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理净法师: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内容: 何时能归还佛教寺庙这块净土理净法师导语:“天下名山僧占多”,佛教自东汉初年传入我国后,至今已发展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其文化的主要载体——佛教建筑大多与我国的美丽山水相结合。 这笔有形的遗产和无形的佛教文化逐渐成为吸引成千上万游客的重要旅游资源。 本文作者理净法师认为,如果想要给我们的后代留点什么! 不要再像我们一样咒骂我们的先人,就应当早日归还佛教寺院一块清净,不要再因为经济的受损而残害和破坏寺院文化古迹。 使得寺院真正的“庙是庙,僧是僧”,而不是所谓的“庙像庙,僧像僧”的情景。 台湾的寺庙非常之清净,真是一方净土。 虽然台湾地方小、人口密集,但寺庙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都是修行和学佛之人来往,而没有其它的居民居住、开店铺、旅游等经济用途之事项。 在台湾寺庙就是修行办佛事的地方,不应当作为经济发展的目标,这点在我们大陆可就差的太远了! 大家都也看到了,在大陆无论是大寺小庙,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但凡是有寺庙的地方就一定有居民常期居住,就一定有遍及周围的大小店铺,就一定有旅游项目为名。 这一切的一切无非是为了经济利益,在我们目前的政府来看,无论你是做什么的,都要为经济利益让道。 我们去看看四大名山、着名古刹,早已经是商业发展的基地,凡是社会上有地、允许的无不应有尽有,完完全全的成了繁华的城市,早已没有佛门修行的清净之迹象。 有谁能知道这究竟是佛门弟子名利熏心,不干清净要热闹? 还是那些为钱眼开的奸商之徒当作了发财之道,地方政府费尽心机以种种巧立名目,来利用寺庙赚钱敛财? 不要再坚持“宗教搭台,经济唱戏”的政策了。 虽然近两年来已经有人提出归还寺庙清净之地,尽管是为了文物保护之名,拆除种种现代建筑,迁除长期居住的居民,搬走在寺庙周围所有商业店铺。 但仍然做起来困难重重,更加还有旅游的事业不可更改,还是无法保证寺庙本应有的清净和安宁。 人们为了经济的发展只看到眼前利益,而却永远看不到百年后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想想看,如果敦煌的莫高窟不是当年的人们为了经济利益而廉价出买给外国人,那今天的莫高窟将会真正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槐宝,就不会成为今天突有其名而无其实的空名了。 如果想要给我们的后代留点什么! 不要再像我们一样咒吗我们的先人,就应当早日归还佛教寺院一块清净,不要再因为经济的受损而残害和破坏寺院文化古迹。 使得寺院真正的“庙是庙,僧是僧”,而不是所谓的“庙像庙,僧像僧”的情景。 也不要让那些没事找事的无聊之人,总是拿和尚、寺庙当作口头禅,整天大报小报、有事没事的乱说。 给那些不知道义之途修点口德,下辈子还能张口说话。 人们只知今天的寺庙无不以经济为目标,却不知这些都是社会的环境所迫,强加给寺庙这种不该有的责任! 不知何时能真正归还寺庙这块净土! 发布时间:2020-06-14 15:20:03 更新时间:2024-02-05 18:09:20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26216