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蔡礼旭老师:任何时候都是长善救失的机会点 内容: 任何时候都是长善救失的机会点蔡礼旭老师我们来看看这些重要的心地,什么时候教? 是不是他大学毕业再来学? 不可能。 学如逆水行舟,他这些心态没有起来,他一定长不好的心态,不进则退。 孝心没起来,他会长什么? 他会长不孝的心,他会长忤逆的心。 仁爱心没起来,他会长什么? 自私的心。 勤俭的态度没起来,他会长什么? 奢侈、虚伪,这是放纵,不和顺,他就是脾气很大。 我们现在冷静来看看,这些心地我们的孩子扎根了没有? 再不扎一直往后退,而且习惯成自然。 教孩子这些最重要的做人做事,愈小教愈好教,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我们都觉得我们是受高等教育,好像懂得比以前人多,这都是我们的错觉,而且都是我们这个时代因为学历造成的傲慢。 以前的人可能不懂很多的字,但是这些做人的态度他们的心里很明白。 我们就有老师回想到,他小的时候奶奶煮的佳肴,第一盘一定是给家里的长辈吃。 我们现在煮起来的佳肴,谁先吃? 小孩,你看倒了。 第二盘是给村里面私塾老师吃。 人生最重要的德行的根基孝敬,就在这一个动作当中自然就扎下去了。 当孩子恭恭敬敬的把佳肴端到老师的面前,老师也很欢喜,他也觉得很喜悦、很踏实。 而当我们了解到心地才是教育的根本,所谓“长善救失”,都是心地的重点。 什么时候是长善的机会? 什么时候是救失? 任何时候都是长善救失的机会点。 诸位朋友,我现在坐在这里讲课,我很紧张,这是正确的心态还是错误的心态? 错误是不是? 为什么会紧张? 得失心很重,爱面子。 这个时候就要调整,所以时时刻刻其实都是在修养自己。 我们对孩子也是时时刻刻都是在启发他、教育他的时候。 比方说走路,诸位朋友们,我们现在的孩子会不会走路? 笑死了,谁不会走路! 当他在走路,他的心性是不是正确? 一般现在孩子走路,有的走得很快、很急。 急躁的心,做什么事都很容易出状况。 现在的孩子心都定不下来,什么时候是他练心定的好机会? 就是他在行住坐卧当中都是在锻炼。 我们不能只看到他走路,还要看到他现在心的状况是对,还是不对? 他走得很慌张、很急躁,这时候说慢一点慢一点,慢慢走。 走路的时候要谨慎,不然会受伤,现在孩子走路要不就撞这一下,撞那一下,甚至因走路不小心,连命都没有了都有。 我们就曾经听过,走得很慌张,要坐电悌,电梯在维修,他一不小心,都没看清楚,一下就踩下去,那可能命都没有了。 走路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有个恭敬的心? 假如他跟爷爷奶奶一起走,走得很快,爷爷奶奶在后面,等一下,慢一点,这都是没有恭敬的心对长辈。 在走路的时候,《弟子规》说的,“长者先,幼者后”,当下他的心性就在培养一个恭敬的态度,都会去想到别人的态度。 还有走路会东张西望,心很不定,《弟子规》说,“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走路的时候很定,不要东张西望,好管閑事。 走路谨慎,“宽转弯,勿触棱”,真会引导孩子,日常生活的一切时、一切处都是教育的好机会。 所以,以前的人懂,行住坐卧都是教育。 发布时间:2020-08-29 15:14:23 更新时间:2024-02-05 18:10:12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19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