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审除细惑 说二如来藏 第四 内容: 【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经文:【须菩提白佛言。 世尊。 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为无所得耶。 佛言,如是如是。 须菩提。 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乃至无有少法可得。 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白佛言。 世尊。 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为无所得耶。】须菩提现在悟性很高了,见性了。 【佛言。 如是如是。 须菩提。 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乃至】注意“乃至”,乃至就是毕竟无法可得,“乃至”就是究竟。 怎么样说,无有少法可得,毕竟是【无有少法可得。】没有参考的余地,没有思维的余地,就是不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就是无上正等正觉。 【若有少法得。 亦是著相。 志公云。 但有纤毫。 即是尘。】“纤毫”底下写两个字:“动念”,没有一点点的动念。 “尘”旁边写两个字:“染污”。 你只要有动念,就是染污你的清净自性,“举意”旁边写个:动念,【举意便遭魔所扰。】你动念,只要著相,魔就跑来了,困扰你了。 【经云。 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这一句话太重要了,要画双黄线,如果有人要了解佛的境界吗? 你想要进入佛的领域吗? 很简单,当净其意如虚空。 “虚空”就是不来不去,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也不增不减,就是这样。 【学道之人。 但于一切诸法。 无取无舍。】执著不得,抛弃不得,见一切相,当下就是离相。 【见如不见。】看到了,就跟没有看到一样,因为无相可得嘛! 你看到这个人,用X光照一下,没这个人。 【闻如不闻。】清净自性闻一切音声,如如不动,跟没听到一样。 【心如木石。 刮削并当。】刮,用剃刀剃;削,小刀;“刮”就是剃刀;“削”就是小刀。 “刮削”比喻顺逆二境,刮是顺,削是逆境。 不管是顺境,不管是逆境,并当,“当”旁边写四个字,如如不动。 这个是表法的,任何的顺境、逆境,统统如如不动。 【令内外清净方是逍遥自在底人。】 【琪禅师云。 念念释迦出世。】你只要毕竟空,每一念统统是释迦牟尼佛,明心见性嘛! 【步步弥勒下生。】每一步统统叫作弥勒下生,你不必等到弥勒佛降生,你现在就见性了,为什么要等那么久? 现在我们有《金刚经》作依据,有师父开示,你直下承担,现在就是释迦,就是弥勒。 【分别现文殊之心。 运用动普贤之行。】用大智慧分别,注意喔! 这个不是分别心,一定要弄清楚。 用大智慧善于分别,这个就是文殊大智慧的心;运用动普贤之行。 【门门而皆出甘露。】门门就是,只要你明心见性,不管你修什么,你哪里统统是甘露。 【味味而尽是醍醐。】醍醐就是:乳去提炼的最好味道,乳、酪、生酥、熟酥、最后就是醍醐。 每一个味就是醍醐。 我们说:醍醐灌顶,醍醐就是最上味。 【不出旃檀之林。】“不出”就是不能离开,旃檀就是香。 旃檀林哪里都是香,你只要明心风性,那你修各种法门,你统统是解脱。 【长处华藏之境。】事事无碍叫作华藏之境。 在“华藏之境”旁边写:事事无碍。 每一件事情碰到了,统统没有罣碍,统统没有障碍。 【若如此也。 行住坐卧。 触目遇缘。 虽应用千差。 且湛然清净。】 发布时间:2020-07-05 15:22:45 更新时间:2024-02-05 18:09:35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24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