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净界法师:凡夫靠自力修行,在生死关头最难得力 内容: 在这个修行波罗蜜的过程当中,常恒地不忘失菩提心。 就是这个菩提心不能有忘失,更不能完全没有。 你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都为魔业,更何况你没有发菩提心,那修行就更没有什么好的结果了。 所以发菩提心是大乘修行佛法必要条件。 所以现在,原来讲受菩萨戒的情况,受菩萨戒不需要其他的前提,他就是有发菩提心的前提。 你发菩提心,是菩萨的种性,你就可以受菩萨戒。 受菩萨戒就表明你已发菩提心了,你跟未来成佛就接上一个因缘了。 原来我知道我们新加坡居士不敢去受菩萨戒,去年李文发居士带了一个头,去受了菩萨戒。 一受菩萨戒他感觉到自己心性上的转变力量很大。 所以我们希望在座的诸位,也发心去受菩萨戒。 受菩萨戒的戒体不是尽形寿,而是尽未来际,生生世世不失去的。 这就是让我们具有着修普贤行愿的一个心态,生生世世不忘失菩提心。 这样,你又在菩提心的心态当中,修行种种波罗蜜,就能够有很强的对治三障烦恼的力量,这就灭除障垢无有余,伏灭烦恼。 一切妙行皆成就。 伏灭烦恼,然后使他修行世出世间的大乘行,都能够得到成就。 这是由于普贤行愿力加被故,也有你发了菩提心故。 这样他就在出世间,于诸惑业及魔境,世间道中得解脱。 诸惑就是在自己的烦恼里面,在自己的烦恼和自己的恶业里面。 以及魔境,魔境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现实的环境。 大家都是追求金钱,追求权势,追求五欲的享乐,好吃懒做,这些都是魔。 现在是法弱魔强的时代,现在这个魔境的力量越来越大。 由于我们在这个魔的境界当中呆久了,还觉得它很正常,甚至以魔为伴,这很麻烦的事。 所以修行普贤行愿,你得认证这些五欲六尘诱惑都是魔境,你得要从这里出来,你得要厌离,你得要对治,你不要完全地拥抱这个魔境,那你自己也一身的魔气,你也就是魔子魔孙了。 所以这个普贤行愿,在这个世间道中,这样的五欲的魔境当中,你要有解脱的渴望。 这种渴望,就像比喻成你是一朵莲华,这个莲华,它是清净的,它在水中,但是它从水中长出来,长在虚空里面,所以出污泥而不染。 就比喻一个修道人,莲华的根,莲藕是在污泥浊水里面,但是你的莲华莲叶要长在虚空,不能同流合污。 当你长在虚空里面的时候,这个污泥浊水不仅不构成障碍,反而成了滋养莲华的一个养料。 这就是即烦恼为菩提。 所以修行普贤行愿,自己要像莲华出污泥而不染一样的,那样的一个洁净,那样的一种解脱,这就是指世间的解脱。 那个污泥浊水代表世间的烦恼,你不著水,长在虚空,代表你得到了解脱。 亦如日月不住空。 日月代表我们出世间法的功德,你的日月的光明出来了。 但是你不能住在虚空里面,要无住。 日月不住空,表明你得到了这个空性的涅槃,但是你还要不舍慈悲心,要去度众生,不能住在涅槃里面。 所以我们常常讲大乘佛法,由于你有智慧故,不住生死,有智慧,你就离开生死;由于有慈悲故,不住涅槃,你要去度众生,这就是成就自他二利。 发布时间:2020-07-08 15:06:12 更新时间:2024-02-05 18:09:36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23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