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蔡礼旭老师:孝是道德的根本 内容: 孝是道德的根本蔡礼旭老师中国有一句话说“百善孝为先”,这句话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是说孝为百善之首,第二层是说孝心开了,百善皆开。 孝是德之根本。 《孝经》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孝是道德的根本,一切教化都从此而产生。 所以,道德教育一定要从孝教起,找到根本,德行才培育得起来。 当孩子有孝心的时候,他的行为就会产生很大的变化。 比如《弟子规》说“父母呼,应勿缓”,有孝心的孩子跟父母讲话会不会很无礼? 不可能。 当一个人对父母讲话懂得恭敬,这个态度一内化,他以后面对其他长辈,讲话也会恭敬。 《弟子规》说“冬则温,夏则凊”,有孝心的孩子懂得关怀体恤父母,当他关怀体恤父母的心慢慢内化后,就能把孝心扩展到体恤其他的长者,甚至于体恤所有的亲人。 所以,孩子的体恤心、细心从哪里开始? 从对父母的孝心开始。 之后他对自己的身体也会爱护,因为他有孝心,怕父母担忧,“身有伤,贻亲忧”。 有一个孩子感冒了,他在日记里写着:“今天我感冒了,我很难过。 不是因为我感冒很痛苦,而是我感冒就是不孝,因为‘身有伤,贻亲忧’。 ”有孝心的孩子会不会养成摧残自己身体的坏习惯? 不会,他会自爱自重。 他有孝心,就会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德有伤,贻亲羞”,绝对不能给父母丢脸。 我们小时候最怕听到哪一句话? 别人骂我们没家教。 一想起这句话,什么坏事都不敢做了,深怕丢父母的脸。 孝心一开,善行就开了,所以教孝特别重要,孝不能不教。 发布时间:2020-08-25 15:18:12 更新时间:2024-02-05 18:10:10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19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