,觉得空荡荡的,他内心就在打妄想,年纪大的老居士也有的是这样。 口里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又不晓得摄心,他也不晓得听阿弥陀佛名号,又不知道名号功德利益,这个佛的信心都没建立的时候,那个阿弥陀佛念的时候就一点味道都没有了。 一个人念佛念到没有一点味道的时候他就念不下去,他就张着嘴巴看着别人,然后呢东张西望,心里没有一种感觉,这是可以看得出来的。 念着念着要不就睡着了,要不就掉举,坐在那里念就念不下去,没有味道啊,内不摄心啊,外面对阿弥陀佛名号不感兴趣啊,所以呢早上四点钟就起床,到现在这个时候正好是想睡觉的时候,我们一支香下来正好睡半个小时,睡到醒过来以后呢又开始掉举,看着人家在睡觉,自己在东张西望的,就这种状态,我相信在一些人当中都会有的。 可能会很多这样的人! 要讲有修行功夫的人,即使你睡眠的业习过来,睡了一会,又开始用功,这里肯定也有很多这样的人,因为他对佛号功德有信心啊,或者能够摄心,或者能够用心摄住佛号。 他对佛有信心! 即使我们的习气比较重想睡眠,早上起的太早,可能念着念着就想睡觉,但是打了一个盹他就会醒过来。 醒过来之后马上又开始精进,他晓得来用佛号摄心或者注重名号功德。 假是说你这个人对佛的功德没有生起信心,对自己的心也没有生起信心,像这样的人就像我刚才讲的那个故事的那样,因为你在家里睡不着觉,在寺院里来就是为了好好睡觉。 就是说我讲话好比是催眠曲,你正好在后面睡,后来我来问你我讲的什么? 什么都不知道。 你们说有没有这样的现象? 肯定是有这样的现象! 因为我有这种感觉! 我在东林寺的时候有一次一位法师在讲阿弥陀经,法师讲着讲着我就想睡觉,开讲的时候眼睛睁开听着,听着听着就想睡觉啦,后来讲完一节课以后呢,有人问讲什么还记得吗? 什么都不清楚,一问三不知,就是一直在想睡觉。 我们的心垢很重,心疲倦以后就会想睡觉,睡觉不是休息,是因为你太累了。 你想一想? 你做什么事情累了呢? 你像工人一样在外面打工了没有? 你没有打工! 那你为什么累了呢? 不是身体累了,是心累了。 那你的心为什么会累了呢? 打妄想太累了! 知道吗? 东想一想,西想一想,那是很累的! 想着吃饭,想着穿衣,想着睡觉,想着儿子,想着孙子,那就累! 因为想到后面就累呀,所以呢人在分别妄想久了以后就很累的,累了以后呢想完了,想累了,就想睡一觉,醒过来以后继续分别妄想,想累了以后又再睡一觉,醒了以后又接着再来分别妄想。 你想一想,很多的婆婆在家里,儿子已经有了工作了,孙子也考上大学了,媳妇都是很好,但是她的心就是不安,她就拼命地想他们,想着这些情感上的俗事,就是放不下。 明明他们的生活都已经安排好了,但是你的心里就是不安,天天牵挂、执着。 一天没见到心里就难过,在寺院里住了几天没看到孙子就想回去看看,她心里就是不放心要回去转一下,看一下再回来,她就是这样的,心就这样疲倦的牵挂,所以心就好累呀! 心在付出啊,就像放电一样啊,电放完了以后要充电啊,睡一觉电充好了继续放啊。 是不是? 我们的心就是那样的。 不断地放电,放电了以后又充电,又继续睡一觉,就是这样的。 所以呢,我们的心疲倦了,所以才想睡觉。 这种牵挂是什么呢? 牵挂社会上讲就是“情执”啊! 什么最累呢? 到根本处讲就是一个—‘情’字! 情是什么呢? 情就是生灭的相续。 生和灭的相续而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执着,对于生灭的这个虚幻不实的东西产生一种强烈的执着,不舍得放下,这个叫做“情”。 情的根本——生灭,生灭的根本是什么? 就是淫欲心! 我们的烦恼从哪里来? 从淫欲而来。 就是杀盗淫妄酒的淫欲。 我们烦恼的根本就在淫欲处,也就是说这个东西给你带来无穷的牵挂,对于生灭的相续产生一种强烈的追求。 可以舍去自己的生命,想得到它。 这就是我们的根本处! 所以我最近看的那个楞严经的52种阴魔啊,讲淫欲几乎讲了很多很多,还有我最近看了叫张帝呀,对歌,讲一句话,然后就把它对出来。 有八个问题,几乎有七个问题都是男女之欲(就是讲男女之事),现在人的烦恼的根本都是来自于男女的淫欲,情的执着。 所以这个社会上,它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最大的烦恼,不管是酒店也好,歌舞厅也好,宾馆也好,家庭也好,就那个畜生也好,都是以淫欲为根本,以男女为根本,以这个东西来摄住我们的心。 所以我们有了这个生灭心的执着,这个情就执着于这个生灭的东西,所以强烈对这个社会上面生灭我法产生一种执着。 而产生相续而回忆,因为有生灭心在,生的东西它就一定会灭掉,所以对这个生的东西执着,它必定会灭掉。 不管是什么,我们的意识在生灭之中一直在延续,外面的物质在生灭,时间在相续,一直像水一样往外流,我们的情呀就像那个流水一样,跟着那个生灭追,追着你的心非常地疲倦。 我们活在这个世上,我们观察一下我们的意识,随着时间不知道在追什么东西? 其实念念之间都会消失掉,没有一个东西能停的下来,我们的意识停不下来,万物停不下来,时间停不下来。 像长江的水一样,像瀑流一样,一直在流。 我们的心就像瀑流一样哗啦哗啦往前流。 那么你想一想这种力量使我们的心不疲倦不才怪呢! 是不是? 因为我们的心随着像瀑流地水不断地相续,所以我们活着就很累呀! 佛教里讲无量的苦,这就是一种苦的体现。 我讲的这个目的呢,就是要我们对佛法生起信心,不要对世间那些东西生起信心。 今天来到寺庙打佛七,就是要把这个瀑流的心停止,让你这个生灭的心开悟,明心者即悟啊! 你明了它是瀑流是生灭心,我们彻底的断除,那你就不会活得很累。 所以人活得很累的原因是什么? 就是这个开悟明心问题。 你不要以为说你不累呀,事实上你内心的观察一下你累不累? 我们的心像不像春水一样? 都是很累的! 但是有些人呢,他累也不怕,他就不顾因果了,他就这样的下去! 有的人就不一样会站在生死彼岸,他知道那是瀑流般的生死而已,一念生灭八万四千个生死。 这是一个生灭的念头,我们凡夫一切付出都是为了这个,也就是说我们为什么要吃饭? 是为了要执着于瀑流般的生死。 我们为什么要穿衣? 我们为什么要工作? 我们为什么要上班? 为什么要成立家庭? 为什么在外面东跑西波? 都是为了这个瀑流的生死而对它的执着,为了得到它。 所以呢,你一再地付出,都是为了这个。 这是无明的烦恼啊! 社会上的人对这个生灭特别地迷恋! 像迷惑的人,就像吃了白粉一样,他没办法从里面跳出来,也没有人告诉他怎么去跳出来? 就把这个东西当成主要的东西了。 有智慧的人,有一点点觉悟的人就知道我们的生活不是为它而奔波的,不应该为它而奔波。 所以呢,佛教里讲出离生死啊,发菩提心,为利益众生故,活在世上。 只要把利他的心生出来你就不一样了! 我们现在打佛七起名叫无量寿精进佛七,我把这几个字解释给你们听一听。 其实它也是究竟义! 我把寺院起名叫无量寿寺,我是用了心的! 我把‘南摩’稍微解释一下。 什么叫南摩? 一般人认为南摩就是皈依的意思,其实南摩是一个觉悟的念头。 现在人写南摩,你想一想为什么现在中国汉文叫“南无”? 他为什么不直接写“南麽”呢? 他写个“南无”呢,人家说不应该念南无啊,应该念“南麽阿弥陀佛”啊。 “南无阿弥陀佛”是错误的,那为什么中国汉文写“南无”不是“南麽”呢? 其实“南无”就是离苦得乐的意思。 就是一个离苦得乐的字眼。 “南”字是离苦,“无”字是得乐,就是离苦得乐。 它就是这个意思,也就是个觉悟的念头。 这个“无”并不是我们讲的什么都没有,它是不生不灭的意思,它是解脱义,是乐的意思。 “无”者是究竟乐的意思,是一种解脱义。 “南”是离苦,它是指只要你离苦你就得乐,它是绝对而不是相对。 不是离开苦,有一个苦可以离,得乐有一个乐可得,离苦之时就是得乐之时。 就是太阳出来了,黑暗就消失了。 它不是说有一个黑暗可以消失掉,有一个光明可以来,光明和黑暗是究竟义,是一个东西。 那么说离苦就是得乐。 你离苦得乐的心,有离苦的心,就有得乐的心! 阿弥陀佛呢? 阿弥陀佛是法嘛,离苦得乐,“南无”就是我们的心,心和法一体了,所以就“南无阿弥陀佛”。 无量寿寺,无量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呢? 无量寿,阿弥陀佛有无量寿。 无量的本义呢? 并不是我们的意识中凡夫知见的那种无量。 一般人认为无量就是很多很多的意思,事实上无量并不是以多少作为比量的,按照现量上来讲,“无量”就是你现前多和少是平等性,没有一个少可得,没有一个多可得,多和少它都叫无量。 就像金子做这个大碗,做个小碗一样,那么这个小碗跟大碗同样用一斤的金子去做,做厚一点就是小碗,做薄一点就是大碗。 那么我们眼睛看到的这个碗呢,这个碗大,这个碗小,那么我们看到的大和小是我们的分别心而已。 那么对于佛来讲,对于觉悟的人来讲,这个大和小是不存在的。 也就是说这个小碗和大碗是究竟平等的,没有大和小,都是一斤的金子,你如果就看它的相而不看它的体就有问题。 所以“无量”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一般人认为阿弥陀佛寿命是无量无边的,因为阿弥陀佛寿命是无量无边的,那我们的寿命呢很短的了,很多人是这样认为! 就会说我们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那个地方好修行,那个地方的人不会死的,那个地方的人寿命很长,不会堕落三有,所以呢就有机会来学佛,这个世界学佛就没有机会,寿命太短了,就不方便修行,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法师们都是这样讲的,极乐世界无量寿,在那个地方修行何等方便啊! 是不是? 那个地方修行寿命又长久,智慧广大,那个地方呢所谓的讲西方极乐世界的智慧广大,人又不堕恶道,没有三恶道,都是善道,都是善人,所以到西方极乐世界是好修行啊,在此世界不好修行啦,那么他要发愿到西方极乐世界修行,大家是不是这样讲? 错矣! 这样讲是错误的,知道吗? 不对的! 大错特错! 为什么呢? 你想一想,佛陀的无量寿,佛是尽虚空遍法界的,佛陀摄起了十方诸佛,而十方诸佛的寿命无非是依止于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寿命是尽虚空遍法界的,阿弥陀佛的寿命它是一个立名时间的概念,一切众生在这个时间概念里安住,任何一个众生不能离开无量寿,离开了佛陀的无量寿,那么说佛陀的生命就和我们没有关系,那我们的生命从哪里来呢? 我们人的寿命在哪里安立呢? 我们的寿命就是阿弥陀佛的无量寿,阿弥陀佛的无量寿是尽现在,过去,未来,没有一个众生不依无量寿而安,没有一个物质不依无量寿而住,也就没有万物,空间之境,时间之名,我们看到的任何一件东西,只要你打开眼睛,听到的声音,眼睛看到的色相,鼻子闻到的香味,嘴巴吃的酸甜苦辣,身体触到的一切冷温暖体,它离开了寿命,就没有空间的相续力,没有地火风水空能建立。 如果没有阿弥陀佛的无量寿,也就没有下一辈子投胎,你就没有了。 没有阿弥陀佛的无量寿就没有现在过去未来。 作天今天明天从哪里来呢? 以为是你主宰吗? 你能主宰作天今天明天吗? 不是我们主宰的! 没有阿弥陀佛的无量寿,你根本不存在,是不是? 没有寿命,没有时间,大家想一想,昨天活到今天,上一个小时生存到下一个小时,你能生存吗? 没有寿命你能从昨天活到今天吗? 说事实话,没有无量寿,你没有办法去住的。 寿命是什么? 寿命者,即法身。 法身就是立名无量寿,一切众生所依止。 没有一个众生不依寿命而安住,就是没有一个众生不依法身而安住,没有一个众生不依自己究竟的佛性而安住,只是我们没有悟到佛性而已。 知道吗? 如果我们悟了,就知道了。 如果没有开悟的人就应该信阿弥陀佛,如果你明了法性,那么讲阿弥陀佛我一讲你就知道了。 就是说看了一点经典的人,稍微看一点经典的人就知道这个道理,如是信者。 大家说时间在哪里? 时间在肉体的什么地方? 肉体里面能找到时间吗? 鼻子里能找到吗? 眼睛里找得到吗? 大家想一想! 这个“无量”是什么意思? 大家知道了吗? 什么叫无量寿? 什么叫“无量”? 无量是在不平等中见平等性,不平等相见平等性,是为无量的意思。 什么叫分别心呢? 不平等。 什么叫不平等呢? 就是长和短。 有无,多少! 平等性都叫无量寿。 你活一天也叫无量寿,你活一秒钟也是无量寿,都是在时间里面。 我们身体里面找不到时间的,身体里面看不到时间的。 你不要以为说钟摆在那个地方叫做时间,那个钟是个空间,这个钟上面写个一点,两点,三点,四点,五点,你认为就是时间吗? 那个钟不叫时间,那你把1,2,3,4,5,6,7,8,9,10,11,12数字当作时间也是错误,不要以为能转就是时间,认得字就是几点,你搞个东西在那转,不写数字看看,太阳也在转啊,你自己抱着念佛堂在转,你说是几点啊? 那也叫时间吗? 你不要以为钟在转叫作时间啊? 所以大家不要搞错了,那是一个表法的,那个是表时间存在性,是我们的意识,事实上时间的本体是不动的。 我们看到动的体那是钟在动,那是太阳在动,是你自己身体在走动,时间本体是不动的,是你在走动,知道吗? 身体在走动你认为时间在动啊? 时间没有动的,你读了初中你就知道,我讲这个道理也许婆婆听不懂。 这个道理你听懂了你就知道无量寿,在你听到这个无量寿名字的时候,你就听到你自己安住处。 大家知道吗? 无量寿在哪里? 大家说我到无量寿寺去,无量寿寺在哪里? 无量寿在哪里? 无量寿遍一切处,是每个众生安住处。 你离不开无量寿,也就是说你离不开我无量寿寺,是不是? 在你动念无量寿的时候,已经跟你本来相应啊,你在亲近真实父母,也就是你在亲自呼唤你的父母而已,知道吗? 在你称念你真实父母的功德有多大呢? 不可思议啊! 也就是说在你念佛的时候,在你护念无量寿的时候,无量寿即已把你摄起尽现在过去未来啊。 在佛经里讲,在你憶无量寿的时你已经摄取不舍。 就是你不要来无量寿寺,在你想到无量寿的时候你已得度。 那个时候你不需要到这个地方来,只要想无量寿这几个字你已经就被度,有法师讲还要走七步,走七步才被度,就不堕地狱,恶鬼,畜生。 其实啊,你闻无量寿就是跟你根本相应故。 跟你根本相应故,所以无量寿寺这个名字非常地独特的! 无量寿寺啊,这也是众生的福报。 有无量寿寺出来,这绝对是众生的福报。 知道吗? 不是某一个的福报,闻信称念无量寿者,既得解脱。 不要你往这里走,听闻无量寿寺只要称念无量寿你就解脱了。 是不是? 无量寿,即解脱。 还不是明天,即解脱者:现在过去未来。 在你闻到无量寿的时候,现在亦解脱,过去亦解脱,未来亦解脱。 过去亦无量寿,现在亦无量寿,未来亦无量寿。 那么说现在过去未来,你一念无量寿,现在过去未来同等解脱。 无量寿寺名有这么大的功德! 念无量寿寺的亦然具备同等功德,过去未知,现在已知。 过去不知道,你不知道无量寿,也就是不知道无量寿寺。 今天知道无量寿寺,是不是? 所以大家呢,要多亲近无量寿。 识本者啊,你已经找到根本,这是本觉。 你到无量寿寺来,叫始觉。 你念无量寿,回本觉故,你到无量寿寺来,就是你那个家里去,到你家里那个去,叫作本觉。 到无量寿寺来,叫始觉。 始觉,本觉。 始觉,开始的始,叫始觉。 始觉是发起本觉,有始觉才有本觉。 本觉迷失啊,我们的本觉迷失了,因为有了始觉,才会恢复本觉,是不是? 那么说你那个家在无量寿,但是被你现在这个家给迷惑了,什么儿子啊,孙子啊,被这个亲人啊,被这个情的眷属啊,这个世界你不遇无量寿,你没有遇到无量寿,告诉你呀,全错! 全部是错误的! 除了无量寿之外,你不管做什么全错! 为什么呢? 无量寿之外,就是佛之外,都是众生之见,以众生之见全错! 是不是? 所以,在这个世间除了无量寿之外,因为你本觉迷失啊,你到始觉(就是到寺庙来)闻到法师讲法,我把你开显出来,你始觉,始觉即悟啊。 你悟到就回到本觉。 你回本觉就解脱,是不是? 你就回到本位。 那么说我们从本觉上面来讲,我们本觉为什么会迷失呢? 本觉迷失的根本因,就像微风吹动,那个风吹你以后,身上一种冷的感觉。 或者说日头一晒,就有一种热的感觉。 然后对于冷和热,在未觉之前,你觉得热很舒服,冷很难过,然后对热产生了执着。 对于风呢,产生了排斥。 是故,生起了生死相续执着。 知道吗? 就是说对于冷的东西生出了排斥之心,对于热的东西生出了欢喜之心。 像今天是冬天啊,见到太阳很欢喜啵? 在冰里面就很冷啦,谁愿意到冰里面去生活呢? 早上都不愿意起来了,太阳出来了就想去晒太阳了,这个就是生死。 在你没有遇到善知识,在没有遇到佛在世的时候,你跟谁一样呢? 就跟外面的小畜生一样,那个猪啊,狗啊,鸡啊,差不多的! 为什么会跟它一样呢? 你想一想! 你到外面去看一看! 现在太阳出来了,谁不想到那个地方去晒太阳啊? 是不是? 除了觉悟的人之外,像你们坐在这个地方,现在外面有太阳都想出去晒太阳,是不是? 因为你们现在觉悟了,始觉吗。 是不是? 你就不想出去晒太阳了,那个什么蚂蚁,苍蝇,小狗,我告诉你,它才不管那么多呢! 它看这个地方冷得很,它打开门,看到太阳,马上就跑出去了。 这个就是在没有闻到佛法之前,就是那样的状态,就是与畜生无异。 就是说你没有闻到无量寿,始觉没有现前,跟畜生无异啊! 包括我自己,我没有遇到无量寿,我也跟畜生无异啊! 所以呢,没信佛之人,跟畜生有何区别呢? 想一想? 跟畜生有什么区别? 所以,{观经}里面讲:我看众生啊,一眼看过去都是地狱,恶鬼,畜生充满这个世界啊! 就是执着于生灭的生死啊! 贪着于享受啊! 嗔于烦恼啊! 就是看到享受的东西就去拼命地执着,所以呢,我们的本性就迷失了,然后执着于外面的冷和热,产生排斥和欢喜。 只要生灭的东西,就会用心抓住它。 太阳还是要下山的。 所以呢,我们老是抓住那个变化不定的东西,所以产生了生死,生死然后产生执着。 欢喜的东西就要,不欢喜的东西就嗔恨。 贪,嗔 ,痴,慢,凝就慢慢生出来了,而这种贪,嗔 ,痴,慢,凝就慢慢增长,越长越广,到最后面呢就像车轮一样转,再也停止不下来,变成狂徒。 就像人掉了头一样,然后到处找自己的头,找也找不到。 所以呢,在这个世界上狂奔! 释迦牟尼佛看到以后就告诉那个人:“孩子啊! 莫跑莫跑,你头在于颈上啊。 ”佛陀告诉我们的本位啊! 他说你不要在外面去找啊,头就在你的颈子上面啊,你干嘛要找呢? 我们众生呢,就是这样的! 头明明在颈子上面,他不相信,就到处狂奔。 后来人家告诉他,头在颈子上面,他不信,他还去奔波。 就像社会上人一样! 你跟他讲佛法,他不愿意听,所以呢他还是照样的去奔波。 所以社会上人不信佛的原因,就因为他是非常习惯的,就像开车一样,那个车子开的时候呢,非常地快,你脚刹都刹不住的。 是不是? 非常地快,太快啦! 那些人不学佛的原因,就因为他那个生活的速度啊,他那种惯性的速度非常地快,所以叫他刹下来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所以社会上不学佛的原因,就因为他那个刹那生灭心不断,太快了! 你跟他讲他也听不进去。 但是我们应该不会是这样的,实际上你们也是这样的,你不要以为说我没有了,事实上你也是一样的。 你一出门你就会这样,就是我现在跟你讲,你听懂了吗? 也许有的听懂了,也许有的没有听懂。 但是呢,你一出门这个发动机又开起来了,是不是? 又开始呜呜呜的跑,你就是这样的人,是不是? 生灭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知道吗? 我们执着于这个生灭是什么东西? 按照藕益大师讲:生灭啊,本体是究竟无。 我们没有微细的观察。 他说“生者全生,灭者全灭。 生的时候就没有灭,灭的时候就没有生。 大家想一想,生时,前生后生,前面也是生,后面也是生。 我们一般人认为呢,这个东西存在叫生,破坏了叫灭。 是不是? 有生有灭,这叫生灭,这是相对而言。 藕益大师讲了,并非如是啊,生者亦生,灭者亦生,前生后生。 只要你是生,那全部是生;比例来讲,灭也是生啊。 生出一个灭出来,还不是生吗? 空也是生,有也是生。 空出来,有出来,还是叫生啊。 这是你心的问题啊。 这个人消失了,你心里有个消失出来。 楞严经里面讲了,释迦牟尼佛不是敲钟吗,他说:阿难啊,这个声音你听到没有? 阿难:我听到了。 听到声音,后来又不敲,又问阿难尊者:你听到没有? 阿难:没听到。 后来他又敲一下,问阿难尊者:你闻到没有? 阿难:我闻到了声音。 他又不敲,他又问阿难尊者:你闻到了没有? 阿难:我没闻到。 后来释迦牟尼佛就说:无明者,我问你听到没有? (耳听啊)耳朵听到有,好像没有,好像有生有灭。 我问你闻到没有? 有也是闻,没有也是闻。 你闻到了有,闻到了没有,那都是在闻啊,是不是? 闻信不灭啊。 我们的闻信是不会灭的,知道吗? 我们的闻信唯有生,唯有灭。 生者全生,灭者全灭。 要讲生,全部是生,要讲灭,全部是灭。 大家看到常福坐在这个地方,那我走了以后,再问你:有常福啵? 你说没有常福。 你怎么知道没有常福呢? 常福没有你就不应该有心啊! 证明心是不生不灭的嘛。 有这个常福和没有这个常福,你都有闻信啊。 听懂了没有? 也就是说这个生和灭,你看到有生有灭,这个灭出来了,它就叫生。 生出来一个灭啊! 这个东西消失了,你心里生起这个东西灭了的心,就像白天,黑暗一样,太阳出来了,我心里生出一个亮光来。 黑暗出来,我心里生出一个黑暗。 是不是? 那还是心里生起一个黑暗呀。 都是在生啊! 就是说,一生全生,一灭全灭。 生,全部是生,生里面是没有灭的,灭的话,就不存在灭了。 是不是? 大家说有没有灭? 有没有灭存在? 就是全是生,没有灭的。 过去心也叫心生,生出一个过去。 你说过去没有了,那还是生出一个没有啊,还是生啊。 生起一个没有心,懂不懂啊? 没有的心生出来了,生起一个没有,生起一个有,也是你心里面生出来的一个念头啊,都叫生啊。 是不是? 只要你生出念头都叫生,念头出来叫生,没有念头什么都没有。 那个东西都是你的那个念头里,只要能在你的脑子时反映都叫念头,都是叫做生啊,一直在生啊,东西在变化。 你变化一个东西,你心里就生出一个变化。 好像是灭,全部是生,懂不懂啊? 一生全生,现在过去未来生,没有灭。 哪有灭呢? 一生全生,就是说一生无灭。 生者,全生。 就没有灭,那也就是没有生灭。 是不是? 哪有生灭呢? 生跟灭不能同头啊! 大家有没有说生跟灭是同时的呢? 生跟灭不能在一起的,要灭的话大家就寂静了,什么都没有了。 要灭的话,你就不应该动出生的念头啊? 念佛,不念佛,念佛也是你那个心,不念佛也是你那个心,都是心啊。 生出念,生出不念。 还是叫生啊。 所以呢,生者永生,就无有灭存在。 这个叫作呢,生。 一生全生,藕益大师说。 所以,生灭不能同时,就像黑夜跟白天不能同时建立一样,有没有说白天和黑夜同时建立呢? 它是不能同住的。 那我们呢,老是把生灭同住。 这个生,那个灭,总认为说这个生,那个灭,从现象上看。 我们有生灭,那是你的分别心而已。 你的心里面加了一个名词,叫作生灭。 实际本体是没有生灭的! 都是你那个心,都叫生。 因为有生灭的名词执着而产生烦恼。 比例来讲吧,有人说我小时候很苦啊,好可怜啊! 在家里受了好多苦啊! 那么说我在回忆,我也说我受了好多苦啊,我在家里父亲打我,骂我啊,吃饭,拉屎啊,在小的时候被狗咬我一下,我很痛苦啊。 那狗旺旺旺地叫,我吓得要命啊。 什么中午一餐饭没吃啦,没菜吃,比较苦啦。 老是在回忆之中,但是在我后来修行之后,我出家之前怎么样的苦啊,后来我修行没这么苦啊? 老是在回忆,我那时候经过了多么多么苦,什么在东林寺三步一拜啊,怎么样修行苦啊。 我讲的时候就觉得我那个时候好苦,我跟你讲怎么样苦,怎么样苦啊,但是我在那个修行的时候我打坐,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坐在那个地方很舒服,后来,我过了几年以后告诉你:知道啵? 我坐了两个小时,三个小时好苦啊。 那事实上我当时坐在那个地方很享受啊,是不是? 哪有苦存在呢? 事实上那后来搬那个名词在那说,很苦啊,很苦啊。 那现在人吃肉,过去人没肉吃,我那个时候好苦啊,那个时候没有肉吃啊,你们这些人怎么样的,怎么样的,那个时候好苦好苦呀,吃腌菜,吃白菜呀,都没有一点肉吃啊,就在讲给别人听。 这是什么样的心态呢? 想一想? 那个时候苦,你在三岁的时候好苦啊,妈妈不给你奶喝啊,在小的时候没有人带你啊,好苦啊。 你怎么知道你三岁的时候苦啊? 你怎么知道你妈妈那时候没带你,你苦吗? 你怎么知道的? 根本不知道,在回忆之中,自己的假象而已啊。 那个加了个名词,好像很苦,那是名词的祸害。 那看电视流泪是不是? 都是假的! 讲苦都是假的! 没有一个真实的东西,是不是? 这个名词害人啊! 这个“烦恼”两个字写出来以后就是害人的。 看到人家烦恼的时候,你就马上产生很多的回忆。 那个苦摆在那个地方,你就流眼泪,好像好苦的感觉。 一听到这个字啊,你就生出悲哀的思想。 所以这些名词啊,我劝你们不要再回忆。 不要跟人家讲你过去好苦好苦。 那英雄,好汗不提当年勇啊! 老是在回忆自己的过去,要想自在,不要老是想着苦的事情。 就是说这些名词害人! 所以呢,我们是通过名词看到实相。 不要直指为月,这个名词要识真相。 并不是眼睛看到这个手指不放,老是执着于这个东西,产生种种幻想,回忆。 是不是? 前天就讲过,烦恼的东西,加了另外一个漂亮的字就不一样了。 把结婚当成喜事。 你把狗当可爱,那是个畜生。 那可爱,大家都来养狗了;说狗很脏,上面有细菌,你摆在那个地方,大家都不养了。 你说狗很可爱,是生命啊,怎么样怎么样,那大家都去养狗了。 一个词的关系,会影响人的心态,是不是? 一个不美丽的东西,比例说现在打麻将,说人要娱乐啊,打麻将好啊,精神安慰啊, 搞好名词在上面,大家有面子去打麻将了,个个去。 打麻将可以安住身心啦,老人可以怎么样怎么样的,调解身心啦。 明明赌博的东西,人坐在那个地方血液不循环,血管不能舒畅,赌博心里是不安的,输钱心里也是不安的,你痛苦他也痛苦。 打麻将这种贪嗔痴的心都会暴露出来! 那现在人把打麻将当作什么呢? 老年人要搞娱乐啊,当作一种娱乐,那是吃喝嫖赌之一,社会上一直公认吃喝嫖赌是四大恶害,现在说打麻将没有关系,是一种娱乐啊。 加了一个漂亮的名词,所以大家都大大方方的去做了,是不是? 所以呢,很多东西都是一个名词的利害关系,然后我们心态搞到里面去了,所以把我们迷惑了。 同样如是! 知道吗? 对这个生和灭呀,都是一种假象而已。 我们认为有这个生灭的,去执着,抓住它不放,是不是? 所以我们要从这里呢认识到这个问题,不要被名字所欺骗。 所以,过去一个人啊,他学了孔子以后,知道名词之害嘛,他就把孔子放在那个地方,用鞭子抽,打孔子啊。 他说:孔子害人啊! 搞个名词放在那个地方,发展这个字,搞到很多人呢就学这个名词,不去跟实相相应。 然后他就拼命打他,结果打得真的出血了。 学老子的人打孔子,他打了一段时间他用心去打的,他说他害人,结果他真的打出血了。 就是一个草把子,天天打天天打,真的打出血出来了。 就是嗔恨心就暴发出来了。 包括我们出家人也是如是啊! 我们现在看经典,哪个不执着于名字呢? 都执着于字相。 大家都看《地藏经》啊,《华严经》啊,拼命看拼命看。 六祖大师讲过啊,解一句胜读千遍啊! 就是说如果你看《华严经》,《法华经》也好,你能够解一句也胜读千遍,你读一千遍不如解一义呀。 就是说我们依一义,不依不了义。 我们依法,不依人。 知道吗? 要依它的义,不是说我们把经拿着天天的念,要了解它的本义! 所以呢,法师讲法的目的,其实就是要开显经义,把佛陀真正经典的真实给它说出来,让我们去信受它。 也就是说不要执着于指头,要看天上的月亮。 《涅磐经》里讲得很清楚啊,不解义者与畜生无异啊! 我们很简单的比喻,释迦牟尼佛讲的话并不是在骂我们,我们做一个简单的事情就能看出,我们把狗牵过来,然后你跟狗讲:你看月亮。 那狗啊,绝对不会看月亮,它看着你的手。 然后你说:你看月亮。 你以为狗在看月亮。 你告诉狗:月亮在这边,那边在太阳。 狗会跟着你的手,它不会看月亮,它还是看着你的手。 畜生就是这样的! 手指到什么地方,狗就看到什么地方。 证明我们这些人做事情,不解义者与畜生无异! 这是《涅磐经》里讲的,是不是? 我们对于解经不感兴趣,老是执指为月,这跟畜生就是没有差别,想过没有? 所以我们跟畜生做的事情一样,真的跟畜生一样,是不是? 但是我们这些人呢,认为自己不是畜生。 我念了多少地藏经,我念了多少华严经,我念了多少妙华莲华经,六祖大师喝斥那个比丘尼,读经千遍不如解一义啊。 但是呢,说我不叫你念吧,说常福怎么不叫人家念经? 是不是? 真正的念经是什么? 念经能跟真正的义相应故,才叫念经。 知道吗? 念者,今心也。 经者,与法相应。 就是心跟法相应故,是为真正的念经。 如果你不能和胜义相应故,是人念经,跟一张白纸黑字一样,聋盲咽哑没有区别的,释迦牟尼佛讲,是八难之人呀,聋子,盲子,哑巴,他是远离佛法。 还有地狱,恶鬼,畜生是远离佛法。 还有一个是世智聪辩,远离佛法。 那现在聋子,盲子,哑巴的人很多。 就像我们平时念阿弥陀佛,不解义。 不要闻说阿弥陀佛,只要一个只持名号,就是不解义。 就是善知识不要,不要善知识,不要师父,不要闻信。 佛陀讲解你无所谓,你就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就这样念,也不听法师讲法,解开。 所以你心中呢,没有解义。 无量寿,什么叫无量寿? 立名为无量寿,这立了一个名字叫无量寿。 那么说什么叫无量寿呢? 就是阿弥陀佛。 什么叫阿弥陀佛呢? 光明无量照是放过无所障碍,彼佛寿命无量无边。 那么光明无量寿命无量,从这个里面可以解释无量寿是何意? 那么说立名无量寿,那么立了它的名字就知道它的本义,这就是真正在念无量寿佛者。 而不解本义者,立名无量寿,就是立了一个名字。 就像常福一样,我叫立名常福,并非我是真正的常福。 立名,就是一个假设的意思。 知道吗? 立名就是这个字并非真实,它有真实处,是立个名字而已。 那么说它立了个名字,这个名,它要把名的德说出来。 所以呢,三藏十二故,无非是讲名的德啊。 名号之德显现出来,把名号之功德说完以后,哇! 那个名字就化解了! 变成得空,无相,无愿了,那个就是南无阿弥陀佛。 什么叫阿弥陀佛呢? 空也。 什么叫阿弥陀佛呢? 无相也。 什么叫阿弥陀佛呢? 无愿也。 就是得空无相,无愿,是为南无阿弥陀佛。 那么就是得空无相,无愿,原来空,无相,无愿就是南无阿弥陀佛。 那你念阿弥陀佛,念念之间空无相无愿,也就是要把它解开,那念念就跟它相应了。 生灭无生生不生,乐帮哪啃尽人行,谁知万丈红尘里,莲中花开月证明。 也就是说生灭无生处,我们不要执着于表面的名字,所以呢,我们要看经,就要看真实的经典。 而真实的经典就像唐玄藏到西天去取经,取了一个无字经,没有字的经,那就是从法性中出。 真经,但是我们不认识,你愚痴啊! 就不认识啊! 不认识就要开解啊,因为我们迷失本性啊,本来我们都是佛性,但是被我们的烦恼所迷惑啊,我们的烦恼可以隐闭我们的法性本来宝藏啊,变成了生老病死啊。 我们的生老病死,这种种烦恼,它都因为分别心,它把我们本来清净的法性给埋没了,然后变成了现在的生老病死。 自性是不会毁灭的,它只是个变化而已,那么变化成生老病死,就有种种苦出现。 那我们应该闻法得到般若智慧,就是金刚的信心,金刚能摧毁一切烦恼,般若智慧就是真正的金刚。 而这个金刚智慧可以破除我们的烦恼,恢复我们的本觉,也就是金刚般若显现出来,显出来的本觉而随着始觉而明了。 所以呢,我们今到这个地方来目的,佛陀的经典是起什么作用的? 是令我们觉悟实相。 所以六祖大师讲了一句话,以摩诃般若波罗密,我们每天早上都要唱一遍的,什么叫摩诃般若波罗密呢? 靡诃者,大的意思,般若者,就是大智慧的意思。 以大智慧到彼岸。 什么叫大智慧呢? 大智慧就是佛的智慧。 大,不是大小的大,大,就是佛究竟的意思;佛的智慧。 所以呢,以佛陀究竟的智慧。 智慧是为始觉,佛,是究竟本觉。 以始觉会于本觉,那么就成佛,究竟觉。 昨天讲过,我们打佛七的用途是干什么? 一个是利他的关系,对自己的亲人,父亲,眷属,希望他们得好处;第二个希望自己的身心得好处。 就是利益的问题;第三个跟佛亲故;第四个为求往生故;第五为求开智慧故;这就是打佛七的目的。 所以,学佛,你这个念头改变过来了,打佛七就有意义。 如果念头没有改变过来,你念佛就没有意义了,你就觉得枯燥无味。 你想一想,后面有很多牌位在那个地方,看到没有? 都是你的亲人,活着的,去世的,都有;现前的利益,你念佛在这个地方,身心禅定,想得到一种安心,当然对身体肯定有好处,现前的利益;不光是现前的利益呀,跟佛陀亲故。 一直亲近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亲近故。 跟佛亲故;为求往生故,现在开始求往生,念佛能不能往生呢? 现在就可以当下往生。 往生有两种:一种理上往生,一种事上往生。 理上的往生就是社会上的万物放下,现量的心就往生了,从此杜绝生死。 事上的往生,就是你的肉体丢掉,能不能把这个肉体丢掉? 都可以丢掉的。 这个我是有亲身的感受的。 我有一次念佛,只要你与法相应,阿弥陀佛的心把你彻底的空掉,然后你就往里面信入,念南无阿弥陀佛,表里如一,一直在念,然后你的身心就设想,你的身上就像有一个吸铁石一样法界阿弥陀佛,然后拼命的把你空掉,就像一个人在吸你的水份一样,把你空掉。 到一定的时候,但是你会生出恐怖心,因为我有这个感觉。 我有一次念,我想求往生嘛,我就拼命念,拼命念,念到这个身体呀,好像有佛在吸住我的身体一样,然后往法界里印,把你整个的身心拼命脱落自己,这个时候人我还是怕死,哇! 内心好恐怖! 一念恐怖心生出来。 但是,人真正的求往生,现生中就可以往生,如果我这样的继续念下去,现生中马上就可以往生。 就是说,现在就死是可以的。 你的身心脱落,不需要任何想法,就直接输到阿弥陀佛那个地方去,你跟阿弥陀佛之间啊,一直往阿弥陀佛里面输,这个世界是没有我的世界。 这个法界事是阿弥陀佛,理是无我的。 一直这样的,到那里面去,坐在房间里面念,你真想往生的话,就这样念,我保证你肯定往生。 这个往生是很自在的,这种往生既然有一点恐怖,因为人的根性对于生命非常地执着,有一念之间的恐怖,但是恐怖过去了以后,就是大解脱,真正的解脱。 所以呢,人不管现在死也好,将来死也好,死的那一念有恐怖的,就不管哪一个,死的那一刹那肯定恐怖。 就是我这样的心,都还有恐怖呢,何况你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人,是不是? 还没有精进。 所以呢,我们要有一个求往生的心! 我们现在准备往生,就这样的往生。 你不要说我还有儿子,孙子啊,我还有牵挂,我不想死啊,这样的心态一生起来,你也没有关系的。 事实上你也死不掉,我也知道你死不掉,我都死不掉你还死得掉吗? 最起码你有一个求往生不怕死之念啊,是不是? 你将来还是要死的。 但是死的时候有一念恐怖是肯定存在的,那么唯求智慧故。 就这样,阿弥陀佛! 发布时间:2020-09-05 15:31:56 更新时间:2024-02-05 18:10:16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18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